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清廷为何“爽快”接受辛丑赔款4.5亿两白银要求
清廷为何“爽快”接受辛丑赔款4.5亿两白银要求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与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驻华公使,于翌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赔偿各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 [详细]

10月24日 15:14
冯玉祥兵围紫禁城后两个老太妃如何偷出龙袍?
冯玉祥兵围紫禁城后两个老太妃如何偷出龙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四个月后的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发《清帝退位诏书》,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最后一次按清廷皇室仪仗举办的大丧却在1932年2... [详细]

10月24日 11:45
盘点:中国古代以“清君侧”为借口造反的王臣
盘点:中国古代以“清君侧”为借口造反的王臣

清君侧,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君王身旁的奸臣。清除奸臣嘛,这本来是个十分高尚的事情。可是,具体实行时,却往往变成了造反的借口,到最后,都变成了“清君”——清除君王。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好几起以“清... [详细]

10月23日 11:30
中国历史上八大“食人王”:石邃 朱粲 诸葛昂
中国历史上八大“食人王”:石邃 朱粲 诸葛昂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食人王”在整个的动物世界里,不仅兽类一直有着相残相食的历史,人类的相残相食也早已屡见不鲜。现在,就让我们去认识几个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食人王”,并希望通过对他们灭绝人伦的兽... [详细]

10月23日 11:09
江郎“才尽”是假的?实为避开政治旋涡明哲保身
江郎“才尽”是假的?实为避开政治旋涡明哲保身

“江郎才尽”之说,众人皆知。所谓“江郎”,指的正是作出《恨赋》、《别赋》的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江郎才尽”意指少时才华超人,老时文思渐退。但还有一种说法是,江淹并未“才尽”,所谓“才尽”,只是避开... [详细]

10月22日 18:25
专家谈隋炀帝皇后"一女侍多帝"传闻:荒谬之极
专家谈隋炀帝皇后"一女侍多帝"传闻:荒谬之极

她,容貌姣好,性格静婉,一生命途多舛;她累世显贵,文采卓然,却因夫婿杨广留下种种不公骂名。萧氏,隋炀帝皇后。正史记载,萧后深得诸君敬重,而在野史中,这位传奇女子却背负侍寝数位帝王的“淫名”... [详细]

10月22日 18:19
司马相如的官场经历:因出使西南夷不利被罢官
司马相如的官场经历:因出使西南夷不利被罢官

司马相如第一次入京,无意于仅仅做一个陪伴天子狩猎的贴身保镖,因而转投梁孝王门下。第二次入京,得到汉武帝重用,但他同样不满足于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宫廷诗人。他梦想着建立自己的功绩。《资治通鉴》卷十七载:“上... [详细]

10月22日 18:05
元嘉之治的历史结局:随着元嘉北伐的失败而终结
元嘉之治的历史结局:随着元嘉北伐的失败而终结

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大军追击溃败的刘宋北伐军到达瓜步(今江苏六合),扬言进攻宋都建康,后虽退兵北还,但刘宋也耗竭了国力民力,结果导致邑里萧条,版籍大坏,国势衰落,"元嘉之治"从此... [详细]

10月22日 17:59
元嘉之治的具体措施:减少了各级官员的任职期限
元嘉之治的具体措施:减少了各级官员的任职期限

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专道制度设立御史中丞... [详细]

10月22日 17:35
元嘉之治的历史背景:东晋遗留的门阀积习严重
元嘉之治的历史背景:东晋遗留的门阀积习严重

元嘉之治是指宋武帝至宋文帝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宋孝武帝对元嘉时期制度多所改革。官制方面,他削弱东宫官属、加强皇宫禁卫,设立御史中丞专道制度,取消郡县官入仕... [详细]

10月22日 17:31
宋文帝的元嘉之治:元嘉之治涌现出多少名人?
宋文帝的元嘉之治:元嘉之治涌现出多少名人?

宋文帝刘义隆承继其父刘裕一贯的治国之策,在东晋义熙土地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广大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史书... [详细]

10月22日 17:23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 [详细]

10月22日 17:11
科举制度的第一次尝试:萧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制度的第一次尝试:萧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 [详细]

10月22日 14:55
南朝混乱的金融市场:梁武帝曾发“缩水”五铢钱
南朝混乱的金融市场:梁武帝曾发“缩水”五铢钱

东西两晋这个一度“一统天下”的王朝,是中国帝王时代里,延续时间最长的“无钱时代”,尽管钱币始终在合法使用、流通,但王朝本身从未发行过一枚法定钱币。有钱的市场需求,无钱的正常供应,终究是非常不方便... [详细]

10月22日 14:42
“东昏侯”两次刺杀梁武帝萧衍失败终招杀身之祸
“东昏侯”两次刺杀梁武帝萧衍失败终招杀身之祸

齐明帝萧鸾死后,萧宝卷接班,但没有父亲的手段和能力,以致连续发生3起叛乱,分别在建康东府城(建康宫城东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广陵(今扬州)发难,但三次起兵都没有成功。其中萧衍的哥哥萧懿为平叛立... [详细]

10月22日 14:30
希特勒三次调停中日战争:不希望中国倒向苏联
希特勒三次调停中日战争:不希望中国倒向苏联

根据德国外交部档案,1937年10月下旬,希特勒密令德国驻日大使狄克逊向日本外相广田探询日本所希望的中日和平条件。当时上海尚未全部陷落,日军在上海作战伤亡重大,广田提出了四个条件:(1)中国承认“... [详细]

10月22日 10:41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李鸿章访英是怎样的
李鸿章的英国之行:120年前李鸿章访英是怎样的

1896年,李鸿章游历欧美,在英国待了20天。《文史天地》杂志2008年帅艳华撰写的文章描述了李鸿章访英之旅,摘录如下:(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使得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更... [详细]

10月22日 10:06
梁武帝萧衍被软禁后的生活:到死仍做着菩萨梦
梁武帝萧衍被软禁后的生活:到死仍做着菩萨梦

    公元548年江南的春天,唯一的绿色在瞳孔里。围城内外的人们眼中,射着可怕的绿光。    台城,南朝时帝国的核心,... [详细]

10月22日 09:57
刘裕北伐后秦:东晋历史上一次昙花一现的统一
刘裕北伐后秦:东晋历史上一次昙花一现的统一

公元402年,荆州刺史的东晋将领桓玄发动政变,企图夺取刘牢之的北府兵兵权。在刘牢之自杀后,野心勃勃的桓玄逼晋安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刘裕想推翻桓玄,但实力不足。于是,他假意投到桓玄麾下,暗中却在京口联... [详细]

10月22日 09:46
虚伪的禅让:南北朝时期的“禅让”是做戏吗?
虚伪的禅让:南北朝时期的“禅让”是做戏吗?

南朝四代,宋齐梁陈,朝代更迭很有特点,不是刀光剑影杀出血路夺了人家的江山,而都是通过貌似温情脉脉的“禅让”来荣登宝座的。用现在的话说,特“和谐”。不过,禅让在南朝的轮番上演,虽然少了些血雨腥风,却充... [详细]

10月22日 09:2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