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问答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时,为何要规定上军校尉高于大将军?
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时,为何要规定上军校尉高于大将军?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虽然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正面的,尤其是实行党锢之祸与卖官鬻爵。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汉灵帝设西园八校尉时,为何要规定上军校尉高于大将军?在汉灵帝的晚年时... [详细]

08月02日 16:10
《苏孝慈墓志》书法欣赏,刻于大隋仁寿三年
《苏孝慈墓志》书法欣赏,刻于大隋仁寿三年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 [详细]

08月02日 14:34
在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时期,为什么会发生元凤政变?
在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时期,为什么会发生元凤政变?

汉武帝刘彻死后,年仅七岁的刘弗陵登基称帝,是为汉昭帝。新帝年幼,所以在即位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等5人共同辅政。但就在元凤元年,上官桀与桑弘羊等权臣被杀,史称元凤政变。那么今... [详细]

07月28日 15:56
“九锡”指的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接受过“九锡”?
“九锡”指的是什么?历史上有哪些人接受过“九锡”?

古代历史中,常常出现皇帝给权臣加“九锡”的场景,而被加“九锡”的大臣最后也往往会篡权夺位,王莽、曹操、孙权等人都接受过加“九锡”,于是乎“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九锡”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详细]

07月27日 12:06
皇帝在自己即位之初,为什么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皇帝在自己即位之初,为什么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在古代,皇帝身边的智囊团多有自己的亲人在其中,而且以自己的舅舅居多。若是皇帝是个圣贤的明君,其舅舅会给予他多方面的帮助,但若是皇帝不能很好的处理政务,其舅舅就会成为掌握朝堂的外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 [详细]

07月23日 16:53
诛九族指的是哪九族?包括哪些亲戚?
诛九族指的是哪九族?包括哪些亲戚?

古装剧中我们常会看到,比如官员犯了事触怒皇帝,就会被下令诛九族,那么这个“九族”是哪九族?包括了哪些亲戚?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九族,表示亲属关系。“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 [详细]

07月22日 16:42
历史科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历史科普:中国古代著名典籍有哪些?

如果谈起古代名著典籍,大家应该对《诗经》《论语》接触得最多。那么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著名典籍还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 [详细]

07月22日 16:39
司马徽与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为何还会有三顾茅庐?
司马徽与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为何还会有三顾茅庐?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除了曹魏的曹操,蜀汉的刘备以及东吴的孙权,最为知名的就是诸葛亮这个军师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徽与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为何还会有三顾茅庐?首先,诸葛亮将自己... [详细]

07月21日 16:49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它又是怎么结束的?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 [详细]

07月20日 17:18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没出汉语拼音前,古人是怎么拼读汉字的呢?

我们小时候识文写字都离不开汉语拼音,现在电脑打字,很多人也都是用的汉语拼音输入法。但在古代并没有拼音,那么古人是如何识文断字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和大家解读一下。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汉语拼音出... [详细]

07月20日 16:16
花钿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花钿是如何发展的?
花钿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花钿是如何发展的?

在古装剧中,花钿是古代女子妆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女性在额头、眉心间或绘或贴一个花钿,这使她们更加风情万种,将她们映衬得更加动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花钿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花钿... [详细]

07月19日 14:45
姬昌的嫡次子叫“姬发”,但嫡长子为什么却叫“伯邑考”?
姬昌的嫡次子叫“姬发”,但嫡长子为什么却叫“伯邑考”?

说到姬昌,他的嫡长子叫“伯邑考”,而嫡次子却叫“姬发”。只看名字,这三个人真的是一家吗?为什么不是一样的姓氏?所以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详细]

07月19日 10:58
周武王为何要放过商朝百姓?当时的诸侯国遵守了什么原则?
周武王为何要放过商朝百姓?当时的诸侯国遵守了什么原则?

说到周武王,当时的他已经把殷商给灭亡了,为什么却没有对商人斩草除根?难道是周武王心太软了,还是有其他的故事可言了?只因当时各诸侯国都遵守一个“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详细]

07月19日 10:54
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周代的礼乐制度又是怎样的?
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周代的礼乐制度又是怎样的?

周武王姬发建立西周后,周代的礼乐制度分为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则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 [详细]

07月19日 10:47
周朝的井田制是怎样的?它对周朝的统治有哪些利与弊?
周朝的井田制是怎样的?它对周朝的统治有哪些利与弊?

周朝的井田制既是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是控制庶民的计算单位。因此,朝廷规定井田制度下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去继承,而且耕种井田的农业庶世也会随着土地同属于领主阶级所有... [详细]

07月19日 10:44
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宗法制有着怎样的利与弊?
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宗法制有着怎样的利与弊?

宗法制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制度,它的形成与完善则是在西周时期。只因当时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详细]

07月19日 10:39
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为何要继续沿用商朝的分封制?
周武王建立周朝之后,为何要继续沿用商朝的分封制?

牧野之战结束后,姬发率军攻入商朝国都,将商朝的畿内分为邶、鄘、卫三国,鄘、卫分别由周武王姬发之弟管叔鲜、蔡叔度管理,而邶则是纣子禄父(即武庚),三者合称三监(一说管叔监卫、蔡叔监鄘、霍叔监邶,以监... [详细]

07月19日 10:33
周国如何三分天下有其二,让姬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
周国如何三分天下有其二,让姬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

周人主要活动于中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其始祖为帝喾与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弃在帝舜时其就担任着农师,被后世称为后稷,因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商朝建立后,弃的后代公刘率领族人迁至磁。而到了古公亶父时,最终... [详细]

07月19日 10:27
孟津观兵后,周武王姬发征伐纣王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孟津观兵后,周武王姬发征伐纣王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孟津观兵后,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王子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不敢口出怨言了。因此,周武王姬发觉得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然成熟。下面趣历史小... [详细]

07月19日 10:18
孟津观兵是怎么回事?周武王姬发为何要在此地聚兵?
孟津观兵是怎么回事?周武王姬发为何要在此地聚兵?

约前1048年,周武王姬发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就想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来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以及商王纣的反应,由于是在孟津,因此史称“孟津观兵”。这次演习聚集了八百诸侯,但是却有几个大的诸侯国... [详细]

07月19日 10:1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