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问答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北宋时期也过元旦,而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有何描述?
北宋时期也过元旦,而吴自牧在其《梦粱录》中有何描述?

我们现在所说的元旦,指的是公元纪年法中的一年开头的第一天,已经成为法定节假日。然而在古代其实也有元旦,只不过当时不可能采用公元纪年,因此古代的元旦指的就是现在的春节,既农历的新年第一天。那么,在这... [详细]

04月10日 11:27
按焙火程度来看,可以将中国的茶叶分为哪六大茶系?
按焙火程度来看,可以将中国的茶叶分为哪六大茶系?

茶叶的分类——按焙火程度来分类。成茶精制过程中的焙火是改变茶汤品质的重要步骤,正确的焙火可以有效提高茶汤品质。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六大茶系:绿茶:不发酵... [详细]

04月10日 11:24
茶叶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发展?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
茶叶在中国有着怎样的发展?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

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统一中国后,促进了四川... [详细]

04月10日 11:21
逐鼠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为何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逐鼠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为何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详细]

04月10日 11:18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那么形成了怎样相应的饮茶礼仪?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那么形成了怎样相应的饮茶礼仪?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中国的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 [详细]

04月10日 11:16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但整体结构分为哪三大种类?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但整体结构分为哪三大种类?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 [详细]

04月10日 11:14
抖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刘侗、于奕有何记载?
抖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刘侗、于奕有何记载?

抖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载说:“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 [详细]

04月10日 11:12
襦裙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它为何会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襦裙是古代汉服的一种,它为何会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襦裙是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短襦或衫,叫做“襦”,一般长不过膝,紧身长裙,还佩披帛,加半臂。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下面趣历史... [详细]

04月10日 11:09
苏轼在其《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究竟有何赞誉?
苏轼在其《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究竟有何赞誉?

“文起八代之衰”,这句话是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对韩愈的赞誉,从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其文学成就看,并非过誉之辞。“八代”指“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 [详细]

04月10日 11:06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其主要的特点又有哪些?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其主要的特点又有哪些?

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并盛行于南北朝。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其赋作即为源自骈文的律赋。唐代公文亦为骈文,即四六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详细]

04月10日 10:51
明代的哪位著名诗评家,称赞杜甫《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
明代的哪位著名诗评家,称赞杜甫《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

文无第一,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不过人各有所好,有的人读到一首诗,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将其推为心中第一,这也是情理之中。而能被历代诗评家推崇,被很多人评为心中第一,必是诗中难得的精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 [详细]

04月10日 10:47
隐括体是宋代兴起的特殊词体,它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
隐括体是宋代兴起的特殊词体,它的主要特点又是什么?

隐括体,是宋代兴起的一种特殊词体,它的主要特点是:按照词牌的特定韵律,对前人的诗文辞赋进行剪裁或改写,创制出别开生面的新作,这也是宋词、元曲中较常见的一种体裁。这其中,北宋、金代词人吴激一次感怀而... [详细]

04月10日 10:45
印章的刻制只是一小部分,在古代还有哪些都可称为“篆刻”?
印章的刻制只是一小部分,在古代还有哪些都可称为“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下面趣历... [详细]

04月10日 10:42
篆刻在古代有着漫长的历史,出现了哪两个高度发展阶段?
篆刻在古代有着漫长的历史,出现了哪两个高度发展阶段?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个是战国、秦汉... [详细]

04月10日 10:39
古代为了初学者的方便,在学习篆刻的工具有哪些?
古代为了初学者的方便,在学习篆刻的工具有哪些?

学习篆刻之前,必须作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详细]

04月10日 10:37
石质材料作为篆刻用材,明清以来为何多为印人所喜用?
石质材料作为篆刻用材,明清以来为何多为印人所喜用?

印章材料,有铜、石、金、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 [详细]

04月10日 10:34
面对古代的一件篆刻作品,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去解读?
面对古代的一件篆刻作品,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去解读?

面对一件篆刻作品,有些人可能会无法解读(无法从中获取信息),就是所谓审美的“失语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去解读呢?既然是审美,那么,它除了具有一些主观因素外,必然会有一些客观的评判标准。我根据... [详细]

04月10日 10:32
九叠篆最初流行于宋代,但九叠篆真的一定是九叠吗?
九叠篆最初流行于宋代,但九叠篆真的一定是九叠吗?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 [详细]

04月10日 10:30
在宋金时期已出现了重叠笔画,而这九叠篆的制度如何?
在宋金时期已出现了重叠笔画,而这九叠篆的制度如何?

中国的印章文字发生了多次变化,秦八体摹印汉六体缪印有明文记载,对玺印文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宋金时期印章文字出现了重叠笔画,史称九叠篆。不过九叠篆的制度如何,名称的由来,其特征性的缠绕重叠的... [详细]

04月10日 10:27
明代官印存世数量不少,九叠篆中有章法最佳的作品吗?
明代官印存世数量不少,九叠篆中有章法最佳的作品吗?

明代印制,官印叠数多寡与官职高低无关。监察御史选用八叠,只是为了与其他官印区别,显示其特殊身分而已。清姚晏《再续三十五举》之十二举曰:“后世官印有九叠、八叠、七叠。皆朱文,私印亦间为之,九叠又名上... [详细]

04月10日 10:2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