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为了继承诸葛亮遗志而北伐的战略真的正确吗?
2023-05-09 17:13:21

  后主刘禅是导致蜀国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诸葛亮病逝后,刘禅虽然拥有更大的权力,但他继续任用了诸葛亮指定的人才,这使得蜀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然而,随着蒋琬费祎等人的去世以及可以制衡宦官黄皓的镇军将军陈祗的病死,黄皓开始干预朝政。

  景耀六年,姜维建议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刘禅未予理睬。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前,如果后主刘禅可以加强各地的战备,做好各处关隘的防御,蜀国或许能坚持几个月之久。

  然而,刘禅不听霍弋的建议,导致成都失守。如果刘禅允许霍弋带领大军前来救援,那么当邓艾兵临成都时,很可能会遭遇霍弋率领的大军,改变战局。因此,刘禅需要承担蜀国灭亡的责任。

  在绵竹之战中,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军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朝廷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冲入阵内战死。虽然诸葛瞻父子最终战死沙场,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诸葛瞻在防御邓艾上的失策,也即诸葛瞻同样要为蜀国灭亡承担一定的责任。总的来说,在笔者看来,对于蜀汉灭亡,刘禅、姜维、诸葛瞻三人难辞其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