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浩浩汤汤”的用法、典故和出处
2024-09-06 14:02:37

成语“浩浩汤汤”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用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这个成语的用法、典故和出处。

首先,我们来了解“浩浩汤汤”的基本用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水势汹涌、广阔无垠的景象,如江河湖海、洪水泛滥等。它强调的是水的浩渺与力量,给人一种壮丽、震撼的感觉。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某种势力或情况的浩大与强劲,如“声势浩浩汤汤”。

接下来,我们探究“浩浩汤汤”的典故。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为“浩浩汤汤,罔有知极。”这里的“浩浩汤汤”用来形容水势汹涌,无边无际,难以捉摸。这一典故描绘了古代洪水肆虐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

除了《尚书·大禹谟》中的出处,后世文人墨客也常借用“浩浩汤汤”来形容江河湖海的壮丽景象,或者比喻某种势力的强大。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长江二首》中写道:“浩浩汤汤乎,横空截断楚天长。”这里,“浩浩汤汤”用来形容长江水势的汹涌与壮阔,展现了长江的雄伟与气势。

在现代汉语中,“浩浩汤汤”依然被广泛使用,其用法和含义也基本保持不变。它既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可以用来比喻某种势力或情况的浩大与强劲。同时,这个成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