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病入膏肓时,为何想要除掉樊哙?
2023-05-08 14:06:00 English

  汉十二年,燕王卢绾发动了一次谋反。

  当时的汉高祖刘邦已经身受重伤,在平定淮南王英布的战争中陷入危机,他病入膏肓,眼看离世已不远。由于他无法再亲自率军前去平叛,他任命樊哙为左丞相,率领军队前去镇压叛乱。然而,卢绾并没有与刘邦派来的樊哙正面交锋,而是带着一千多名亲信守在长城外,等待刘邦康复后主动前去投降。就这样,樊哙几乎没有费太多力气,就平定了燕地。

  然而,樊哙还没有回到京城,刘邦却派遣周勃前去接替他,并派遣陈平处决樊哙。为什么刘邦要杀死樊哙呢?

  实际上,刘邦之所以要除掉樊哙,是因为他掌握了樊哙计划在刘邦去世后杀害他的第三个儿子刘如意的证据。

  根据史书记载,有人对樊哙进行了诬告。当时向刘邦报告樊哙计划的人明确指出,樊哙打算在刘邦去世后立即行动,利用燕地的军队来袭击赵地的赵王刘如意。

  此时刘邦已经病入膏肓,他不希望任何一个儿子受到伤害。因此,刘邦只能选择除掉樊哙以保护刘如意的安全。这是为了维护家族的稳定和统一,刘邦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