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百善孝为先 古人为什么要选择卖身葬父
2023-05-09 16:53:39

  在古代,人们认为孝道至上,尤其是在父母生前要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一旦父母去世,更要大办丧事,以示对逝者的敬意和对亲情的感恩之情。但对于一些贫穷的人家来说,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难以办理丧事,甚至无法购买棺材、墓地和墓碑等必要的物品。

  为了让父母得到应有的安葬,有些人只能不得已而为之,把自己的身体卖掉,用卖身的钱财来购置棺椁和其他丧葬用品。虽然这种行为在现代看来有些极端和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下,这被视为一种表达孝心的方式。

  同时,卖身葬父也是一种不得已的生计手段。在古代,很多人都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生计难以维持。而如果一位人丁较少的家庭中的父母去世,家庭的经济负担就会更重,这对于贫穷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为了让父母能够得到合适的安葬,有些人就选择了卖身的方式,这被视为一种不得已的生计手段。

  总的来说,古人之所以会采用卖身葬父的方式,是因为他们深信孝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丧事方面。同时,卖身葬父也是一种不得已的生计手段,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贫困的家庭难以负担起丧事的巨大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