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纷纷攘攘”是什么意思?
2024-09-05 11:00:50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而精炼的表达方式,往往四个字就能包含丰富的意义和情感。“纷纷攘攘”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繁忙、喧嚣、杂乱的场景,常用于描述人群熙熙攘攘、事物纷繁复杂的情形。

“纷纷”意味着众多、繁复,形容事物数量多或情况复杂;“攘攘”则指的是推挤、拥挤的样子,描绘出人们争先恐后、忙乱不堪的场景。将这两个词组合起来,“纷纷攘攘”便生动地展现了一种热闹非凡、缺乏秩序的状态。

在古代,这个成语可能更多地被用来描述市集、庙会等人流密集、商业繁荣的场所。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纷纷攘攘”的场景在都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无论是早晚高峰时间的地铁、公交车,还是节假日的商场、旅游景点,都可以说是“纷纷攘攘”。

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人群,也可以用来比喻事情繁多、复杂。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有时会感到事务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这时也可以形容为“纷纷攘攘”。

“纷纷攘攘”这个成语虽然描绘了热闹和忙碌,但同时也暗示了缺乏秩序和平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渴望一丝宁静和有条不紊,因此,“纷纷攘攘”也提醒我们在繁忙中寻找秩序,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