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密密麻麻”的用法、出处和典故
2024-09-10 10:47:36

“密密麻麻”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于形容事物密集、众多且难以分辨。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原文是:“地下没有人,房上的人声喳喳嚷嚷,接接连连,已经如蝇如蚊,仿佛从纱窗中嗅蜜不得香,只闻得阵阵腥臭,必须从屋上下去,把顶子一拆,才好上去。”其中,“接接连连,已经如蝇如蚊”便是“密密麻麻”的雏形。

“密密麻麻”在后世被广泛使用,用于形容各种密集、众多且难以分辨的场景。例如,描述人群密集时,可以说“广场上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人群让人看不清哪里是路。”描述物品众多时,可以说“仓库里的物品堆积如山,密密麻麻的货物让人眼花缭乱。”此外,“密密麻麻”还可以用于形容文字、数字等细小且密集的对象。

在使用“密密麻麻”时,需要注意其语境的适用性。它通常用于形容视觉上的感受,强调事物的密集程度和难以分辨的特点。同时,也需要避免与其他类似的成语混淆,如“历历落落”、“林林总总”等。

除了“密密麻麻”外,还有一些近义词,如“满山遍野”、“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等。它们都用于形容事物的众多和密集,但各有侧重。例如,“满山遍野”强调范围广阔,“门庭若市”形容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熙熙攘攘”则强调繁忙和拥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