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送四镇薛侍御东归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2024-11-09 14:08:13

在盛唐的诗坛上,岑参以其雄浑壮丽的边塞诗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边疆的壮丽风光,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其中,《送四镇薛侍御东归》便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送别诗。

一、原文呈现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二、原文意思解析

首联“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诗人与薛侍御相别时,泪水沾湿了衣襟,而诗人自己却依然远在天涯,未能归乡。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还透露出自己身处边疆的孤独与无奈。

颔联“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则揭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境。当时,诗人供职于封常清幕府,而封常清因兵败被削官,诗人也因此受到牵连,感到前途未卜、无所依靠。这里的“将军”指封常清,“门客”则是诗人自指,表达了他因将军获罪而感到前途迷茫的孤独与迷茫。

颈联“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是诗人情感抒发的重点。他通过梦境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阔”字写出了路途的遥远,“稀”字则表明信息的难通。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还暗示了他与家乡之间的重重阻隔。

尾联“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慰藉与对自己的安慰。他庆幸两家庭院邻近,友人东归时可以顺路帮他捎份家书给家人。这里,“柴扉”是诗人自指贫寒的家园,而“一为到柴扉”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书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思念。

三、诗歌赏析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是一首情感深沉的送别诗。诗人岑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送别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充满了孤单之情与漂泊之意,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还深刻反映了诗人自己身处边疆的孤独与无奈。

在艺术特色上,该诗语言质朴、情感沉重抑郁,读来感人肺腑、令人黯然神伤。诗人巧妙地运用梦境、书信等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此外,该诗还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诗人写作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初起,天下为之骚动,边塞也不得安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这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历史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刘备伐吴背后的难言之隐:不止因为义弟关羽被害

  在三国历史中,刘备伐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许多人认为,这场战役的起因是刘备为了给义弟关羽报仇。然而,实际情况远比表面上看到的复杂得多。  一、关羽被害只是导火索  关羽被害确实是刘备伐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关羽作为刘备的重要将领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