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法伦和约什么时候签订的?威斯特法伦和约的历史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在德国明斯特市和奥斯纳布吕克市签定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室领地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兰西王国的波旁王朝、瑞典王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公国、巴伐利亚公国等诸侯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政治学者一般将该条约的签订视为民族国家的开始。

image.png

  主要内容

  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和约主要内容如下

  1. 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继续有效。

  2. 哈布斯堡皇室承认新教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合法地位,同时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在帝国内地位平等。

  3. 帝国境内各诸侯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其中归正宗-喀尔文教派获帝国政府承认为合法宗教。

  4. 帝国境内各诸侯国有主权及外交自主权,惟不得对皇帝及皇室宣战。

  5. 正式承认荷兰及瑞士为独立国家。

  6.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奥地利领地割让与法国,瑞典和帝国境内的部分新教诸侯:

  (1) 法国得到洛林地区梅林、图尔、凡尔登等3个主教区 ,和除了史特拉斯堡以外的整个亚尔萨斯地区。

  (2) 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地区和维斯马城、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3) 普鲁士获得东波美拉尼亚地区和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区。

  (4) 萨克森获得卢萨蒂亚(Lusatia)地区。

  7.普法尔茨(Palatinate)公国一分为二:

  (1) 信奉天主教的上普法尔茨与巴伐利亚合并。

  (2) 信奉新教的下普法尔茨(莱茵兰-普法尔茨)维持独立。

  8. 帝国皇帝选举不得在现任皇帝在世时进行,以免皇帝干预,影响结果。

  9. 法国和瑞典在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有代表权,巴伐利亚公爵被封为选帝侯 。

  历史意义

  此和约导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大量领地,也削弱了王朝对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各邦国的控制,使王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国陷入封建分裂的时代。

  另外,此和约导致法国,荷兰和瑞典这三大欧洲新霸主的崛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