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的各种奇葩死因
2021-07-16 16:36:49 孟母 季友 鲁庄公 许行 孟子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的死法千奇百怪:有掉到粪坑里被屎尿憋死的,有被儿子软禁在宫里活活饿死的,也有在举鼎时肌肉拉伤暴毙的。当时的史官不论是什么奇葩死法他们都会如实记录下来。所谓时逢乱世,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连寿终正寝都成了一种奢望。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不过,在东周时期,也并不是每位国君的死因都是明确的。例如,陈桓公的死就比较扑朔迷离,史料上的记载语焉不详。

  《春秋左传》记载:“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

  《史记》有云:“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

  表面上看,陈桓公同志的死亡记录中规中矩,可读起来偏偏让人觉得比较矛盾。

  通常来说,史料中记载的死亡信息,都会将日期标明。打个比方来说,齐桓公死的时候,史官便如实记录:“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乙亥说的就是初七这天。

  然而,不论是《左传》还是《史记》,在描述陈桓公死亡时都给出了两个日期。难不成,一个人会死两次吗?甲戌这天死一次,己丑这天死一次,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此,《谷梁传》有一个模糊的解释:“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鲍卒,何为以二日卒之?陈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

image.png

  这是在说什么呢?

  陈桓公在甲戌这一天走丢了,大家在己丑这天才找到他,只不过,这时的他已经成了一具尸体了。由于当时法医的技术不怎么高明,所以没有办法判断陈桓公究竟在哪一天咽了气,也不清楚他的死因是什么。唯一能确定的,是陈桓公死在了甲戌到己丑这一时间周期里,所以严谨的史官不得不将这两个日子同时收录进了文献。

  这个解释给出来,让人更摸不着头脑了。一个好端端的大活人,怎么就走丢了呢?

  甲戌是十二月二十一日,己丑则是正月初六。据此算来,陈桓公走失了十七天,这其中又发生了什么呢?

  如果是普通老百姓走丢了,这件事在当时并不会引起轩然大波,在讲究出身门阀的东周时期,相信死个把人不算什么大事。偏偏走丢的,是陈国诸侯,天子的卿士,这就是一宗大案了。《公羊传》向我们透露了一桩秘辛,就是陈桓公“卒之㤜也”。

  “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疯狂的意思。

  结合《公羊传》里的记载,我们大体能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公元前708年12月21日,陈桓公在宫人差异的眼光中手舞足蹈,屁颠屁颠地跑出了皇宫,大伙也不敢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出王宫。陈桓公一走,就没再回来,国不可一日无君,陈桓公一句交待都没有就“仰天大笑出门去”了。

  少了他的国家机器该怎么运转呢?

  没办法,找吧。

  公元前707年1月6日,终于有人在路边的柴火垛里找到了早已被冻僵的陈桓公,老头儿还保持着临死前张牙舞爪的姿势。

  一代诸侯陈桓公,因精神疾病走失,冻死在路边。当然,这只是世人推断的死因,仵作水平有限,查不出真相。本着严谨的态度,史官在竹简上留下一段语焉不详的话,就这样为陈桓公的人生画了句号。

  陈桓公溜出去这几天,陈国宗室可一点儿都没闲着,不是忙着找国君,而是忙着夺权。《左传》记载:“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当举国上下都在进行着“陈桓公去哪了”的真人秀时,老陈的弟弟公子佗杀掉了陈桓公的大儿子,坐上了国君之位,从这以后陈国便陷入长久的混乱中。

  可惜老陈像“犀利哥”一样,对家里发生的事浑然不觉,仍沉浸在富有诗意的流浪中。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呢?

  陈桓公或许察觉到了某些苗头,所以通过装疯卖傻这种法子离开王宫躲避灾祸;亦或是有心人给陈桓公服用了某种致幻的药物,让好端端的国君瞬间变成了精神病患者。不论于情于理,公子佗都不应在国君丢失的这段时间里突然发动政变,他的计划肯定是蓄谋已久的。所以,我们无法排除公子佗谋害陈桓公致其疯癫甚至死亡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活在那个纷乱的社会中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指不定哪天就像陈桓公一样“走着走着就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