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枉凝眉之阆苑仙葩应该怎么解读?
2025-02-24 16:30:03 高鹗 曹雪芹

  《红楼梦》中的枉凝眉之阆苑仙葩具体应该怎么解读?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枉凝眉》开篇就说“一个是阆苑仙葩”,紧跟着又是五个“一个”,看似两两对立,实则六个“一个”毫不相干。反而烘托出一个主题人物,所有的“一个”都对应了贾宝玉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枉凝眉》并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歌,而是贾宝玉在钗黛以外,最放不下的六个“女儿”。是为“情”误。

  之所以不是宝黛爱情悲歌,在于[终身误]才是宝黛钗三人的故事。与金陵十二钗判词一样,[终身误]也是先黛玉后宝钗,讲明黛死钗嫁的结局。

  既然已经说清楚了,没道理还要再用《枉凝眉》赘述宝黛,何况林黛玉也不能排在薛宝钗的后边。她一直都是排在首位之人。

  最关键《枉凝眉》的“眉”,不是颦颦林黛玉,而是以贾宝玉的视角,是他在“凝眉”。流泪的也不是林黛玉。而是群芳凋敝之时,送走一位女儿,便流一次眼泪的贾宝玉的感受。

  《枉凝眉》曲子并不复杂,自行体会一看便知。

图片.png

  说回“阆苑仙葩”,古人做诗词都会引用典故。比如“可叹停机德”一说就知道是乐羊子妻劝夫的典故,“堪怜咏絮才”是谢道韫咏柳絮的典故。

  “坐听晚砧痴”的“砧”和“榛子非关隔院砧”的“砧”都代表丈夫远征未归,妻子苦等在家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阆苑仙葩”的典故是什么呢?反正不是绛珠仙草。

  首先,“阆苑仙葩”分为两块。

  阆苑指西王母的瑶池为阆苑。在凡间也代指皇宫。

  而天上阆苑地下阆中,古人常将蜀中的阆中比作阆苑。引用在诗词文章之中。

  “仙葩”是指长在瑶池或者皇宫里的仙种花卉,并非其他植物都行。所以,绛珠仙草既不是长于瑶池,也不是仙种花卉,不作考虑。

  其次,瑶池仙种有碧桃花、杏花、梅花和海棠花。《红楼梦》里不断提到的瑶池仙种基本都是这几种,到底谁是“阆苑仙葩”呢?

  咱们按着清人周春说的“经典”寻找法,唐人李绅有一首诗,显然就给出了“阆苑仙葩”的典出。

  《海棠》·唐代·李绅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琼蕊籍中闻阆苑, 紫芝图上见蓬莱。

  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图片.png

  琼蕊、芳萼、红英都是形容海棠花。碧桃花、杏花、梅花虽是瑶池仙种,但用阆苑的则没有。皆因阆苑和海棠花联系就源于杨贵妃的典故。

  据宋释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苏轼据此作《海棠》诗一首: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形容杨贵妃是生于皇宫之中的海棠。又对应了唐明皇与杨贵妃“老夫少妻”,进而关联了苏轼另一句名诗“一树梨花压海棠”。

  海棠作为杨贵妃的代指,阆苑又有皇宫之意。最关键杨贵妃就是蜀中人士,相传生于阆中。

  所以“阆苑仙葩”是借杨贵妃形容海棠花。后世很多“海棠”诗,基本都会与四川和杨贵妃有关系。也指唐明皇入蜀,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故事。

  比如陆游“蜀地名花擅古今”、“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周紫芝“看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张弘范“东皇西去太真愁”……类似“蜀乡不远长安远”等,多是杨贵妃的典故。

  所以,“阆苑仙葩”实则典出杨贵妃。而杨贵妃又为“海棠”代言。再引申李绅的《海棠》诗,“阆苑仙葩”无疑就是海棠花。

  至于《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是指谁,谁是“海棠”就是谁!舍“海棠花签”的史湘云还有谁?就不多赘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