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遂平妖传》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之一,属于神魔小说,作者为罗贯中,后有冯梦龙增补版本。罗氏此书,吸取和继承了宋元以来有关记述王则起义的史料、民间传说、小说故事以及见于某些笔记小说中的神异故事来加以融合、整理而写成的。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第十四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仁慈勝似看經典,節儉何須點化金。
跨鶴腰纏無此理,堪嗟愚輩枉勞心。
話說聖姑姑初到東莊,原約楊巡檢一年半載,便有回復。誰知一口大話,就閉了三年的角門。楊巡檢已自十分信服的,又見移樹運米,如此神通,少不得有個妙用。為此只吩咐管莊的老王,暗地打聽消耗,自己再不敢來敲門打戶,討消問息。
忽一日,楊奶奶開一隻衣箱,只見箱內堆著多了東西。取來看時,原來就是三年前叫老嬤嬤送與聖姑姑這二百私房銀子,原封不動在內。奶奶吃了一驚,忙喚老嬤嬤來認時,果然不差。這分明是靈鬼所為,就是搬柴運米的一個法兒。他們那知就裏,只管胡思亂猜,道:「這衣箱多時鎖下不開,為何銀子倒在裏面?又是幾時送來的?」不免叫老嬤嬤到東莊上打探一遭。
老嬤嬤坐乘小轎,到東莊老王家來,問其動靜。老王道:「以前半夜三更,常聽得院裏大驚小怪,叫喚呼喝之聲。如今好幾日不聞聲響,不知何故?」老嬤嬤道:「你且討個梯兒,待我爬上屋去,偷望一望,看是怎的!」老王見是掌房的嬤嬤,自然要奉承一分,又且奶奶差來,如何違拗。慌忙在敞廳上去掇個長梯子,弄了半響,弄進屋來,靠在迴廊屋簷上。老嬤嬤先爬上屋去,望了一望,就下了梯,說道:「院裏靜悄悄地,絕無動靜,我腳軟站不住,還讓你老人家來!」老王真個上梯去,舒頭而望,並無一人。自爬上屋脊,仔細前後觀看,忽然見了明晃晃黃燦燦這座金山。心下又驚又喜,下得梯來,心生一計,瞞著老嬤嬤,只說:「不見什的,想是從後門走了!」老嬤嬤轉身去後,老王一腳箭跑到城中。報與家主楊巡檢知道:「如此這般。想來是老爺洪福,特來報喜。」楊巡檢喝道:「誰教你去望來?」老王道:「是奶奶差老嬤嬤來,叫小人去看,不關小人之事。因是好幾日院裏不聞聲響,想不在了,所以小人大膽。不然,也不敢。」
楊春心下沉吟,便叫家童備馬,親往東莊。把敞廳後壁封條揭了,開進去看時,裏面沒人來往。亂草縱橫,迴廊下小角門依然緊閉。楊巡檢自去敲了幾下,不見答應。叫安童拾起磚塊去打,打了一個時辰,只如不打一般。楊巡檢發個性急,叫莊戶轎夫,隨從人等一齊用力把門撞開。楊巡檢吩咐眾人退後,只帶四個安童跟隨,不往書房廳屋住所,一逕串出後樓去看。只見樓下豎著這座太湖石,已變成一大塊紫金。楊春暗想道:「聖姑姑神通果然非小!」掉轉頭來,猛見聖姑姑和蛋子和尚左黜三人,端端正正坐於樓下。楊春大驚,慌忙下階拜倒,稟道:「弟子久失侍教,聞師父點化已成,特來拜謁!」安童道:「老爺莫拜,上面坐的是個死的。不然,怎不回禮?」楊春起身上前看時,原來都是塑的。渾身儼如生相,稱讚不已。看四下雜屋中,堆積百般貨物器用,尚值得四五百金。三個的衣服行李,都不見了。後邊四株大梨樹,果然西園移來的,種得整齊。只不知甚麼緣故,不別而行。想是普賢祖師不願造個行宮在此,聖姑不好回話,竟自去了。
楊春歎息了一回,便叫安童去迎接奶奶到來。不多時,楊奶奶接到。楊春領他見了渾身,說:「是聖姑姑自塑下的。」奶奶拜了四拜,轉身見了這座金山,誇道:「人間金子,怎的有恁般赤色!只可惜點化得忒大了,叫人不便移動。」楊春道:「多著些人來搬他家去,做個鎮家之寶。」看見香案邊帷下黃布帳子一頂,自去取來,罩在金山上面。叫安童一面喚莊戶轎夫、隨從人等,討了扛棒繩索,一齊進來,何止三四十人。這班人聞安童呼喚,問其緣故,已自曉得。一見帳子裹著,都去偷揭來看,那一個不驚喜。夥裏自相議論,也有個說眼見稀奇物,壽增一紀。也有個說,畢竟做官宦的福分大,財神跟著他走。也有個說,皇天心也不平,有這些金子,不派點屑粒與我們貧漢,又與那財主做甚。有幾個有氣力,常出尖的人,將繩索向前要去綑縛那金山。不動手時猶可,才動手時,忽然金山下面,起陣狂風,見一隻黃斑老虎,撲地跳將出來。嚇得眾人叫聲:「呵呀!」四散奔走逃命。楊巡檢拖著奶奶一隻臂膊,跑上樓去,將門窗都閉了。過了一時,不聽見樓下動靜,在窗子眼內偷看時,老虎已不見了。楊巡檢推開樓窗叫人,一個也不答應。只得大著膽走下樓來。只見這些丫鬟養娘,兀自在神像案桌下躲著,也有跑出去的,和安童在門口探頭探腦望著裏面消息。楊巡檢喝道:「虎在那裏?兀自見神見鬼的做甚張智!」安童和養娘們方才放心進來。楊巡檢叫安童一面備馬,一面喚齊轎夫,送奶奶回宅。
到家後,夫妻兩口說道:「這聖姑有靈。既然塑下渾身,必然要那金山供養,不許人移動,所以顯個老虎出來嚇人。如今不去動他,自然沒有事。」商議定了,把存下貨物器用,一應搬回。這三間樓下叫作聖姑堂。每年正、四、七、十這四個月的初一日,西園設齋,楊巡檢燒香點燭一遍,便封鎖了,也不容外人進去瞧看。其餘月份,連本宅人都不許進去。又吩咐安童莊客等,不許向外人面前多嘴饒舌。常言道: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家主恁般吩咐了,一般又有忍嘴不牢的,做新聞異事,說將出去。滿縣人都亂哄道:「楊巡檢莊上出了一座金山,又有個黃斑老虎。」也有同輩親友,特為此事來問楊春,楊春只推沒有。後來這個聖姑宮直待貝州反後,樞密院行下文書,各處搜查妖人,蛋子和尚、左黜等餘黨。此時楊巡檢已故了,奶奶老病在?。管家稟知小主人,私下喚莊戶連夜毀了這三個土偶。看那金山時,仍是一墜太湖石。老虎是紙剪的,已朽壞了。此是後話。正所謂:時來鐵也生光,運退黃金失色。有詩為證:
堪笑楊春識見莽,狐精錯認真仙長。
黃金不作鎮家山,險使兒孫作妖黨。
楊巡檢一段話,表過不提。看官們,如今要曉得媚兒的下落,少不得打個大寬轉,又起一宗話頭了。話中單表一人姓張名大鵬,西安府人氏。從小讀書,十二歲上沒了爹娘,跟隨個全真先生,出去遊蕩。在燕都大房山偶染疫病,那全真棄之而去。幸遇外國異人,救好了他。見他手骨不凡,傳授他一家法術:能呼風喚雨,役鬼驅神。若與白雲洞法術比較,也是半斤八兩,差不多兒。
他平生與東京一個人交厚,結為兄弟,常寓在他家。那人姓朱名能,有一手好武藝。提起那話,還是祥符元年的時節,真宗皇帝惱那契丹韃子欺慢中國,有佞臣王欽若奏道:「從來若非真命天子,上不得泰山。所以秦始皇恁般英雄,也被風雨打將下來。我皇若要鎮服四海,誇示外夷,須邀福天瑞,東封泰山,方可稱一朝聖主。」真宗問道:「泰山曾封過幾遍了?」王欽若奏道:「七十二遍了。」真宗准奏。就在王欽若身上,要他三日之內,報過七十二般祥瑞,事事須要有據。王欽若退朝,面帶憂容。一時間多了這嘴,三日裏面,那有七十二般祥瑞,便說靈芝、甘露、麒麟、鳳凰,見今世上都生得有,三日內也取不將來。那朱能正在王欽若門下做個館賓,曉得他有這件事在心,便道:「此事不難,依朱能說,只用一般祥瑞,便可抵擋得那七十二般了。」王欽若欣然問計,朱能道:「草木鳥獸之瑞,都是後來,不為希罕。只有上古伏羲時,河中龍馬負圖而出,天示陰陽卦象,謂之天書。此為祥瑞之祖。如今若得天書下降,把來宣布中外,泰山就封得成了。」王欽若道:「天書怎得降來?」朱能道:「不消相公費心,朱能自有妙策。來朝容稟!」
當晚朱能回家,與張大鵬商議。張大鵬道:「不是劣弟誇口,仗平生學的道法,只今夜送個天書信息到皇帝老兒宮裏去!」朱能道:「愚兄此番,便是出身之階了,全仗賢弟幫襯這個!」當下張大鵬行個嫁夢的法子。真宗皇帝睡在宮中,夢見紅光曜室,一個神人,頭戴七星冠,身穿絳衣,手捧文書一本,告道:「上帝有命,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陛下宜虔誠受之,聖祚萬載!」正待舒手去接那文書,卻猛然驚覺。五更鐘動,真宗皇帝上殿。正是: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纔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百官早朝已畢。便召宰相王欽若面對,把夜來之夢,與他說了。王欽若奏道:「此乃我皇志一氣動,與天心相通,方有此夢兆。這天書自伏羲時龍馬負圖,直至如今,不曾再見。若果然降下,便是國家之上瑞,休言七十二般禎祥,便千萬般,也賽不過矣。乞我皇速出聖旨一道,九門傳諭四下訪察天書消息。」真宗皇帝准奏。當下取龍鳳花牋,就御案上拂開,提起玉管兔毫筆,御手親寫道:
朕在深宮,恭默思道。夢有神人,星冠絳衣,傳說帝命,當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如有人先得者,不拘軍民人等,詣闕速獻,即時擢用。如係職官,加秩進祿,欽哉無忽。
景德五年正月 日 御筆
王欽若捧了這道聖旨,辭朝而去,便仰文書房一樣抄了九張,差人向九門張掛,把御筆收藏,奉為至寶。左右報朱能進見,王欽若忙教請進。相見已畢,朱能道:「相公正要啟奏天書,恰好有這道聖旨,可謂湊巧之極矣!」王欽若道:「據聖上此夢,敢是真有天書下降麼?」朱能道:「莫管真不真,只在朱能身上,包有天書還相公就是。但得權充巡官之職,庶幾便於察訪。」王欽若道:「只恐卑職不稱大才,有何難哉!煩足下用心,成事之日,必當保奏重用。」當下便差人拿名帖到樞密院去,將朱能充作皇城司巡官之職。朱能就在相府掛了牙牌出來。對張大鵬說道:「皇上果有異夢,此乃賢弟之神力。只是大中祥符三篇,那裏求取?」張大鵬道:「天書左右是個名色。劣弟已摹倣老子道德經之意,胡謅三篇,不知可用得否?」便在袖裏摸出草稿,送與朱能看。朱能原不甚通文理,卻滿口稱妙,便道:「就煩賢弟一寫。用甚紙張?我去取來。」張大鵬道:「劣弟前年在高麗國去帶得些皮紙,還剩得有。每篇寫做一卷,用黃帛包裹。明日五鼓,仁兄逕去擊登聞鼓,報承天門鴟尾上降得有天書,只依我說就是。」朱能道:「朝廷不是取笑的,倘或駕到承天門,沒有天書,獲罪不小。」張大鵬道:「劣弟必不違誤仁兄之事。」
次日五鼓,朱能先去敲張大鵬的房門,又去叮囑這事。張大鵬在?上答應道:「已停妥了!」朱能曉得張大鵬的手段,便不疑惑。一口氣跑到登聞院,將鼓鼕鼕的亂搥。有值日鼓吏報與本院,院使審問來歷,帶去朝房,先見了宰相王欽若。王欽若聞說有了天書,不勝之喜。
須臾,淨鞭三響,宮裏升殿受朝。王欽若引著登聞院院使奏道:「天書下降承天門,見有皇城巡官朱能來報,在朝門外候旨。」真宗聞奏,便教宣朱能上殿。朱能拜舞已畢,真宗問道:「天書在何處?卿又何以知之?」朱能奏道:「臣自從前日見了九門聖旨,晝不敢寧,夜不敢睡。想得帝命天言,必降於高嵬之處。又天機秘密,必不是白日降下。今早臣從承天門下巡視,望見鴟尾上有黃帛曳出,料想必是天書,不敢不奏。」真宗天顏大喜,趨下帝座,龍行虎步,直到承天門下。驚得滿朝文武,顧不得鴛班鷺序,紛紛的下殿隨行。朱能指點鴟尾與真宗看了,真宗便遣兩個內侍取梯升屋。原來小小一個黃袱包兒,兩條帶子纏在鴟尾之上。解將下來,王欽若接得在手,跪奏真宗。有詩為證:
星冠鴟尾總玄虛,聲臭俱無豈有書。
君相一時俱似夢,天言口代竟誰欺。
真宗對天再拜,御手捧著步行到殿,把與翰林學士陳堯叟,啟封宣讀,乃是大中祥符上、中、下三篇,篇中都是道家之語。讀罷,百官皆呼萬歲。真宗命內侍取金匱來盛了,權送在景靈宮聖祖案前供養。待興造玉清昭應宮專奉天書。就命陳堯叟草詔,宣播天下,改今年為大中祥符元年。擇日起駕,親往泰山行禮。加封王欽若為兗國公,朱能為荊南巡檢。三年之內,直陞到節度使之職。情知這番富貴,都是張大鵬作成的,相見之間,生怕他提起前因,便頗有疏慢之意。張大鵬猜著這個意思,也不說破他,只不來往便了。於此可見朱能薄德處。
後來十五路軍州表章,都奏得有天書,天子不知那一個是真是假,到疑心起來。有參知政事丁謂,也為著諂佞得寵,與王欽若兩個爭權。訪出了朱能挾詐欺君,密地奏聞真宗。真宗就將丁謂替了王欽若之職,差使臣去拿那朱能問罪。朱能自恃武藝,把使臣殺了,統率手下兵眾反將起來。戰敗被擒,到招得有張大鵬名字。聖旨將朱能碎剮,又行海捕文書,各眾弋獲奸人張大鵬。因此張大鵬又向江南飄蕩,改名張鸞,自號沖霄處士。他有了一身法術,那一處不去了。常言道:官無三日緊。過了幾年之後,這事便懶散了。
張鸞在江湖上打聽得真宗所生皇子,今已長成,那皇子乃是赤腳大仙轉生。怎見得?原來真宗二十一歲上登基,宮中尚無皇嗣。乃御製祝文,頒行天下,令各處名山宮院,修齋設醮,祈求上帝。時玉帝正與群仙會聚,問誰人肯往,群仙都不答應。只有赤腳大仙笑了一笑,玉帝道:「笑者未免有情。」即命降生宮中,與李宸妃為子。生後,晝夜啼哭不止。便御榜招醫,有個道人向內侍說:「貧道能止兒啼。」真宗召入宮中,抱出皇子,叫他診視。道人向皇子耳邊說道:「莫叫,莫叫,何似當初莫笑!」皇子便不哭了。真宗大喜,間其緣故,道人說此情由已罷,出得宮門,化陣清風而去。這皇子是誰?便是四十二年太平有道的仁宗皇帝。他在宮中,只好赤腳,再不愛穿鞋襪,此其驗也。真宗因感齋醮靈應,愈加信奉,各處修復道家廟宇。
張鸞聞得此信,又且皇子是大仙轉生,以為必然與道流有緣。先在東京時,曾與太監雷允恭相識,甚蒙敬重。那雷允恭寵幸用事,官拜宣政使之職,與丞相丁謂又是內外交結的。張鸞為此再到東京,見了雷太監,告訴他前事冤枉。就便託他打丁丞相的關節,希圖興隆道教,自己討個賜號。大抵術士輩,任你神欽鬼服,總要借重皇帝的?封,方免得天庭責罰。雷允恭道:「遠年舊事,不須掛念。先生只在家下淑景園中作寓。目今皇太子選妃,蒙皇太后懿旨吩咐,正在忙冗之際。待稍空閒,同去見了丁丞相,再有商議。」張鸞謝了。手下官身引至淑景園中書房內寓下。
按宋史所載,真宗皇帝共改了五個年號:咸平六年,景德四年,祥符九年,天禧五年,乾興一年。此時是祥符九年二月中旬。張鸞一夜間,見月明如晝,在園中閒步。忽然黑雲掩月,一陣怪風,從西而來。張鸞道:「奇哉!又是甚麼神道過往?」捻下定風訣,定睛而看。須臾,風頭過處,雲開月朗。只聽得一聲響亮,半空裏墜下一個女子。有詩為證:
情知天上無人住,那得佳人墜九霄。
陣陣晴風迷道眼,若非月怪即花妖。
那女子非別,正是胡媚兒這小妖精。這回書直接上第六回的情節。他與聖姑姑離了劍門山,一路同行,到永興地方,因天色已晚,要趕到樹林中歇宿。正行走間,對面起陣黑風,刮得人立腳不住。那婆子是武則天娘娘請去,幽宮中相會。這小妖精被風刮起半空,飄飄蕩蕩,直吹到東京雷太監園中墜下。天后所說託與沖霄處士,便是這話了。
張鸞見這女子來歷蹊蹺,近前看時,已被冷風吹得半僵了。即便扶進書房,把熱湯灌醒,問其名姓。答道:「賤妾安德州人,姓胡,小名媚兒。同母親往西嶽華山進香,不期中途遇了一陣怪風,把賤妾吹向空中。那時昏迷不醒,耳中只聞得神語云:『胡家女兒王家后,送與沖霄處士受。』須臾,如捲殘雲,似飄落葉,正不知去了多少里數,墜於此地。望恩官救取則個!」張鸞細看那女子,妖麗非常。況且應對之間,有枝有葉,不慌不忙,情知不是人類。又聽說神語奇怪,暗暗的想道:「莫非這妮子到有妃后之數麼?則今雷中貴挑選宮人,似恁般美貌,料也難得,正所謂奇貨可居也!」便道:「要問沖霄處士,只貧道便是。小娘子須認做貧道姪女,貧道方可相留。」媚兒忙下拜道:「蒙活命之恩,便伏侍,尚且甘心。況為叔姪,敢不從命!」張鸞扶起,安放他在後面小房中歇了。
次早去見雷允恭,說道:「貧道有個姪女,小名媚兒,頗有姿色。近因父母雙亡,無倚無靠,今已取到寓所。太尉若看得中意時,也報他一個名兒。萬一有幸,作成貧道做個外戚。」雷允恭大喜,便同張鸞到淑景園來。正是:
得他心會日,便是運通時。
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汉武帝刘彻的众多子女中,有这样一位公主,她的名字未载于《史记》《汉书》正史详情
平清盛(1118—1181)作为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关键人物,不仅是首位掌握中详情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两位名为“奥托”的统治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留下了深刻印记—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作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历经数百年发展,最终由秦始皇嬴详情
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徐福东渡的故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始终散发着神秘详情
在三国题材的文艺作品与网络游戏中,文鸯常被标注为“吴国武将”,甚至衍生出“吴详情
东汉末年,江东孙氏家族在孙坚、孙策父子的经营下迅速崛起,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详情
晚唐诗人崔涂的《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以除夕夜的巴山雪夜为背景,将一位羁旅异乡的详情
在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之位始终与一位女性紧密相连——仁孝文皇后徐氏详情
在中国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岁月里,姜公辅以卓越的才识与刚直的品格,在历史长河中详情
在中国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嘉靖帝朱厚熜与万历帝朱翊钧堪称最具话题性的两详情
南宋遗民诗人谢翱,以其忠贞气节与悲怆诗文闻名于世,而关于他是否为东晋名相谢安详情
尚书省作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核心行政机构,其官职体系历经秦汉至明清的漫长演变详情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重大详情
公元264年冬,成都城外的泥泞官道上,六十六岁的邓艾父子被囚于槛车之中,押解详情
卢藏用(约664年—约713年),字子潜,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身详情
在中华文明史上,"纸圣"蔡伦的革新造纸术被公认为改变人类详情
在十六国纷乱的历史舞台上,慕容超的名字常与“美男”标签紧密相连。无论是《晋书详情
明末乱世,山河破碎,忠臣志士的绝笔诗篇如暗夜火炬,照亮了历史长河中最悲壮的篇详情
汉元帝刘奭作为西汉中期的重要君主,其子嗣的命运不仅关乎皇室传承,更深刻影响了详情
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文臣武将,他们或以经世之才辅佐帝王开创盛详情
公元107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以铁骨朵击伤皇后萧观音,随后逼迫其自尽,并以草详情
1521年,明朝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屯门海战,是中国与西方殖民者的首次军事详情
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南麓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名为磨盘山的险峻山岭静默矗立。这座海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