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玉屑》,诗话集,南宋魏庆之著。魏庆之,字醇甫,号菊庄,南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有才名而无意仕进,种菊千丛,常与诗人逸士在菊园中吟诵。有人曾赋诗赞誉他说:“种菊幽探计何早,想应苦吟被花恼。”可知他过着以种菊、赋诗为乐的隐逸生活。庆之与当时诗人有广泛的交往,这给他辑录南宋诗话带来了不少方便。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十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品藻古今人物古今诗人虽各有评,而总论诸贤,不容类析者,复萃于此。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弥漫,泒别百川导。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晋宋间,气象日凋耗。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澳。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余,奋猛卷海潦。韩荐士诗
诸公品藻相如
举人过失难于当,其尤者,臧孙之犯门斩关,惟孟椒能数之。臧纥谓国有人焉,必椒也。其难如此!司马相如窃妻涤器,开巴蜀以困苦乡邦,其过已多,至于封禅书,则谄谀盖天性,不复自新矣。子美犹云:“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李白亦云:“果得相如草,仍余封禅文。”和靖独不然,曰:“茂陵他日求遗稿,尤喜曾无封禅书。”言虽不迫,责之深矣。李商隐云:“相如解草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钱。”亦舍其大,论其细也。举其大者,自西湖始;其后有讥其谄谀之态,死而不已。正如捕逐寇盗,先为有力者所获,搤其亢而骑其项矣,余人从旁助捶缚耳。溪
六 代
颜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南史颜延之传“范云婉转清便,如流风回雪,丘迟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南史梁丘迟“江总伤于浮艳。”南史本传
初日芙蓉弹丸脱手
古人论诗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蓉”,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蓉”,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外。然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违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石林
评鲍谢诸诗
为诗欲词格清美,当看鲍照、谢灵运;浑成而有正始以来风气,当看渊明;欲清深闲淡,当看韦苏州、柳子厚、孟浩然、王摩诘、贾长江;欲气格豪逸,当看退之、李白;欲法度备足,当看杜子美;欲知诗之源流,当看三百篇及楚词、汉、魏等诗。前辈云:建安才六七子,开元数两三人。前辈所取,其难如此。予尝与能诗者论书止于晋,而诗止于唐;盖唐自大历以来诗人,无不可观者,特晚唐气象衰薾耳。雪浪斋日记
品藻古今胜语
“池塘生春草,园林变夏禽。”世多不解此语为工。盖欲以奇求之耳。此诗之工,正在无所用意,卒然与景相遇,备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之所能到。诗家妙处,当须以此为根本。而思苦言艰者,往往不悟。钟嵘诗评,论之最详,其略云:“思君如流水”,既非前所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若无故实;“明月照积雪”非出经史。古今胜语,多非假补,皆由直寻。颜延之、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太始中,文章殆同书钞,近任昉、王元长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迩来作者,寝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牵联补衲,蠹文已甚;自然英旨,罕遇其人。余每爱此言简切明白易晓,但观者未尝留意耳。自唐以后,既变以律体,固不能无拘窘;然苟大手笔,亦自不妨削锯于神志之间,斫轮于甘苦之外也。石林诗话
历论诸家
诗之兴作,兆基邃古:唐歌、虞咏,始载典谟;商颂、周雅,方陈金石。其后研志缘情,二京弥甚;含毫沥思,魏晋弥繁。李都尉怨鸯之词,缠绵巧妙;班婕妤霜雪之句,发越清迥。平子桂林,理在文外,伯喈翠鸟,意尽行间。河朔人物,王、刘为称首,洛阳才子,潘、左为觉先。乃若子建之牢笼群彦,士衡之藉甚当时,并文苑之羽仪,诗人之龟鉴。骆宾王为诗,格高指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李太白集
左太冲诗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使人飘飘有世表意。宋子京
鲍照渊明
鲍照诗华而不弱,陶潜诗切事情,但不文耳。
论子厚乐天渊明诗
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至是!卒以愤死,未为达理也。乐天既退闲,放荡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亦力胜之耳。惟渊明则不然,观其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观三人之诗,以意逆志,人岂难见!以是论贤不肖之实,亦何可欺乎!蔡宽夫诗话
韩 杜
杜之诗,韩之文,法也。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苏子瞻曰: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耳。渊明之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学杜不成,不失为工;无韩之才,与陶之妙,而学其诗,终为乐天耳。后山诗话
四家集
王荆公以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欧阳永叔诗编为四家集,以欧公居太白之上。公曰:太白词语迅快,然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冷斋夜话
李杜诸人
作诗者陶冶物情,体会光景,必贵乎自得。盖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强力至也。譬之秦武阳气盖全燕,见秦王则战掉失色;淮南王安虽为神仙,谒帝犹轻其举止:此岂由素习哉!余以谓少陵、太白,当险阻艰难,流离困踬,意欲卑而语未尝不高;至于罗隐、贯休,得意于偏霸,夸雄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不能易也。西清诗话
诗人各有所得
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此老杜所得也。“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此韩愈所得也。荆公
老杜之仁心优于乐天
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乐天新制布裘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绫袄成:“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皆伊尹自任一夫不获之辜也。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利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然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白氏,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忧劳者易生于善虑,安乐者多失于不思,乐天疑优。或人又谓曰:白氏之官稍达,而少陵尤卑。子美之语在前,而长庆在后。达者宜急而卑者可缓也。前者唱导,后者和之尔。同合而论,则老杜之仁心差贤矣。溪
诗句伟丽
七言之伟丽者:子美云:“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尔后寂寥无闻焉。直至永叔云:“苍波万古流不尽,白鸟双飞意自闲。”“万马不嘶听号令,诸番无事乐耕耘。”可以并驱争先矣。小生亦云:“令严钟鼓三更月,野宿貔貅万灶烟。”又云“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东坡
气象雄浑句中有力
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当恨无复继者。韩退之笔力最为杰出,然每苦意与语俱尽。和裴晋公破蔡州所谓“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非不壮也,然意亦尽于此矣。不若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云:“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远而大体也。石林
评唐人诗
唐自景云以前,诗人犹习齐梁之气,不除故态,率以纤巧为工。开元后格律一变,遂超然度越前古。当时虽李杜独据关键,然一时辈流,亦非大历、元和间诸人可跂望。如王摩诘,世固知之矣。独贾至未深称者。予尝观其五言,如:“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停杯试北望,还欲泪沾襟。”又“越井人南去,湘川水不流。江边数杯酒,海内一孤舟。岭峤同迁客,京华即旧游。春心将别恨,万里共悠悠。”如此等类,使置老杜集中,虽明眼人恐未易辨也。蔡宽夫诗话
裴迪丘丹
王摩诘、韦苏州集载裴迪、丘丹唱和,其语皆清丽高胜,常恨不多见。如迪:“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竟先秋。烦暑自兹退,清凉何处求。”如丹:“卖药有时至,自知往来疏。遽辞池上酌,新得山中书。步出芙蓉府,归乘觳觫车。猥蒙招隐作,岂愧班生庐。”其气格殆不减二人,非唐中叶以来嘐嘐以诗鸣者可比。乃知古今文士堙灭不得传于子孙者,不可胜数。然士各言其志,其隐显亦何足多较。观两诗趣尚,其胸中殆非汲汲于世者。正尔无闻,亦何所恨。其姓名偶见二人集,亦未必不为幸也。蔡宽夫诗话
唐 人
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道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寒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司空图
方 干
方干诗清润小巧,盖未升曹刘之堂,或者取之太过,余未晓也。王赞尝称之曰:锓肌涤骨,冰莹霞绚,嘉殽自将,不吮余隽,丽不葩芬,苦不癯棘,当其得志,倏与神会。孙郃尝称之曰: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鼍于众响。其所作登灵隐峰诗云:“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送喻坦之诗云:“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此直儿童语也。寄喻凫云:“寒芜随楚尽,落叶渡淮稀。”而送喻坦之下第又云:“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沉。”赠路明府诗云:“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而赠喻凫又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须。”称心寺中岛云:“云接停猿树,花藏浴鹤泉。”而寄越上人又云:“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其语言重复如此,有以见其窘也。至于“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等句,诚无愧于孙、王所赏。韵语阳秋
苦吟句蹈袭句
陈去非尝谓余言:唐人皆苦思作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之类者是也。故造语皆工,得句皆奇,但韵格不高,故不能参少陵之逸步。后之学诗者,倘能取唐人语而掇入少陵绳墨步骤中,此速肖之术也。余尝以此语少蕴,少蕴云:李益诗云:“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沈亚之诗云:“徘徊花上月,虚度可怜宵。”皆佳句也。郑谷掇取而用之,乃云:“睡轻可忍风敲竹,饮散那堪月在花。”真可与李、沈作仆奴。由是论之,作诗者兴致先自高远,则去非之言可用;倘不然,便与郑都官无异。
欲识为诗苦,秋霜苦在心。杜牧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诗
搜天干地觅诗情。元稹白集序
擅 场
唐人燕集必赋诗,推一人擅场。郭暧尚升平公主盛集,李端擅场;送刘相巡江淮,钱起擅场。李肇国史补
诗中有助语
诗中有助语:若“床头历日无多子”,“借问别来太瘦生”之句,“子”与“生”字初不当轻重。漫叟诗话
诗言志
孙少述栽竹诗曰:“更起粉墙高百尺,莫令墙外俗人看。”晏临淄曰:“何用粉墙高百尺,任教墙外俗人看。”处士之节,宰相之量,各言其志。
萧 悫
萧悫有秋诗云:“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其萧散宛然在目。何逊诗清巧,多形似之言,恨其每病苦辛,饶贫寒之气,不及刘孝绰之雍容也。孝绰以谢脁诗置几案间,动辄讽味。简文爱陶渊明文,亦复如此。颜氏家训
蔡伯衲诗评
柳子厚诗雄深简澹,迥拔流俗,至味自高,直揖陶谢,然似入武库,但觉森严。王摩诘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杜少陵诗自与造化同流,孰可拟议。至若君子高处廊庙,动成法言,恨终欠风韵。黄太史诗妙脱蹊迳,言侔鬼神,唯胸中无一点尘,故能吐出世间语,所恨务高,一似参曹洞下禅,尚堕在玄妙窟里。东坡公诗天才宏放,宜与日月争光,凡古人所不到处,发明殆尽,万斛泉源,未为过也。然颇恨方朔极谏,时杂滑稽,故罕逢蕴藉。韦苏州诗如浑金璞玉,不假雕琢成妍,唐人有不能到。至其过处,大似村寺高僧,奈时有野态。刘梦得诗法则既高,滋味亦厚,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见少拙。白乐天诗自擅天然,贵在近俗,恨如苏小虽美,终带风尘。李太白诗逸态凌云,照映千载,然时作齐梁间人体段,略不近温厚。韩退之诗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譬之樊侯冠佩,微露粗疏,与柳州诗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非轻荡也。薛许昌诗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至合人意处,正若刍豢,时复咀嚼自佳。王介甫诗虽乏风骨,一番去清新,似方学语小儿,酷令人爱。欧阳公诗温丽深稳,自是学者所宗,然似三馆画手,未免多与古人传神。杜牧之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有类新及第少年,略无少退藏处,固难成一唱而三叹也。右此十四公,皆吾平生宗师,追仰所不能及者,留心既久,故间得以议之。至若古今诗人,自是珠联玉映,则又有不得而知也已。西清诗话
评本朝诸贤诗
芸叟尝评诗云:永叔之诗如春服乍成,酦醅乍熟,登山临水,竟日忘归。王介甫之诗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人皆闻见,难可着摸。石延年之诗如饥鹰夜归,岩木春拆。苏东坡之诗如武库初开,矛戟森然,一一求之,不无利钝。梅舜俞之诗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见之,不觉屈膝。郭功甫之诗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终日揖逊,求其适口者少矣。芸叟之论公否未敢必。然观东坡所记芸叟西征途中诗,止云;张舜民通练西事,稍能诗而已。则东坡盖不以善诗待芸叟耶。复斋漫录
温公忠义之志
温公居洛,当初夏,赋诗曰:“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诗矣。东坡
王苏黄杜
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矣。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而杜子美之诗,奇、常、工、易、新、陈,莫不好也。后山集
王黄晚年诗
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云: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陈无己云;荆公晚年诗伤工,鲁直晚年诗伤奇。王直方诗话
苏 黄
晦庵云:苏、黄只是今人诗,苏才豪,黄费安排。
韩无咎
晦庵云:韩无咎诗,做着者尽和平,有中原之旧,无南方啁哳之音。
苏子美吕吉甫
子美诗:“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橘熟客分金。”吕吉甫诗:“鱼出清波庖脍玉,菊含寒露酒浮金。”苏胜于吕,盖“人”、“客”两字,虽无亦可。
慈母溪
徐师川言作诗自立意,不可蹈袭前人,因诵其所作慈母溪诗;且言:慈母溪与望夫山相对,望夫山诗甚多,而慈母溪古今无人题诗。末两句云:“离鸾只说闺中事,舐犊那知母子情。”吕氏童蒙训
四 雨
介甫云:“梨花一枝春带雨”,“桃花乱落如红雨”,“朱帘暮卷西山雨”,皆警句也。然不若“院落深沉可花雨”为佳。予谓“杏花雨”固佳,然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却于风月上写出柳絮梨花,尤有精神。然尝欲转移两句,作“溶溶院落梨花月,淡淡池塘柳絮风”,此老杜“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格也。休斋
先得之句
曼卿一日春初,见阶砌初生之草,其屈如钩,而颜色未变,因得一句云:“草屈金钩绿未回”,遂作早春一篇,旬日方足成。曰:“檐垂冰箸晴先滴,草屈金钩绿未回。”其不逮先得之句远甚。始知诗人一篇之中,率是先得一联或一句,其最警拔者是也。桐江诗话
谢伯景
欧阳文忠公诗话,称谢伯景之句如“园林换叶梅初熟”,不若“庭草无人随意绿”也。“池馆无人燕学飞”,不若“空梁落燕泥”也。盖伯景句意凡近,似所谓西昆体,而王胄、薛道衡峻洁可喜也。隐居诗话
田舍翁火炉头之作
沈彬好评诗,李建勋匿孙鲂于斋中,伺彬至,以鲂诗访之。彬曰:此非有风雅,但得田舍翁火炉头之作尔。鲂遽出,让彬曰:非有风雅,固闻命矣;拟田舍翁,无乃太过乎!彬笑曰:子夜坐句云:“划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非田舍翁火炉上所作而何?阖坐大笑。
诗可以观人
吕献可诲尝云:丁谓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王元之禹偁读之曰:入公门犹鞠躬如也,天门岂可掉臂入乎!此人必不忠。后果如其言。高斋诗话
古 诗
晦庵之论
古诗须看西晋以前,如乐府诸作皆佳。
诚斋之论
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如少陵羌村、后山送内,皆有一唱三叹之声。
诚斋评五言长韵
五言长韵古诗,如白乐天游悟真寺诗一百韵,真绝倡也。
诚斋评五言长韵要典雅重大
褒颂功德五言长韵律诗,最要典雅重大,如杜子美云:“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又“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李义山云:“帝作黄金阙,天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是夕降元精。”
诚斋评七言长韵
七言长韵古诗,如杜少陵丹青引、曹将军画马、奉先县刘少府山水障歌等篇,皆雄伟宏放,不可捕捉。学诗者于李、杜、苏、黄诗中求此等类,诵读沈酣,深得其意味,则落笔自绝矣。
律 诗
陵阳论王介甫律诗
王介甫律诗甚是律诗,篇篇作曲子唱得。盖声律不止平侧二声,当分平上去入四声,且有清浊,所以古人谓之吟诗,声律即吟咏乃可也。仆曰:鲁直所谓诗须皆可弦歌,公之意也。室中语
金针诗格
第一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又如海鸥风急,鸾凤倾巢,浪拍禹门,蛟龙失穴。第二联谓之“颌联”,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亦谓之“撼联”者,言其雄赡道疑遒字误劲,能捭阖天地,动摇星辰也。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第四联谓之“落句”,欲如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诚斋非金针
诚斋以为不然。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子美重阳诗云:“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夏日李尚书期不赴云:“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诚斋评七言律
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贾至诸人倡和早朝大明宫,乃为典雅重大。和此诗者,岑参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最佳。
绝 句
诚斋之论
五七字绝句,最少而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如李义山忧唐之衰云:“夕阳无限好,其奈近黄昏。”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如“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唐人铜雀台云:“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皆佳句也。如介甫云:“更无一片桃花在,为问春归有底忙。”“只是虫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百啭黄鹂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暗香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不减唐人。然鲜有四句全好者。杜牧之云:“清江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舡归。”唐人云:“树头树尾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韩渥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蔷薇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介甫云:“水际柴门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东坡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四句皆好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华夏文明的神话谱系中,炎帝与黄帝的并立不仅是两位部落首领的传说,更是中华文详情
在华夏文明的璀璨星河中,宋朝以319年的国祚、18位帝王的更迭,勾勒出中国封详情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结局更似一首悲怆的挽歌,在历详情
公元220年的成都城内,一场关乎蜀汉政权存续的隐秘博弈悄然落幕。养子刘封在刘详情
在清世宗雍正帝的铁腕统治下,直隶总督李绂的生死存亡成为检验皇权与清流博弈的试详情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淳于琼以"乌巢酒徒"的形象定详情
在秦末汉初的烽烟中,一位出身沛县丰邑的布衣老者,以七十五载春秋见证了从泗水亭详情
在朝鲜王朝十二代君主更迭的权力漩涡中,文定王后尹氏以“继后”身份执掌中宫四十详情
樊哙,西汉初年的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与汉高祖刘邦有着深厚的交情。然而,详情
在北宋政坛的风云变幻中,王钦若推荐寇准为副宰相这一事件,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详情
唐懿宗李漼(833-873)的统治,恰似一曲王朝衰亡的挽歌。作为唐朝第十八位详情
在唐代文学星空中,李白与高适的关系始终笼罩着"梁园三剑客"详情
在唐代历史长河中,"永徽之治"犹如一座承前启后的桥梁,既详情
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篇中,马周的《凌朝浮江旅思》如同一叶扁舟,载着寒微文人的孤详情
在苏州城外的桃花坞深处,54岁的唐伯虎在寒风中写下绝笔"生在阳间有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苏味道或许并非最耀眼的那颗,但他以一首《正月十五夜》详情
在战国时期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秦宣太后芈八子与男宠魏丑夫的故事,犹如一面棱详情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以凄美的爱情与反详情
闽越国作为战国至西汉时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古国,其疆域范围远超现代福建省行政区详情
浅井茶茶的人生轨迹与日本战国时代的血腥动荡深度交织。作为近江大名浅井长政与织详情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长河中,王守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宛如一颗璀璨的详情
笈多王朝作为中世纪印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在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详情
公元215年的合肥城下,一场被后世神话为"八百破十万"的详情
在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史时,"淝水之战"作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详情
《左传》作为一部叙事详实的史书,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为后人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曾是汉朝边疆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唐代诗坛的苍茫雪原中,刘长卿以五言绝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凿出一眼温热的清详情
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妙玉无疑是一个极具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人物。她以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用优美的诗句抒发了对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诗经》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汇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