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赵充国墓:历史坐标与文化印记
2025-05-14 10:27:57 淮南子 刘长 刘安 刘邦

  西汉名将赵充国(前137—前52年)以“屯田戍边”战略平定羌乱,其陵墓所在成为后世追思其军事智慧的重要坐标。通过多方史料与实地信息比对,可清晰勾勒出赵充国墓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脉络。

  一、地理定位:陇西故土的永恒归宿

  赵充国墓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城北1公里处的牛头河畔,具体在李崖村石佛坪一带。此地属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境内,与《汉书》所载其“陇西上邽人”的籍贯完全吻合。陵园东邻轩辕大道,西接上邦大道,距清水县新城区充国广场仅数公里,其地理坐标与交通要冲的交汇,既彰显了赵充国在陇西地区的历史地位,也为后世凭吊提供了便利。

  二、历史沿革:跨越千年的祭祀传承

  赵充国墓始建于汉代,历经两千年风雨仍保留完整形制。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与道光乙酉年(1825年)所立“汉后将军营平侯之墓”“汉故将军营平侯之墓”两通石碑,至今仍矗立于墓冢前,成为陵园最显著的历史标识。1962年,赵充国墓被列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其文化价值获得官方认证。2020年,陵园更推出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的优待政策,将历史纪念与时代精神相融合。

  三、陵园结构:三区并置的文化空间

image.png

  赵充国陵园由三大核心区域构成:

  墓葬核心区:以赵充国墓冢为中心,冢高约5米,直径12米,封土保存完好,彰显汉代将军墓的规制。

  宋金墓葬群博物馆:集中展示同时期墓葬出土的彩绘砖雕、陶俑等文物,为研究西北地区丧葬文化提供实物佐证。

  碑林区:陈列历代碑刻20余通,包括清代重修碑记、文人题咏等,形成跨越千年的书法艺术长廊。

  这种“三区并置”的布局,既突出赵充国个人历史地位,又构建了多元文化展示空间。

  四、交通与参观指南

  陵园开放时间为每日08:30-17:30,游客可通过以下方式抵达:

  公共交通:乘坐清水3路、3.6路、6路公交车至“赵充国陵园”站,步行即达。

  自驾路线:沿天巉公路行驶至清水县出口,沿轩辕大道向北行驶1公里即到。

  导航定位:输入“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永清路12号”或“清水县城北1公里牛头河畔”,可精准定位陵园入口。

  陵园周边设有停车场,景区内配备导览图与语音讲解设备,方便游客深度游览。

  赵充国墓不仅是汉代军事家安息之所,更是陇西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选址与形制体现着古人“天人合一”的丧葬理念,而历代修缮与祭祀活动则折射出中华民族对英雄的永恒追思。当游客漫步于牛头河畔的陵园之中,既能感受“屯田戍边”战略的历史回响,亦能触摸到跨越两千年的文化脉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