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为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在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解放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部而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六次打击。
列柳申科(1901.11.2,新库兹涅茨基庄,今属罗斯托夫州泽尔诺格勒区)
德米特里·丹尼洛维奇·列柳申科,苏联大将(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0.4.7,1945.4.6)。1919年参加苏军。192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毕业于列宁格勒恩格斯政治学校(1925)、红色指挥员骑兵学校(1927)、伏龙芝军事学院(1933)和总参军事学院(1949)。
骑兵战士
1901年10月20日(旧历11月2日)生于罗斯托夫州新库兹涅茨基庄一个农民家庭,乌克兰人,幼儿期是个笨小孩,学习的很困难。内战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安心呆在家里当农民,后来实在受不了白军哥萨克的骚扰,就跑去参加1918年初参加杜缅科游击队。1919年加入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在第4骑兵师第21团当列兵和排长。参加过对马蒙托夫、什库罗和弗格尔白匪的战斗及1920年的苏波战争。内战结束后留在了军队中,192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恩格斯政治学校、在骑兵部队从事党务和政治工作。1927年在红色指挥员骑兵学校进修,历任连、营、团政委。1933年5月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他成了苏联最早的坦克兵,被任命为莫斯科军区机械化第一师坦克第一旅坦克连长,训练营长,1937年任办公室主任,1938年6月任团长,1939年参加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苏芬战争爆发的时候,任独立39坦克旅上校旅长,因突破曼纳海姆防线有功及个人的英勇果敢精神,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264)。1940年6月任近卫莫斯科无产阶级步兵第1师少将师长。1941年3月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21机械化军军长。
前进将军
卫国战争初期,在列宁格勒方向上作战。1941年8月任苏军汽车装甲坦克总部副部长和汽车装甲坦克兵组建和补充部部长。1941年10月起参加莫斯科战役,先后任在奥廖尔-图拉方向作战的近卫步兵第1军军长、在莫扎伊斯克方向作战的第5集团军司令,防御作战英勇顽强,当月负伤进医院,接替他的就是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戈沃罗夫。11月起任第30集团军司令,先后参加了首都近接近地的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防御战役和德米特罗夫-克林方向的反攻作战。12月15日协同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库兹涅佐夫的突击第1集团军各兵团收复克林,并击溃德军两个摩托化师和1个坦克师。12月中旬起,在加里宁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勒热夫-维亚济马战役。战役即将结束时,集团军进至勒热夫接近地。因战功于1942年2月晋升中将。当时他才41岁,是一名健壮而狂热的战士。当前美国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访问苏联时问他2000英里的苏联前线有多长是由他防御时,他回答说:"先生,我不防御,我进攻。"威尔基对他的直率的态度大为欣赏。
1942年11月任大本营预备队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12月变番号为近卫第3集团军司令,在西南方面军的编成内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在参加消灭顿河中游的德意军队和粉碎敌人为斯大林格勒被围集团解围的作战中起了重要作用。1943年1-2月,在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中击溃了德国军队第1装甲集团军的第3和第30装甲军,向纵深前进了120-250公里,随后又参加了北德涅茨河防御战斗。1943年夏秋两季,参加顿巴斯战役,熟悉·列柳申科的人把他称作"前进将军"。他几乎从不坐在司令部里,而日夜都在前沿,在战斗情况下要找到他十分困难。就在顿巴斯作战时,有一次最高统帅想亲自同列柳申科通话。总参谋部虽然与集团军司令部保持着顺畅的通信联络,但为了找到他差不多花了一昼夜的时间。因为他乘着缴获的德国坦克冲到侧翼帮友邻部队51集团军解决难题去了,最高统帅为此曾下达过专门指令,禁止集团军司令员长时间离开自己的指挥所。这次会战他与兄弟部队协同击溃德军重建的第6集团军13个师。1943年10月在扎波罗热战役中,突破了德军的坚固筑垒防御,协同近卫第8集团军通过夜间强攻解放了扎波罗热市,拔除了第聂伯河左岸的德军登陆场。1944年1-2月又参加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近卫第3集团军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后,协同乌克兰第3方面军第6集团军解放了尼科波尔市。
1944年3月,他大概由于精力充沛,乐观、灵活机警而接替负伤的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巴达诺夫担任了坦克第4集团军的司令,按照苏军的军衔体系,这应该算降职了。但他反而非常兴奋: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跑来跑去了。3月至4月,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战役中,集团军在春季泥泞难行和河水泛滥的条件下发动进攻,击败敌军解放400余个居民地,4月中前出至喀尔巴阡山的山前地带。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中,坦克第4集团军所属部队在复杂的情况下有组织地跟随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之后沿科尔托夫走廊进入突破口,并沿佐洛切夫、奥利沙尼察方向发展进攻,协同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以及第60和第38集团军所属各兵团,经过激烈的战斗,7月27日解放了利沃夫市。随后,在追击退却的德军过程中,进入波兰境内,并协同方面军所属其他集团军固守并扩大了桑多梅日登陆场的战斗。因战功晋升上将。接着在在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下西里西亚战役和上西里西亚战役中作战都很成功,因此所部改称为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
柏林战役中,所属各兵团和部队自南面向柏林进攻,参加合围和歼灭德军柏林集团的战斗。他本人因在粉碎敌凯尔采-拉多姆集团和强渡奥得河时,对坦克第4集团军指挥有方,表现勇敢顽强,荣获第二枚"金星"奖章。在布拉格战役中,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先锋部队在快速推进中无意中打掉了舍尔纳集团军群的司令部,致使90多万德军群龙无首而陷入崩溃。
和平年代
战后,曾任集团军司令、进总参军事学校镀金,苏军驻德军队集群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司令、喀尔巴阡军区第一副司令。1956年任后贝加尔军区司令。1958年任乌拉尔军区司令。1959年9月8日晋升大将。1960年任全苏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中央委员会主席。1964年任国防部总监组军事顾问监察员。苏联第一届和第五、六届最高苏维埃代表。卒于1987年7月20号。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中[1]。
荣誉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1970)。获列宁勋章4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4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一级库图佐夫勋章2枚,一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和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荣誉武器1件。罗斯托夫市建有其半身像。
个人作品
《胜利的曙光》,莫斯科1966年版;《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柏林-布拉格》(集团军司令札记),莫斯科1975年第3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为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在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解放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部而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六次打击。
苏军在白俄罗斯的胜利行动(参见白俄罗斯战役),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在7月月中前转入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苏军开始进攻前,"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为哈珀上将)共有34个步兵师、5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另2个步兵旅,总计60多万人(连同后勤部队共9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63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900辆。第4航空队的飞机700架。德军建立了由3道地区组成的完备防御。
按照大本营的计划,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任务是粉碎德军并解放乌克兰西部各州。战役企图规定同时实施两个猛烈突击:在右翼,以近卫第3集团军、第1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为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坦克兵上将)和巴拉诺夫中将指挥的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坦克第25军、近卫骑兵第1军)由卢茨克地域的俄罗斯拉瓦方向实施突击;在中央,以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60、第38集团军和近卫第5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为帕维尔·谢苗诺维奇·雷巴尔科坦克兵上将,坦克第4集团军-司令为德米特里·丹尼洛维奇·列柳申科上将)和索科洛夫中将指挥的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坦克第31军和近卫骑兵第6军)由捷尔诺波尔地域向利沃夫总方向实施突击。为了保障战役的实施,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为格列奇科上将)和第18集团军应在方面军左翼向斯坦尼斯拉夫、德罗戈贝奇进攻。航空兵支援由2个航空兵集群负责实施:空军第8集团军司令员指挥的北集群(4个航空兵军)在俄罗斯拉瓦方向,空军第2集团军司令员指挥的中央集群(5个航空兵军)在利沃夫方向。为支援该方面军作战,使用了远程航空兵。方面军共有80个师、1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4个独立坦克旅和机械化旅(总计12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39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200辆,飞机3000余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为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在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解放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部而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六次打击。
战役过程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13-27日):突破德军俄罗斯拉瓦方向和利沃夫方向的防御,合围并歼灭布罗德西南德军集团,强渡桑河,解放俄罗斯拉瓦、佩列梅什利、利沃夫、斯坦尼斯拉夫等市。第二阶段(7月28日-8月29日):方面军主力由利沃夫-佩列梅什利方向转移到桑多梅日方向,强渡维斯瓦河,在桑多梅日地域建立大的战役登陆场。7月12日夜间,各侦察支队开始行动,发现德军向俄罗斯拉瓦方向撤退,战役开始。7月13日晨,近卫第3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先遣营转入进攻。它们在各师第一梯枞部分兵力支援下突破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向纵探推进8-15公里。7月14日,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主力进入交战。第一梯队兵团迅猛发展进攻,于7月15日日终前完全克服了防御的战术地幅,向纵深推进25-30公里。7月16-17日,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和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在俄罗斯拉瓦方向进入突破口。7月17日,苏军进入波兰领土。航空兵对进攻军队提供了很大帮助,仅从7月16-18日,就出动约4500架次,对军队实施航空兵支援和掩护。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发展进攻中于7月18日进抵西布格河多布罗钦地域,主力强渡该河。此前,巴拉诺夫将军的骑兵机械化兵集群攻占了杰列夫利亚内地域,切断了德军布罗德集团西退之路。
利沃夫方向的进攻情况较为复杂。7月13扫,各先遣营的行动受挫。因此,7月14日才开始进攻。7月15日,德军从兹博罗夫地域对第38集团军左翼实施反突击,并将其某些兵团压退2-4公里。第60集团军各左翼兵团也被迫停止进攻,转而抗击德军冲击;该集团军在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先遣旅支援下,经3天顽强战斗向纵深推进约18公里,建立了一条宽4-6公里的所谓科尔托夫走廊。从7月16日晨起,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主力沿同一路线,冒着敌人的翼侧射击,穿越这条走廊进入突破口。他们在7月18日日终前强渡佩尔捷夫河,进至泽济卢夫、克拉斯诺耶地域。该集团军一部进抵杰列夫利亚内,在此与巴拉诺夫将军的骑兵机械化兵集群会合,合围了德军布罗德集团近8个师。此前,紧随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沿同一路线进入突破口的坦克第4集团军主力已进至奥利沙尼察地域。由于地面军队和航空兵的猛烈突击,德军布罗德集团于7月22日被击溃,从而大大改善了方面军的战役态势。肃清敌军被围集团后,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即集中基本兵力粉碎德军利沃夫集团。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在与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协同追击德军退却部队过程中,进抵桑河亚罗斯瓦夫地域,并在其西岸夺取了数个登陆场。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各兵团从北面迂回利沃夫,进至亚沃罗夫、莫斯季斯卡地域,切断了德军利沃夫集团西退之路。7月24-26日,为夺取利沃夫进行了顽强战斗。由于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从西面、第60集团军从东面、坦克第4集团军从南面实施了协调一致的突击,利沃夫终于7月27日凌晨获得解放。同日,方面军各先遣部队解放了佩列梅什利。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损失惨重,并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坦克第4集团军)向西面维斯瓦河败退,另一部分(坦克第1集团军一部和匈牙利第1集团军)向西南喀尔巴阡山败退。
战役第一阶段的结果,是方面军于7月27日日终前进抵亚努夫以西、索科武夫、佩列梅什利、多布罗米尔一线,在主要方向向纵深前进200-220公里。7月28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要求方面军司令员在右翼集中力量,并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协同,向西方向发展迅猛进攻,阻止德军在维斯瓦河占领防御,从行进间强渡该河,在桑多梅日地域夺取登陆场。方面军左翼则应攻占德罗戈贝奇地域,同时占领喀尔巴阡山各山口。7月29日,方面军变更部署后即着手完成所赋予的任务。同日日终前,各坦克集团军和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先遣部队在约90公里正面前出至维斯瓦河,并开始强渡该河。7月30日日终前夺取了数个登陆场,其中巴拉努夫地域登陆场的正面扩大到12公里,纵深扩大到8公里。尔后数日,为继续扩大该登陆场,在此展开了顽强战斗。7月底至8月初,德军将17个师,6个强击火炮旅及其他部队调到了桑多梅日地域,但未能阻住苏军的进攻。近卫第5集团军在此方向进入交战。8月底,方面军在击退德军所有反突击后,在维斯瓦河西岸建立了一个正面75公里、纵深约55公里的登陆场。进抵喀尔巴阡山的方面军左翼(近卫第1集团军和第18集团军)于8月8日编入乌克兰第4方面军。
战役成果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取得了重要的战略成果:乌克兰第1方面军重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肃清了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地区的德军,强渡维斯瓦河,夺取了桑多梅日以西的大登陆场,为实施新的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是以一个方面军的兵力实施战略性进攻战役的富有教益的范例。其特点是,规模大,善于选定主要突击方向,在主要方向坚决地大量集中兵力兵器,在战役过程中向其他方向转移力量,从行进间和在宽大正面强渡江河。在战役中,苏军12.3万余名士兵、军官和将军被授予勋章和奖章。160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雅库鲍夫斯基上校、阿尔希波夫上校和沃罗热伊金少校等3人被授予第二枚"金星"奖章。其中,波克雷什金上校被授予第三枚"金星"奖章。许多兵团和部队获得了"利沃夫"、"维斯瓦"、"桑多梅日"等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取得了重要的战略成果:乌克兰第1方面军重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肃清了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地区的德军,强渡维斯瓦河,夺取了桑多梅日以西的大登陆场,为实施新的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