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攻打成都的抉择:为何弃庞统上策而择中策?
2025-03-17 14:29:02

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刘备攻打成都的战役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庞统为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策,然而刘备最终却选择了中策而非看似更为直接有效的上策。这一抉择背后,蕴含着刘备深邃的战略思考和政治智慧。

一、庞统三策概览

庞统为刘备献上的三策分别是:上策为暗地派遣精兵突袭成都,力求一战而定;中策为假称回荆州诱敌出关,再趁机夺取关隘进军成都;下策为退还白帝城,徐徐图之。这三策各有千秋,但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

二、上策之险,刘备之慎

庞统的上策虽然看似能够迅速解决战斗,但其风险也极大。首先,突袭成都需要刘备从有限的兵力中挑选出精兵强将,这无疑会削弱正面战场的实力。其次,突袭行动需要极高的隐蔽性和突然性,一旦行踪暴露,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再者,成都作为益州的都城,防守必然严密,刘备的突袭部队很可能在攻坚战中遭受重大损失。

刘备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他不愿意冒险将有限的兵力投入到一场胜负难料的突袭战中。他更倾向于选择一种更为稳妥、风险可控的战略方案。

三、中策之稳,刘备之谋

相比之下,庞统的中策则显得更为稳妥。刘备可以假称回荆州,诱使白水关的守将杨怀和高沛出关相送。然后趁机将他们擒获,夺取白水关,进而向成都进军。这一策略不仅风险较小,而且能够逐步削弱刘璋的势力,为最终攻取成都打下基础。

刘备选择中策,还考虑到了政治和民心的因素。他深知益州百姓对刘璋的统治已经感到不满,但对他这个外来者也持有一定的戒心。通过中策的实施,刘备可以逐步展示自己的仁德和才能,赢得益州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四、刘备的战略眼光与政治智慧

刘备之所以选择中策而非上策,还体现了他深远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他明白,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政治和民心的争夺。他希望通过中策的实施,既能够夺取成都,又能够稳定益州的局势,为蜀汉政权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刘备还考虑到了与东吴的关系。他深知如果采取上策突袭成都,很可能会引发东吴的猜疑和不安。而中策则能够保持与东吴的友好关系,为未来的联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袁绍之败:谋士自叹无活路,究竟差劲至何境?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纷争中,袁绍曾是一位声名显赫的诸侯,其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然而,这位一度被视为天下霸主的袁绍,最终却落得个兵败如山倒、谋士自叹无活路的下场。那么,袁绍到底差劲到了什么地步,以至于他的谋士都感到绝望呢?  一、刚愎自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