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在将星云集的中国古代谁才能称得上是第一名将?
在将星云集的中国古代谁才能称得上是第一名将?

武将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作用不可小视。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保护部落安全的人存在,但是当时还没有“武将”这一称呼,不过,这些人的基本形态是跟武将相同的。纵观历史,每一位开国皇帝无不具有“武将... [详细]

08月05日 17:20
唐宪宗李纯是怎样登基的?唐宪宗登基之谜简介
唐宪宗李纯是怎样登基的?唐宪宗登基之谜简介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四月六日,他被册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权勾当军国政事,即代理监国之任。八月四日,宪宗得父皇传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于宣政殿。这一年,宪宗28岁。他从一个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 [详细]

08月05日 17:08
唐顺宗李诵共有几个女儿?其女儿都有何结局
唐顺宗李诵共有几个女儿?其女儿都有何结局

汉阳公主李畅,母王皇后。始封德阳郡主。下嫁郭鏦。辞归第,涕泣不自胜,德宗曰:“儿有不足邪?”对曰:“思相离,无他恨也。”帝亦泣,顾太子曰:“真而子也。”永贞元年,与诸公主皆进封。时戚近争为奢诩... [详细]

08月05日 16:50
揭开大秦帝国中的名将世家:蒙氏家族和李氏家族
揭开大秦帝国中的名将世家:蒙氏家族和李氏家族

蒙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蒙恬和蒙毅兄弟。虽然这两位很是有名,但他们的祖父蒙骜,也是秦国一员名将。蒙骜不像王翦是秦国“土著”,他原本是东方的齐国人,秦昭襄王时投奔秦国,在秦国土地上,他本来傲人的军事天赋... [详细]

08月05日 15:49
接班人的重要性:秦始皇一念之差葬送了大好江山
接班人的重要性:秦始皇一念之差葬送了大好江山

中国历代皇帝中当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也唯有秦始皇嬴政了。在他之前,没有皇帝这个称呼。在他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踩着他的脚步坐上皇帝宝座的。他灭掉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他自称始皇... [详细]

08月05日 15:42
揭秘:在秦始皇暴毙后公子扶苏为什么不谋反继位
揭秘:在秦始皇暴毙后公子扶苏为什么不谋反继位

扶苏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天下,第一个称帝的秦始皇嬴政的嫡长子;他是秦始皇死后,最有希望继承父亲的地位,后续的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他是大秦帝国的第一公子,但他也是一个悲情人物。扶苏作为嬴政的... [详细]

08月05日 15:03
公子扶苏因何被贬:只因为秦始皇不喜欢其性格?
公子扶苏因何被贬:只因为秦始皇不喜欢其性格?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进帝号,称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然而,称帝后的秦始皇直至病逝都未册立太子,给秦帝国的权力继承留下了巨大隐患,最终导致长子扶苏被赵高、李斯合谋赐死,其他子女... [详细]

08月05日 14:57
唐肃宗李亨有几个儿女?唐肃宗的儿女都是谁
唐肃宗李亨有几个儿女?唐肃宗的儿女都是谁

唐肃宗李亨(公元711年—762年),唐朝皇帝,756年—762年在位。本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唐玄宗逃往四川,李亨即位于灵武。肃宗在位7年... [详细]

08月05日 14:54
唐太宗为何要砸魏征墓碑?他是想与魏征悔婚吗
唐太宗为何要砸魏征墓碑?他是想与魏征悔婚吗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下令以一品官的规格操办他的葬礼,还把魏征的画像放置到凌烟阁,经常前去凭吊赋诗。他还派人立起了魏征碑,亲自撰写碑文。然而仅仅半年之后,唐太宗就亲手制造了“砸碑悔婚”的风波。他下... [详细]

08月05日 14:43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真实矛盾是什么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真实矛盾是什么

直谏难免犯颜,甚至让君王下不了台。魏征的直言让唐太宗既不能忽视,又夹杂着怒、怕、无奈的复杂情感。唐太宗当政期间,社会逐渐发展,出现了升平景象。太宗本人也逐渐滋长了一些奢侈作风。在众多大臣的歌功... [详细]

08月05日 14:39
为何蒙恬被赵高害死后大秦王朝为何跟着灭亡了?
为何蒙恬被赵高害死后大秦王朝为何跟着灭亡了?

他是秦朝名将,率领30万大军将称霸北方1000多年的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死去后,他也蒙冤自杀。他就是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蒙恬长于武将之家,从小心怀大志,而且天资... [详细]

08月05日 14:31
宋朝为何要扩大科举录取人数?防止落第者们造反
宋朝为何要扩大科举录取人数?防止落第者们造反

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宋代科举屡次“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南宋王栐史料笔记《燕翼诒谋录》中“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 [详细]

08月05日 14:21
唐太宗与魏征是何关系?为何说他们是千古佳话
唐太宗与魏征是何关系?为何说他们是千古佳话

贞观十七年(643),六十四岁的魏征因病溘然长逝。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罢朝五天,以示哀悼,并说出了那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 [详细]

08月05日 13:47
唐朝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李世民胜利了吗
唐朝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李世民胜利了吗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 [详细]

08月05日 12:37
唐朝甘露之变最后有何结局?唐朝甘露之变简介
唐朝甘露之变最后有何结局?唐朝甘露之变简介

癸亥(二十三日),百官开始上朝。直到太阳已经出来时,大明宫右侧的建福门才刚刚打开。宫中传话说,百官每人只准带一名随从进门。里面禁军手持刀枪,夹道防卫。到宣政门时,大门尚未打开。这时,由于没有宰相和... [详细]

08月05日 12:31
唐朝甘露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甘露之变简介
唐朝甘露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甘露之变简介

郑李争功郑注和李训商议,待郑注到风翔上任后,挑选几百名壮士,每人携带一根白色棍棒,怀揣一把利斧,作为亲兵。二人约定,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戊辰(二十七日),朝廷在河旁埋葬王守澄时,由郑... [详细]

08月05日 12:27
唐朝甘露之变简介 唐朝甘露之变有何历史背景
唐朝甘露之变简介 唐朝甘露之变有何历史背景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 [详细]

08月05日 12:21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我们都知道,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还在金人的手里,金人威胁宋高宗,如果和谈失败的话,就在华北册立宋钦宗为皇帝,于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意了和谈。但是,在金朝中,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并不满意和谈... [详细]

08月05日 11:58
晋阳起兵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晋阳起兵简介
晋阳起兵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晋阳起兵简介

七月初四日,李渊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军门前竖白旗誓师,并任命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郡守,让其留守晋阳。李渊在誓文中历数了隋炀帝杨广的种种罪恶,宣布要“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 [详细]

08月05日 11:53
李渊晋阳起兵有这怎样的经过?晋阳起兵概况
李渊晋阳起兵有这怎样的经过?晋阳起兵概况

首先,李渊听从刘文静等人的建议,制定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的战略。当时天下虽然群雄并起,但许多人并无大的志向,只图据地自保,或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李渊的起兵战略,以入关夺取长安为军事目标,以开... [详细]

08月05日 11:4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