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申环形山:月球背面的古老撞击坑
2024-11-22 13:29:40

在月球背面的北极圈附近,隐藏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撞击坑——石申环形山。这个名字不仅承载着月球表面的一段地质历史,更深深烙印着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与贡献。

一、石申环形山的命名由来

石申环形山,英文名为Shi Shen crater,其名称源自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天文学家、占星家石申。石申生活在约公元前4世纪,他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并测定了121颗恒星的方位,这些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广泛采用。为了纪念石申在天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70年正式将月球背面的一座大撞击坑命名为“石申环形山”。

二、地理位置与形成年代

石申环形山位于月球背面的北极圈附近,具体坐标为76°00′N 104°06′E,直径约为43公里。这座环形山形成于约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时期,是月球上最古老的撞击坑之一。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石申环形山在月球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环形山的形态与特征

石申环形山是一座古老且磨损的陨石坑,带有一圈已钝化及不规则的坑壁。其北侧内壁较为宽厚平缓,沿西北偏北坑沿覆盖了一座小撞击坑。环形山的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1090米,内部容积约1693.65立方千米。坑底表面大体平整,但北部较为粗糙坎坷,显示出其长期受到陨石撞击和地质作用的痕迹。

四、天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石申环形山的命名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的纪念,更是对他在天文学领域卓越贡献的肯定。通过对石申环形山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月球的地质结构、撞击坑的形成机制以及月球表面的演化过程。此外,石申环形山的存在也为月球探测任务和未来的载人登月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齐威王与魏惠王论国宝:人才与珠宝的不同价值

  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齐威王与魏惠王两位君主曾有过一次关于国宝的精彩对话。这次对话不仅展示了两位君主的不同治国理念,更深刻揭示了人才与珠宝在价值上的本质区别。  一、对话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在寻求富国强兵之道。齐威王与魏惠王作为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