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不传位给儿子的背后:权力博弈与家族纷争
2025-04-09 14:41:09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后,窝阔台继承汗位,开了蒙古帝国的新篇章。然而,窝阔台并未将汗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博弈与家族纷争,深刻影响了蒙古帝国的发展轨迹。

窝阔台对继承人的考量与偏爱

窝阔台一生子女众多,有七子,长子贵由、二子阔端、三子阔出、四子哈剌察儿大王、五子合失、六子合丹、七子灭里大王。在众多儿子中,窝阔台对三子阔出最为偏爱。阔出自幼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深得窝阔台的赏识。窝阔台早早就把阔出立为了继承人,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带领蒙古帝国走向新的辉煌。

然而,命运弄人,1236 年,阔出在攻打南宋时意外战死。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窝阔台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也打乱了他的继承计划。阔出的长子失烈门成为了新的继承人选,但当时失烈门年纪尚小,这为蒙古帝国汗位的传承问题埋下了隐患。

皇后脱列哥那的乱政与贵由的坎坷继位

窝阔台在酗酒后暴毙而亡,按照他的遗愿,汗位应传给失烈门。但当时的失烈门依旧年幼,脱列哥那本是蒙古蔑儿乞部落首领的妃子,成吉思汗征服蔑儿乞部落后,将她赐给了窝阔台,成为窝阔台的第六个皇后。在窝阔台执政时期,脱列哥那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足智多谋,帮助窝阔台削弱了托雷一系的实力,深得窝阔台的信任和喜爱,权力也非常大。

窝阔台死后,脱列哥那动用自己监国的权力,在朝廷之中结党营私,对蒙古各宗王多加贿赂,笼络人心,为的就是在忽里台大会上让各宗王选自己的儿子贵由为大汗。五年后,脱列哥那已经在朝廷中站稳了脚跟,决定举行忽里台大会,正式推举贵由为大汗。此举引起了拔都的不满,拔都是术赤的嫡次子,在蒙古的第二次西征(长子西征)中作为统帅,立下赫赫战功。在拔都看来,自己的战功和能力远在贵由之上,对脱列哥那这种明显的“拉票”行为非常不满,于是拔都连忽里台大会都没去,只是让弟弟别儿哥代他参加。

尽管如此,忽里台大会结束后,贵由还是成为了蒙古国的第三位大汗。但贵由和拔都也因此互相看不惯,结下了梁子。同年,脱列哥那病死,贵由才终于得到了亲政的机会。然而,尴尬的是,贵由好不容易在母亲脱列哥那的大力支持下当上了蒙古国汗王,但是却在一年后讨伐拔都的路途中病死了。贵由的猝死,使得窝阔台家族失去了汗位的有力竞争者,也让蒙古帝国的汗位传承陷入了新的危机。

拔都的助力与蒙哥的崛起

贵由死后,皇后海迷失效仿脱列哥那监国,但海迷失的能力显然不如脱列哥那,在治国上一塌糊涂。再加上脱列哥那在监国时期的乱政,让蒙古国很多宗王对贵由家族很不满。于是,蒙古内部要求再次举行忽里台大会选举新汗王的呼声越来越高。

1250 年,势力强大的拔都邀请蒙古各贵族宗王,来自己的中亚驻地召开新一届忽里台大会。在这次的忽里台大会上,拔都首先提出贵由违背了窝阔台汗的遗愿(选失烈门为汗王),建议废除窝阔台一系的继承权,接着,拔都又提出托雷的长子蒙哥在西征中立下战功,而且能力出众,是蒙古国新汗王的第一人选。最终,忽里台大会通过了这个提议,蒙哥成为蒙古帝国第四位汗王。

拔都之所以支持蒙哥,一方面是因为拔都与托雷家族一直属于联盟关系,拔都和蒙哥的关系也很不错。另一方面,这一届的忽里台大会在拔都的驻地上开,这些亲王要是不同意拔都的提议,恐怕难以全身而退。而且,拔都自己也深知,自己作为术赤次子,继位不合乎规定,难以服众;长期在中亚经营自己的汗国,远离蒙古核心政权太久,无心争位;与托雷一系相争也并没有太大优势,所以干脆顺水推舟,扶蒙哥上位。

家族纷争与汗位旁落

蒙哥登上汗位后,引发了窝阔台系失烈门、脑忽、脱脱等三王的反叛。蒙哥对窝阔台、贵由一系参与谋叛的子孙们或贬或杀,并将海迷失后投入河中溺死,窝阔台家族再无翻身的机会。自此,汗位由窝阔台系转入托雷系,窝阔台家族失去了对蒙古帝国汗位的掌控。

窝阔台不传位给儿子,背后是复杂的权力博弈与家族纷争。他偏爱阔出,却因阔出的早逝打乱了继承计划;脱列哥那的乱政让贵由得以继位,但也引发了拔都的不满;贵由的早逝和海迷失的治国无方,为蒙哥的崛起提供了机会;拔都的助力使得蒙哥成功登上汗位,而窝阔台家族则在这场权力斗争中逐渐衰落。这一系列的事件,深刻地影响了蒙古帝国的政治格局和发展走向,成为了蒙古帝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忠肝义胆映末世:吴悌对孙皓忠心之谜

  在三国末年的风云变幻中,东吴走向了衰亡的末路。孙皓作为东吴末代皇帝,昏庸残暴,而吴悌却对其忠心耿耿,直至以身殉国。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时代背景:东吴末年的困局  孙皓继位初期,虽施行过一些明政,但很快便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