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古代王朝也曾禁嫖:明宣宗扫黄结果却适得其反
古代王朝也曾禁嫖:明宣宗扫黄结果却适得其反

即使是在卖淫合法的古代,也对娼妓业诸多限制,并出现过多次由统治者主导的扫黄行动。例如每个朝代几乎都禁止“逼良为娼”,从准入机制上进行控制,明朝法律就规定:“凡娼优乐人买良人子女为娼优者,杖一百”。... [详细]

12月29日 10:57
美国绝密文件曝光:美国曾计划23枚核弹攻北京
美国绝密文件曝光:美国曾计划23枚核弹攻北京

据大公网援引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日前首次公开一份机密文件,显示美国空军在冷战的最危险时刻,秘密订下超过1200个动用原子弹轰炸的潜在目标城市,当中包括北京、东柏林、莫斯科等地,除了针对这些城... [详细]

12月29日 10:53
清官场流行议罪罚款制度:犯错后缴“议罪银”即免罪
清官场流行议罪罚款制度:犯错后缴“议罪银”即免罪

清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议罪罚款”制度,说白了,议罪罚款制度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一笔“议罪银”便可免罪。《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八明载:“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 [详细]

12月29日 10:43
解密:儒学经典《论语》及“四书”都与孔子无关
解密:儒学经典《论语》及“四书”都与孔子无关

把《论语》以及“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当成孔子以及儒家的代表作是个很大的谬误。但是今人认知普遍如此。自南宋朱熹以来,谬种流传,可谓积非成是。有必要正本清源,予以澄清。... [详细]

12月29日 10:04
揭秘春秋时期的小国外交:宋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揭秘春秋时期的小国外交:宋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核心提示:楚军包围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不敢对抗楚国,只是派人忽悠宋国“顶住,我们就来了”。这一回,宋国被围了8个月,悲惨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这个成语就是这次发明的。最终,宋国人还是投降... [详细]

12月28日 23:25
1945年天皇“玉音”播放投降:日本人最长的一天
1945年天皇“玉音”播放投降:日本人最长的一天

“玉音放送”始末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表明日本如果不无条件投降,将占领日本全境。但是,直到8月9日美国的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日本天皇与政府首脑才被迫做出最后的决... [详细]

12月28日 22:27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明朝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明朝
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明朝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明朝

1,大多数人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残暴,大兴株连案,杀戮功臣无数。大多数人却不知道明太祖朱元璋爱民,他解除了元朝时期工商业对工匠的束缚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农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惩罚由主人主宰的命运,中国的工... [详细]

12月28日 21:44
嘉庆帝的“滑落曲线”令人叹息:他只是平庸的好人
嘉庆帝的“滑落曲线”令人叹息:他只是平庸的好人

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 [详细]

12月28日 20:02
阿房宫遗迹:墙垣遗迹证明阿房宫规模的宏大
阿房宫遗迹:墙垣遗迹证明阿房宫规模的宏大

阿房宫北起今西安市三桥镇西北之新军寨、后围寨,南至王寺村——和平村北缘一线,纵长五公里;东以皂河为界,西迄长安县小苏村—纪阳村,横宽3公里,占地约十五平方公里。阿房宫遗址遗址坐落在龙首原往西南... [详细]

12月28日 17:45
解密:诸葛亮怎样错过消灭曹魏势力的最好机会?
解密:诸葛亮怎样错过消灭曹魏势力的最好机会?

清人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时认为,“子午谷奇谋”“亦韩信暗渡陈仓之计,惜孔明之不用”。这个“子午谷奇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 [详细]

12月28日 15:23
解密宋初的“斧声烛影“:赵匡胤是被弟弟害死的?
解密宋初的“斧声烛影“:赵匡胤是被弟弟害死的?

在一场谋杀案中,如果想判犯罪嫌疑人有罪,无非就找到三个证据,解决三个难题:第一,作案时间;第二,作案动机;第三,作案工具。在这三条中,赵光义有足够的作案时间。在那个深夜,这兄弟... [详细]

12月28日 13:45
解密:刘备南撤江陵的时候为何要带着十万民众?
解密:刘备南撤江陵的时候为何要带着十万民众?

曹操南征荆州,正好赶上刺史刘表死了,继位的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这时候驻扎在樊城,不知道刘琮投降一事,曹操已经很快来到了。等到知道了刘琮投降,刘备就带着樊城民众离开了。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说刘备... [详细]

12月28日 12:45
解密:李世民与康熙皇帝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解密:李世民与康熙皇帝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 [详细]

12月28日 11:31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370件金器 马蹄金刻“上中下”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370件金器 马蹄金刻“上中下”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前25日在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 [详细]

12月28日 11:16
满清衰亡的先兆:乾隆时期曾四征缅甸而失败
满清衰亡的先兆:乾隆时期曾四征缅甸而失败

像向来脸皮颇厚、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在晚年也老老实实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但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暹罗因此而复国;缅甸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力量,由此建立了与中国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 [详细]

12月28日 10:32
大西王张献忠“沉银”被证实:从中启出大量的金银
大西王张献忠“沉银”被证实:从中启出大量的金银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27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多名专家的现场考察,传说中的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遗址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详细]

12月28日 10:34
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盛世:与大师们的举贤荐能相关
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盛世:与大师们的举贤荐能相关

民国时期的中国学术界也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尽管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很多,但这与那些大师们的举贤荐能也是有关系的。这种举荐风气,帮助一个个大师级的人物脱颖而出,终于开创了一个学术盛世。民国时期,是中国学术... [详细]

12月28日 10:17
解密:曹操最欣赏的一位接班人曹冲是怎么死的?
解密:曹操最欣赏的一位接班人曹冲是怎么死的?

对于曹冲的死,现在网络上演绎的版本很多,基本都集中在曹丕和曹植这两位哥哥身上,甚至还有人怀疑司马懿。总感觉帝王家庭太复杂了。虽然这些猜想没有什么证据,但更多历史真相的背后还暗藏着另外一种真相,谁说... [详细]

12月28日 10:09
解密:日本钱币为什么一段时间曾占领清朝市场?
解密:日本钱币为什么一段时间曾占领清朝市场?

清朝乾隆年间,一种名为“宽永通宝”的日本钱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民间广为使用,后来,“宽永通宝”这种日本钱币竟然占领了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的货币流通渠道,把清政府发行的钱币挤出了当地的货币流通市场... [详细]

12月28日 10:04
清朝议罪罚款制度:各级官员交“议罪银”可免罪
清朝议罪罚款制度:各级官员交“议罪银”可免罪

清乾隆年间,官场上流行“议罪罚款”制度,说白了,就是官员犯了错,上缴一笔“议罪银”便可免罪。《钦定吏部处分则例》卷四十八明载:“官员承问引律不当,将应拟‘斩’、‘绞’人犯错拟‘凌迟’,及应拟... [详细]

12月28日 09:58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