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大宋帝国的房地产行业:皇帝一高兴立马减房租
大宋帝国的房地产行业:皇帝一高兴立马减房租

北宋熙宁十年,开封的公租房,每间月租170文。18年后,哲宗绍圣二年,广东惠州营房不够,部分士兵进城租房,每间月租150~300文。北宋末至南宋,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房租跟着上涨,但劳动力日工资没... [详细]

11月11日 17:27
大宋帝国宰相们的茶膏:黄金五十两也买不到
大宋帝国宰相们的茶膏:黄金五十两也买不到

宋朝有一种早朝叫“常起居”,参加者除了皇帝,只有宰相、副相、枢密使、枢密副使、六部尚书、御史中丞等高级官员,人数不超过三十名,刚好可以组成两支球队。“常起居”是每天都要搞的。每天一大早,宰相带头,... [详细]

11月11日 17:17
古代武科举考试测臂力:唐代举木棍清代提掇石
古代武科举考试测臂力:唐代举木棍清代提掇石

  掇石,也称“制子石”“武功石”。石上皆标有重量,主要考臂力,以重量多少定名次,并刻有科举吉语。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举和武科举两类。反映文科举的书籍及影视作品众多... [详细]

11月11日 16:46
唐代科举曾设童子科:旨在培养少儿后备干部
唐代科举曾设童子科:旨在培养少儿后备干部

童子科也可有“猫腻”唐代科举中,尚有专为早期教育成功者设置的童子科。这是汉魏时期就有的传统,就是12岁以下、至少能背诵一部儒家经典的早慧儿童,可由郡国向中央荐举,经面试合格,授童子郎,就是“少儿后... [详细]

11月11日 16:39
唐代科举实行“行卷”制度:写诗可得“附加分”
唐代科举实行“行卷”制度:写诗可得“附加分”

  唐代的“高考”试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但不“弥封”,相反,考官们还会根据他们的推荐人递上来的“行卷”,与“高考”试卷相对照,来检验考生的“综合素质”,决定是不是录取该考生。... [详细]

11月11日 16:36
历史上的高考:唐代科举不仅看成绩 还要有人推荐
历史上的高考:唐代科举不仅看成绩 还要有人推荐

    古代科举考试更像“高考+公考”提到“高考”,好像是近现代人们的专属。其实,中国古代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也是一种“高考”,只不过和学历、官职相... [详细]

11月11日 16:33
李自成失败原因大揭秘 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李自成失败原因大揭秘 是源于起用下层失意文人?

     谈及明末农民战争,人们在赞扬李自成推翻明朝腐朽统治的同时,也感慨其溃败之迅速。细究起来,李自成败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详细]

11月11日 16:18
明朝大学的赞助费:考生可以通过交钱进入国子监
明朝大学的赞助费:考生可以通过交钱进入国子监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写到一个陈监生,号两淮,是陈参政的儿子。为了减税,杭州绸绢商的公子丁二官儿,花10两银子请客,请船主陈监生帮忙载货。明朝的监生相当于现... [详细]

11月11日 16:12
北京城的建立:明初大将军徐达奉旨营建改造
北京城的建立:明初大将军徐达奉旨营建改造

在北京建城的历史上,明朝的开国大将——徐达的功绩是不应被忽略的。徐达(公元1332-1385),字天德,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人,农民出身,少年有大志,20岁时即跟随朱元璋起兵反元。至正十三年,... [详细]

11月11日 16:00
“立皇帝”一场幻梦: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垮台经过
“立皇帝”一场幻梦: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垮台经过

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抵达京师,皇帝在东安门举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 [详细]

11月11日 15:45
解密:“亚圣”孟子为什么瞧不起齐国相国管仲?
解密:“亚圣”孟子为什么瞧不起齐国相国管仲?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为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 [详细]

11月11日 15:26
大明特殊的廷杖制度:打屁股打出来官员的荣耀
大明特殊的廷杖制度:打屁股打出来官员的荣耀

廷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立的不人道、严酷的刑罚之一,主要用来对付不听话的官员。大庭广众之下,让校尉用棍子打屁股,这不仅是对肉体的伤害,也是对人格的侮辱。但事物总在不断地变化,因为触怒圣颜而被廷杖... [详细]

11月11日 15:20
揭秘大明帝国太监学校:师资雄厚教师是翰林学士
揭秘大明帝国太监学校:师资雄厚教师是翰林学士

在封建皇权社会,太监一直是个离不开但又要防备着的特殊群体。离不开是因为宫里头的活须有人干;防备着是因为太监往往可以借着操作日常事务而进入政治生活领域,带来负面影响。众所周知,宫里头的活不只是砍柴挑... [详细]

11月11日 15:03
明朝也有收费站收过路费 逃费手段竟有多种多样
明朝也有收费站收过路费 逃费手段竟有多种多样

明朝没高速,没高铁,更没飞机,但有驿路,有水路,驴友照样四处溜达。驿路类似今天的国道,驴友可以自驾游,不收费,不过驿站只负责接待官员和公差。水路有长江、黄河、淮河等等,驴友乘船游,即使朝发... [详细]

11月11日 14:36
解密:奸雄曹操酒后杀死的三国第一好官是谁?
解密:奸雄曹操酒后杀死的三国第一好官是谁?

扬州刺史严象被攻杀后,刘馥受任扬州刺史,单马前往建造州治合肥,又安抚地方武装与百姓,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并修城垒以加强城池的守备,颇有功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三国之中刘馥无疑是个能臣的典范,更是一个... [详细]

11月11日 11:02
陕西榆林发现4000多年前石城 房址均为一室一厅
陕西榆林发现4000多年前石城 房址均为一室一厅

本报讯(记者张佳)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我省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考古工作又有了重要进展,经过2年的发掘和研究,我省专家在据石峁遗址直线距离约20公里的地方又发掘出一座保存较好、遗存丰富的龙山... [详细]

11月11日 10:28
南昌海昏侯墓价值或超马王堆 墓主直指西汉废帝
南昌海昏侯墓价值或超马王堆 墓主直指西汉废帝

历时5年的发掘,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万件文物,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并列入今年国家重大考古项目。有专家称,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三堵悬乐,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根据当... [详细]

11月11日 10:16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有望改写科技史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有望改写科技史

紫金城和南昌城有什么关系?考古时如何保证文物不被破坏?人们有机会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吗?对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人们有着许许多多的好奇和疑问。昨日,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考古现场的多位专家。记者... [详细]

11月11日 10:05
民国才女“身体写作”:自称与三千多男人上过床
民国才女“身体写作”:自称与三千多男人上过床

在一些民国的书籍上,我们经常看到林徽因、谢冰心等才女的故事,却鲜少知道广州奇女子余美颜。其实,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原文如此),余美颜绝对是一位家喻户晓,名气如日中天的人物,她走红的程度,就算是现... [详细]

11月11日 09:43
揭秘:秦国是怎样打造出横扫天下的虎狼之军的
揭秘:秦国是怎样打造出横扫天下的虎狼之军的

春秋战国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先的一套规则已完全失去了效用,周天子被完全抛在一边,诸侯之间会盟、朝聘不再,大国小国间的争霸、灭国战争此起彼伏。政治上的沧海桑田,自然会波及到基层社会的结构和治理... [详细]

11月11日 09:25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