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的清廉与砖头归途:一生为官的品格见证
2024-03-13 15:25:32

  孙嘉淦,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著名清官,以其廉洁自守、勤政爱民而受到后人的敬仰。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官场中度过,但他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形象,不曾沾染世俗的污秽。然而,在他退休归乡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成为了一段佳话,也深刻反映了孙嘉淦一生的官德和品格。

  孙嘉淦为何要拉砖头回家?这还得从他为官时的一件小事说起。据说,在孙嘉淦任职期间,他曾主持修建了一座桥梁。工程完工后,由于经费有剩余,按照常理,这部分钱款应该上缴国库或是作为奖金发放给官员。然而,孙嘉淦却选择了将这笔钱购买了砖头,准备用于自己退休后的居家修缮。

  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颇为不同寻常,甚至有些难以理解。但孙嘉淦的选择恰恰体现了他对公私分明、不占公家一分钱的坚持。他认为自己虽然负责这项工程,但剩余的钱款并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国家的财产。因此,他没有选择将钱款带走,而是以砖头的形式实物化,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清廉。

  当孙嘉淦退休归乡时,他并没有忘记这些砖头。他让人将砖头装上骡车,一路运回家乡。这一行为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意。它不仅是孙嘉淦对自己一生清廉的自我肯定,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教育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作为一名官员,应当如何坚守原则,如何处理好公私关系。

  孙嘉淦的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意味深长。它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清官的期待和尊重。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孙嘉淦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习他那种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精神,这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