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隋唐武将的忠诚与功绩
2024-11-29 10:47:55

屈突通(557年-628年),亦名屈突仲通,字坦豆拔,祖籍昌黎(今辽宁朝阳),后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是隋末唐初的著名将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隋朝表现出色,投降唐朝后也继续为新的王朝建功立业,最终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名将,忠言直谏

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且颇好武略。年轻时仕隋为虎牙郎将,后任右亲卫大都督。大业中期,屈突通转任左骁卫大将军。在隋朝期间,屈突通因平定杨玄感叛乱和数次镇压农民起义而声名鹊起。隋文帝时期,屈突通因劝谏隋文帝赦免一千五百名涉事官员而深得信任,被提拔为右武侯车骑将军。他为人正直不阿,执法严明,即使是他的亲戚犯罪,他也会严肃处置。这些品质使他赢得了“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的民间赞誉。

坚守潼关,投降唐朝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起兵反隋,屈突通奉代王杨侑之命坚守潼关。尽管他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兵败被俘。面对李渊的劝降,屈突通最初誓死效忠隋朝,甚至命人射杀前来劝降的儿子屈突寿。然而,在隋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屈突通最终选择投降唐朝,被李渊封为兵部尚书、蒋国公、秦王府行军元帅长史。

唐朝建功,位列凌烟阁

投降唐朝后,屈突通继续为新的王朝建功立业。他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论功第一,被封为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后回朝拜为工部尚书。在玄武门事变中,屈突通作为李世民的亲信将领,积极参与其中,为李世民夺取皇位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即位后,命屈突通以检校行台仆射身份去镇守洛阳,后授其为洛州都督,并加授左光禄大夫。贞观二年(628年),屈突通因年老患病卒于任,时年72岁,谥号“忠”。

忠诚与功绩的永恒铭记

屈突通的一生,是忠诚与功绩的写照。他在隋朝时,以忠言直谏和勇猛善战著称;投降唐朝后,又继续为新的王朝贡献力量,最终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忠诚和勇敢,不仅赢得了当时的赞誉,也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夏恽之名的正确读音与历史回响:解码东汉宦官的姓名密码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长卷中,"夏恽"作为十常侍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姓名读音常因"恽"字的生僻性引发争议。结合《新华字典》《百度汉语》等权威工具书及历史文献考证,可明确其标准读音为xià yùn(夏·运),这一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