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余:三国中被忽视的忠义之士
2025-02-17 11:04:56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英雄豪杰辈出,他们的名字被后人铭记。然而,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一些人虽然功绩显赫,却因种种原因被忽视,其中之一便是应余。应余,字子正,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忠义之士,他的事迹在《三国志》及其注中有所记载,但其名字和事迹并未像其他三国英雄那样广为人知。

一、天姿方毅,志尚仁义

据《楚国先贤传》记载,应余天生刚毅,崇尚仁义。他的这种性格特质,在他日后的行为和选择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而应余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才能,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二、身居功曹,护卫太守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应余担任南阳郡功曹。当时,吴地的孙权、蜀地的刘备二人不肯臣服曹操,边境形势动荡不安。宛城守将侯音趁机煽动山民反叛曹操,占据了宛城发动叛乱。在这危急关头,应余与太守东里衮一同逃窜出城,但不幸被侯音派出的骑兵追上。面对追兵,应余挺身而出,用身体为太守东里衮挡箭,身受七处创伤。他英勇无畏,对追兵慷慨陈词,指出侯音的叛乱必将失败,并劝他们弃恶从善。他的忠义之举感动了追兵,他们最终放过了东里衮,但应余却因伤势过重而不幸身亡。

三、忠义精神,感动世人

应余的忠义之举在三国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征南将军曹仁平定侯音叛乱后,上表朝廷赞扬应余的事迹。曹操听闻后,深感惋惜,下令荆州重新修缮应余的府第,并赐谷千斛以表彰其忠义。此外,在甘露三年(258年),魏帝曹髦也下诏赞扬应余的忠义精神,并任命其孙应伦为吏,以示对其功绩的回报。

四、被忽视的英雄

尽管应余的事迹在三国史上有所记载,但他的名字和事迹并未像其他三国英雄那样广为人知。这可能是因为他的生平事迹相对较为简单,没有像其他英雄那样经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战。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应余作为一位忠义之士的光辉形象。他的忠义精神在当时就深受世人敬佩,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甘罗十二岁拜相后的命运:被秦始皇所杀的真相探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甘罗以其十二岁便成为秦国宰相的传奇经历而闻名。然而,关于他后来的命运,尤其是是否被秦始皇所杀,历史上存在着诸多争议和猜测。  一、甘罗十二岁拜相的传奇经历  甘罗,战国时期秦国人,是秦相甘茂之孙。他自幼聪明伶俐,十岁便拜入秦国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