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古代的“中南海保镖”们:皇帝们的贴身侍卫
2018-01-11 21:24:25

  2.明朝引入秘密警察侦探最到位—明太祖建立“十二卫”安保体系

  到了明朝,对国家领导人的保卫更为严密。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引进了现代警卫制度中的“秘密警察”制度。在尚未称帝时,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太祖)便建立了自己的直属警卫团———“侍卫上直亲军拱卫司”,称帝后次年又扩编为“亲军都督府”。

  明代军事单位分卫、所,卫的负责人称为“卫指挥使”。在全国军队卫、所基础上,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销了此前的皇家警卫团“亲军都督府”和“仪銮司”,创造了一支新的皇家警卫力量———“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简称“锦衣卫”。随后又组建了“旗手卫”、“府前军卫”等十二个禁卫机构,总称“上十二卫”。十二卫的指挥权不属于明朝的国防部“五军都督府”,而是由皇帝直接掌控。

  “十二卫”体系中,数锦衣卫最厉害,“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与汉武帝时的“绣衣直指挥使”差不多,但规模和权力更大。明成祖朱棣对这套安保体系很青睐,篡位当了皇帝后便恢复了一度被朱元璋撤销的锦衣卫镇抚司,并将十二卫亲兵扩充为二十二卫,建立了一套比汉唐更先进的、“军队与警察”相结合的国家领导人保卫体系。

  这“警察”,就是负责京城区域巡逻、维护治安的五城兵马司。更恐怖的是,朱棣设了“东厂”,这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秘密组织,厂主都是皇帝宠太监朱见深(明宪宗)当皇帝时又设立了“西厂”。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与东厂一样,是臭名昭着的秘密警察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与正常的警卫力量,织成了明朝强大的国家领导人保护网,对社会控制空前强大。清朝在继承明朝这套国家领导人安保体系的同时,对警卫人员的选拔有新规定,强调出身,直接负责皇帝警卫的掌守门户和侍从兼宿卫两班人马,均得由满族官宦子弟来担任。

  贴身警卫员要求更高,得从上三旗中选拔,称为“上三旗侍卫”,一直到清亡,这一安保制度都没有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