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的古夜郎国:古夜郎国究竟在哪里?
2018-01-11 21:35:52

  不少学者认为,夜郎的主体民族,应当是彝族的先民——羌人。因为夜郎和彝族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祭祀中、庆典中,都有着各式各样竹崇拜的民俗传统,这在其他民族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在可乐汉墓发掘出的套头釜和铜戈上,有老虎的形象,一些死者颈部也发现有虎形饰物,而据彝族民间传说,彝人最早的祖先正是老虎;在出土的随葬品中,还有一个赤脚、围裙的人物形象,其头饰与今天彝族仍然流行的“英雄结”十分相似。就这样,夜郎人来源于羌人的观点就成了一个比较受支持的观点。可是,由于历史的久远,文献的稀少,对这个问题一些人还有着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夜郎的主体是来自徐淮夷的“谢人”。西周时,周王室把东夷集团的徐淮夷居住之地谢邑赐给了申侯作封地;谢人因难以忍受周人的压迫,逃亡黔中,成为后来夜郎人的先祖。

  也有考古工作者认为现在的仡佬族是夜郎的主体民族。仡佬族是“濮人”的后裔,魏晋时称作“僚”,隋唐后改称“仡佬”,是本地历史最久远的土著。他们自称是贵州“本地人”,民间也流传着“蛮夷仡佬,开荒辟草”的说法,而且仡佬族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竹崇拜的民俗,例如祭祀先祖时必须在神龛上放置一节竹筒,以表示自己是那个产自竹筒、“以竹为姓”的夜郎侯的后代。

  还有人认为,夜郎人发展成了现在的布依族。布依族的先民“濮人”,其族源可以向上推溯到古越人。布依族的“布”就是“濮”字的对音;夜郎的“夜”就是“越”字的对音,也就是布依的“依”字。“郎”是壮侗语“竹笋”一词的记音。所以“夜”、“郎”两个音节合起来,表示的是“以竹为祖先的越人”;“布依”则是指“百越族系中的濮人”。此外,文献记载中夜郎境内的某些郡县名可以用布依语得到解释,这些郡县的疆域也与布依族在贵州的分布地大致吻合,所以,夜郎的主体民族应当是布依族。

  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至今的种种未解之谜团,也许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和史料的进一步丰富会一一揭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从史料记载来看,夜郎并不是一个弹丸小国,那么,在夜郎故地中,古夜郎国的“首邑”即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史学界已经争论了几百年。总括各家的说法,大体有三种。

  首先,贵州长顺县广顺镇说。关于夜郎国的起源,在《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传说:一天,一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突然,一根三节长的大竹子从水中漂到女子的脚边。女子想把竹子推走,但推了几次,竹子仍旧漂回来。此时,女子有些动怒了,想要撸胳膊挽袖子好好地把这根竹子推走。可就在此时,从竹子里传来婴儿的哭声。她很诧异,于是把竹子带回家,用柴刀破开,竟然在里边发现了一个男婴。善良的女子把婴儿养大成人。婴儿长大后,有着超常的天赋,又通过刻苦的学习成了一个文才武略、智勇双全的人。他凭借自己的才智,迅速在西南崛起,统一了各族,成为第一代夜郎国王,为了纪念自己的身世,他还以“竹”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