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留良是反对清王朝统治最为决绝的明遗民,也是受清政府镇压最为惨烈的明遗民。他反对清政府的宣传工具是倍受当时名士鄙弃的八股文,他的这种怪异的反抗路径却难以得到朋友的认同,吕留良在生前是寂寞的。在他死去几十年后,终于有了一位知音——曾静,可是这位身后知音,却给吕留良及其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雍正决定开棺戮吕留良之尸,当尘封了49年之久的棺椁被打开之时,却发现吕留良肌肤完好,色泽如生,并且胸前还写有“重见天日”四个大字,面带笑容的吕留良最终给了雍正最为冷峻的一个嘲讽。
毁家抗清
吕留良(1629—1683),又名光轮,字用晦、庄生,号晚村,浙江崇德人。因为吕留良有私人书坊名为天盖楼,所以后人也称吕留良为天盖遗民。
吕留良的先祖以商业起家,富甲一方。嘉靖三十五年(1556),崇德县受到倭寇的侵略,吕留良的曾祖父吕相曾经捐粮三大船犒军。崇德县修缮城墙时,吕相一家又承担了一半城墙的修缮费用。这两件事足以看出吕家的豪富,但是在传统中国,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吕家两次捐资,也不排除有被朝廷强行逼捐的可能性。因此,吕相发愤读书,志在改换门庭,之后吕家科举兴盛,渐渐成为当地知名的书香门第。吕留良的祖父吕熯又娶了南城郡主,与皇家攀上了亲戚,社会誉望自然也非一般。当时的吕家,虽然说不上是钟鼎玉食、名儒辈出,毕竟也是富足的读书人家,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太平和谐的日子并未延续太久,吕留良还是一个17岁的青年时,他就目睹了清兵南下的杀戮景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明朝灭亡之后,多少士大夫之家纷纷败落,吕氏家族也难逃厄运。吕氏一家大明王朝的子民,又是皇亲,自然不肯做清王朝的顺民。清兵打到浙江时,吕留良毁家纾难,与他的兄长和侄儿一起参加了抗清斗争。吕家为抗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吕留良的侄儿吕宣忠兵败被捕,顺治四年(1647)惨遭杀害,就义时年仅24岁,得知侄儿被杀,吕留良呕血数斗,一恸几绝。这场战争中,他本人也是亲冒锋镝,左腿曾经中箭,留下了终身的伤痛。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尽管大明王朝的臣民誓死抗争,也难以挽回明朝灭亡的现实。清朝定鼎中原之后,大肆搜捕抗清志士,吕留良自然也被波及其中。加之仇家举报,吕留良生死悬于一线。生死关头,吕留良想到了一个既可以全身又可以保家的方法。顺治八年(1651),25岁的吕留良改名为吕光轮,参加了当地的童子试,成了清朝的一名秀才。参加科举,很大程度上就表明接受了清政府的统治,吕留良既然参加了科举,清政府也就不再追究吕留良的罪责了。吕留良作清朝的秀才,乃是不得已之举,对清王朝政府的仇恨始终萦绕于怀。在痛苦中隐忍挣扎了十三年之后,康熙五年(1666)年,吕留良做出了一个惊世之举,他毅然决定抛弃秀才的头衔,消息传出,“一郡大骇,亲友无不奔问彷徨,为之短气”,何以亲友如此担忧惊怕,是因为吕留良此举无异于公开反对清政府,其后果之严重不仅在于吕留良本人,而且还极有可能波及整个家族。但此时的吕留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并赋诗一首表明心迹,诗云:“谁教失脚下鱼矶,心迹年年处处违。雅集图中衣帽改,党人碑里姓名非。苟全始知谈何易,饿死今知事最微。醒便行吟埋亦可,不惭尺布裹头归。”幸好有石门县儒学教谕陈子执从中斡旋,吕留良才没有被清政府定罪,事情过去之后,吕留良还特意作诗感谢陈子执,诗曰:“甚荷周旋称解脱,不叫惭憾剩几微。”解脱出来的吕留良本该是非常轻松的,可是吕留良却对儿子吕公忠说:“自此,老子肩头更重矣。”那么吕留良的肩头重担所指为何呢?
生前寂寞
辞去秀才的吕留良又重新开始了他的反清斗争,不过,这一次的反清,所采用的已经不再是惯常的武装抗争,事实证明,在当时吕留良也很难组织起一支抗清队伍。吕留良开始借助批点八股文散播反清思想,他将反清的希望寄托在一批下层知识分子秀才身上。当时多数的秀才是仅读八股文选本的,这是令人痛心的局面,庆幸的是吕留良却从中找到了植入反清言论的切口,这真是困境中的无奈之举,但从事后的影响来看,这种做法确实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目的。这是因为,秀才们每日浸染于八股文之中,反清思想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他们内心,引起他们对清政府的仇恨,唤醒日渐沉睡的民族意识。当然,这还是浅层次的,更为重要的是,八股文纵有千般罪孽,却可以为吕留良传播反清思想提供便利,那就是八股文的“入口气”。八股文的入口气,也叫代圣贤立言,通俗一点说来,就是以圣贤的口吻发言。比如八股文题目如果是“学而时习之”,因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所以全篇八股文答卷都要以孔子的口吻发言。模拟圣贤发言或许会丧失行文者的个性,这也是八股文倍受批判的一个口实;不过,如果行文者是高超的左手,那就未尝不可以借助圣贤之口说出内心的情愫,也可以通过圣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和不可估量的号召力,为自我的思想找到一个不容置疑的依据,这就好比农民起义领袖经常使用的灵魂附体法。
吕留良运用的就是这种策略,通过曾静的供词就可以看出,曾静说:“吕留良之文评盛行于世,文章举子家多以伊所论之文为程法,所说之义为定议。而其所讥诋本朝处,又假托春秋之义,以寄其说于孔子口中,所以不得不令愚人信其实。无奈吕留良将此义发的惊异,且以为说出于孔子,弥天重犯虽不识吕留良何如人,焉有不信孔子?”清朝延续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却未曾想到,吕留良就是钻了清廷取士的空子。
吕留良的反清苦心却未能得到时人的普遍认同,很多人认为,吕留良批点八股文,完全是为了谋利,就像今日学者编订的公务员参考书,盈利是主要目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吕留良有生计上的考虑,明朝灭亡之后,吕留良家族陷入了赤贫,他为了生存,甚至偕同一批好友相约卖艺,可是卖艺毕竟不能维持生活,一幅字画,在当时也就是卖个几文钱。吕留良创办了私人书坊天盖楼,主要刊刻八股文选本,这些八股文选本非常畅销,吕留良在南京朝天宫附近也有书店专门发售八股文选本,这些八股文选本风行海内,清人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吕留良刊刻一批八股文选本,能够获利白银四千两,这相当于清代一品官员两年的俸禄,这简直就是暴利。
但是吕留良批点八股文的初衷还是反清,谋利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可是当时的人们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吕留良至多只能算是一个文化商人,根本不配称为朱子学家。不仅流俗之人持如此观点,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最尊重的学者张履祥也不能洞见吕留良的苦心。张履祥以为批点八股文是下三滥的事情,不仅会耽误学问,而且会使心胸志气变得如八股文一般臭腐,所以他三番五次写信劝说吕留良停止选刻八股文。另一位好友黄宗羲,则讥讽八股文批点是纸尾之学,本无足观。吕留良的家人也都误解了他,其子吕主忠看到刊刻八股文选本如此赚钱,于是抛弃书本,决定继承父亲的事业,以批点八股文谋生,这让吕留良大动肝火,在给吕主忠的信中直言心曲,他说:“吾之为此,卖书非求利。喻义喻利,君子小人之分,实人禽中外之关。”吕留良的心事鲜有人能够知晓,他在生前是非常寂寞的,太多的误解与背叛使得吕留良甚至奢望死亡早日来临,与苟活世间的痛苦比照,死亡也许是幸福的,所以《祈死诗》一曰:“贫贱何当富贵衡,今知死定胜如生。”他也自悔早年成圣梦想的落空,《祈死诗》三曰:“总角狂思圣可期,既今老病复何为。”临终前,吕留良完成了他的自悔。他所期望的“此行未必非奇福,沽酒泉台得快论”实现与否,我们不得而知。同样,我们也不能确定,吕留良是否真的放弃了他的坚守。但是我们从吕留良的自悔中,却深切地体会到了社会文化困境对遗民的重压,也体会到了吕留良自悔中的迷茫和痛苦。
死后惨烈
吕留良的生前寂寞,主要是得不到上层知识界的认可和支持,与之相反,在下层知识群体之中,却不乏将吕留良奉若神圣者。清代有很多秀才都是通过读吕留良的八股文选本而折桂蟾宫的,比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新科榜眼吴涵就是因为熟读吕选而通籍金闱的,他对吕留良的感激自不待言,甚至以不得执经叩问为憾事。另外,吕留良之子吕葆中也最具讽刺性的中了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科的榜眼。徐倬对此事的评价是“国士无双存月旦,名山大业守庭闻”,把吕葆中的高中归结为乃父的庭训。还有,直到晚清光绪五年(1879),13岁的蔡元培开始学作八股文时,他的启蒙老师王子庄还是最为推崇吕留良所选的八股文。在清朝初年,吕留良的八股文选本简直就是通往科举之巅的终南捷径,以至于秀才们尊称吕留良为东海吕夫子,有人甚至还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说东周的皇帝应该由孔子做,南宋的皇帝应该由朱子做,而清朝的皇帝则应该由东海吕夫子做。
湖南秀才曾静就是这样一位极度崇拜吕留良的狂热分子,受到吕留良八股文选本的启发和鼓舞,雍正六年(1728)他派遣弟子张熙前往陕西策反总督岳钟琪,他们师徒坚信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人,可是岳钟琪却让他们失望了,岳钟琪是坐稳了奴才位子的人,怎么会铤而走险呢,他将张熙逆书案上报给了雍正。
雍正觉得事态严重,迅速组织人马,将曾静缉拿归案,并决定亲自审讯曾静。曾静禁不住雍正的哄骗威逼,最终供出了吕留良,此时吕留良已经死了四十五年之久了。在雍正的眼里,死去的吕留良要比活着的曾静还要可怕,雍正读到了吕留良的八股文选本和诗文集,“繙阅之余,不胜惶骇震悼”,禁不住气愤地叫骂道:“自生民以来,盗名理学大儒者,未有如吕留良之可恨人也。”雍正的震惊并非无据,因为他读出了吕留良八股文选本中的两大“违逆”之处:一是“著邪书,立逆说,丧心病狂,肆无忌惮”;二是“于圣祖仁皇帝任意指斥,公然骂诅,以毫无影响之事,凭空撰造”。第二个罪状无非是文人发几句牢骚,讥评一下时政,还不足以引起天子的震悼,问题的核心是在第一条罪状上,即“立逆说”。诚如雍正皇帝所言,吕留良确实在八股文选本中暗藏了反清的信息,而且这些反清信息已经深入下层知识分子心中。于是雍正对本案采取了一番出奇料理,他将审讯曾静的经过详细记载并刊刻成书,即《大义觉迷录》,在书中雍正极力辩解坊间的传言,传言他有十大罪状,包括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逐一批驳辩解,殊不知如此一来,反倒是欲盖弥彰,随着《大义觉迷录》的颁行天下,雍正的十条罪状反而是尽人皆知了。
雍正决定赦免曾静,他认为曾静是被吕留良邪说蒙蔽的迷人,现在经他天恩启迪,由迷反觉,且曾静感恩戴德,可以释放回籍。至于吕留良父子之罪,雍正以为罄竹难书,应按照叛逆罪论处,结果吕留良在死后49年惨遭戮尸。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戮尸时的诡异现象,当棺材打开之时,吕留良的尸首鲜活如生,清廷的屠刀砍下之时,吕留良的颈部还有鲜血喷出。纪晓岚站在清朝的立场上解释此事说,这是因为吕留良死有余辜,即使死后也难逃罪责,上天有意保留他的尸首不腐烂,就是为了让他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纪晓岚的说法真是无聊至极。晚清时期,清廷已是日薄西山,权威不在,此时的人们对此又有了新的解释,姚永朴《旧闻随笔》说吕留良生前已经预知死后会被戮尸,弥留之际,就写了“重见天日”四个大字,置于棺材之中。尸首完好的吕留良还面带微笑,连同那“重见天日”一起,给了雍正最为冷峻的一个嘲讽。
清廷的严刑峻法可以砍掉吕留良的头颅,却不能永远禁锢反清志士的思想。清朝灭亡之后,革命党人尊奉吕留良为民族英雄。有人还编写小说,传闻吕留良养女吕四娘是一代侠女,历经艰难,潜入皇宫,手刃仇人雍正,最终给吕留良报仇雪恨。野史小说的传奇固然不是事实,却可以反映出人们对雍正的仇恨和对吕留良的尊重。权势只是短暂的一瞬,历史却是公正的永恒,吕留良的家乡已经连续举办了多次吕留良学术研讨会,以纪念这位反清遗民,而背负十大罪恶的雍正,又有几人会去泰陵凭吊他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林冲、武松和宋江是三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各自详情
在元朝与南宋的历史交锋中,伯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成为了元朝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权力斗争和政详情
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以非凡的木匠天赋和对木工艺术的深厚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勇的武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华夏的天空。而在这详情
噶尔丹,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他是清代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黄忠以其勇猛善战、忠诚不渝的形象,成为了人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其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带领详情
在中国隋唐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徐茂公(原名徐世勣,后赐姓李,改名李勣)以其卓越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汉初名臣陈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手腕,为刘邦建立详情
在隋唐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徐茂公(真名徐世勣,后赐姓李,改名李勣)以其卓越的智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开国皇帝作为新王朝的奠基者,往往被后世赋予崇高的庙号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陶渊明以其独特的田园诗风和隐逸思想,成为了后世敬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以其独特的隐逸思想和田园诗风,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文学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班婕妤以其卓越的才华、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艺术成就,被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花木兰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非凡的勇气和孝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名将。南霁云,便是唐朝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金兀术(完颜宗弼)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他是金详情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他的雄才大略与辉煌成就被后人铭记,但他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宰相,他们凭借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贡详情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从十四岁入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战争无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篇章。然而,在这场详情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战事频仍,其中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详情
长平之战,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其影响深远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战役以其独特的战略意义、惊心动魄的战斗过程和深远的历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三国时期,汉中之战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然而,尽管这场战役的规模详情
怛罗斯之战是公元751年发生在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战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王勃,唐代初期的杰出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著称。在他的众多诗作详情
《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世说新语》以其独特的魅力记录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详情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
你是否曾在某个深夜,对着窗外的月光陷入沉思?又或者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感受详情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详情
在汉语的成语宝库中,“离离矗矗”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成语,但它独特的形象和寓意让详情
在汉语的丰富宝库中,“两两三三”这个短语可能会让人产生一丝疑问——它是否是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