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世界史 /首页 /正文
24年前日本有人煽动自卫队兵变 罪魁仍在逃
2018-01-11 21:29:59

  经历了近乎毁灭性的二战后,由于昔日教训太过惨痛,自卫队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日本政府和绝大多数日本国民都对其采取一种限制甚至打压的态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曾说:“怎么会有年轻人去自卫队?他们不知道参加自卫队是一种耻辱?”直到上个世纪末,自卫队在日本都是一个尴尬的群体,以至于相关军事类话题都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禁忌。

  然而就在这种日本式“政治正确”的氛围中,自卫队仍有部分狂徒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为,试图摆脱文官政府控制,赤裸裸地鼓吹军国主义,给战后日本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1992年10月,陆上自卫队第1师团驻千叶县下志津基地的三等陆佐(相当于陆军少校)柳内伸作,在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上世纪90年代每期销量达60万至70万本)《周刊文春》上发表“讨贼檄文”,公然鼓动自卫队推翻当时的宫泽喜一内阁,“就像30年代下级军官那样起义”。

  “讨贼檄文”还列举过去几年日本国内发生的政治丑闻,认为改革已无希望,宣称“剩下的手段只有革命或军事政变……在政治腐败持续之际,军事统治的时机无疑将会到来。”

ninja144230182493856_meitu_14_meitu_15_meitu_57.jpg

  此文一出,很快在自卫队内部激起波澜,时任陆自幕僚长西元彻就说,政客是考虑语言的,而军人是考虑行动的,柳内的这番“惊人之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前军部“暴走”,架空文官政府,最终走上对外侵略之路的那段历史。

  起初,一些政府官员认为柳内伸作是在开玩笑,但不久他们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多观察家担心,拥有24万兵力的自卫队可能会利用政局不稳而脱离文官政府的有效控制。有官员指出,“二二六兵变”中,少壮派军人宣扬打倒无能内阁、“替天行道”,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军事政变,在日本经济不景气之际,柳内伸作“讨贼檄文”的动机和影响力不可小觑。

  在宫泽喜一内阁的严密监控下,自卫队没有出现异动迹象。但面对各方疑虑,防卫厅采取了紧急行动,对柳内伸作加以控制和审查。时任防卫厅长官宫下创平称,柳内伸作的文章骇人听闻,“我们会调查他的真实意图,恰当处理好这起事件。”

  宫下创平向日本社会保证局势在掌控之中。紧接着,一些专家也出来“灭火”。青山学院大学(注:日本一流私立高校)防务专家阪中友久就说,柳内伸作的想法在自卫队官兵中并不流行,其政变主张“十分荒谬”。同年11月12日,柳内伸作被自卫队除名,此人后来成为一名作家。

  这桩20多年曾引发日本社会轩然大波的严重事件,在今天的日本却很鲜有人提及。不难想见,一旦气候和土壤适宜,军国主义的毒瘤仍有可能在自卫队和日本社会滋生蔓延,对此外界不能不予以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