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开国功臣李善长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李善长,生于公元1314年,卒于公元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定滁州后,便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其功绩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李善长小的时候就体现了智计谋略上的长处,学习法家著作,对事实的推断论述上,常常都是对的。他向朱元璋建议要重视民心的作用,不要乱杀人,这样才易成就帝位,从此受到重用。相传朱元璋曾经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李善长回答说:“秦末战乱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王的基业。现在元朝纲常已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倘若效法汉高祖,天下便可轻易平定!”朱元璋称赞他言之有理。李善长知人善用,又善于调护诸将。朱元璋任太平兴国翼大元帅,以李善长为元帅府都事,从克集庆(今江苏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书省平章,以其为参议,军机进退,赏罚章程,多由他裁决。后枢密院改为大都督府,善长兼领大都督府司马,升任行省参知政事。二十七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可以说,朱元璋一步一步登上九五之位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他的身影。在军事上,他善于调护诸将,使之各得其所,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常常能在作战上取得尽如人意的结果。在政治上,他娴于辞令,处理政务,官吏皆服。经济上,他恢复制钱,榷淮盐,立茶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这一处处功绩,使得李善长在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洪武三年,又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兼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晋为韩国公,位极人臣。这样一个智计无双,号称明朝第一开国功臣的人是怎么死的呢?

  

李善长的死因,最受大家肯定的便是牵扯进“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胡惟庸等人意图谋反,被太祖发现,将其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在当时位及丞相,还是因为有李善长举荐,又加上李善长的侄子是胡惟庸的女婿,两家来往甚秘。胡惟庸犯谋反罪,朱元璋虽然没有牵连李善长,当时应该也是对其有所怀疑的。洪武十八年,又有人告发李善长实际上是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也没有处置李善长,反而力保他,将他及家人安置在崇明,但是胡惟庸并没有感谢朱元璋,因此朱元璋已是心生间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