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为什么却把兵权交给李严
2023-04-28 13:51:04

刘备,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的政治智慧让人称道,被誉为“大器晚成”的主公。在托孤之际,他运用了四大政治派系的优势,考虑了诸葛亮李严两人的能力特点,以及各自派系之间的制衡约束,为他们的后主刘禅留下了一个更好的政治环境,可谓是一本政治家的教科书。

李严,是构建蜀汉法律体系的重臣之一。在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际,李严坐镇后方,面对声势浩大、人数过万的盗贼马秦、高胜等人的谋反,他率领五千士兵毅然前往讨伐,最终将他们一网打尽。在后来的越嶲郡高定围攻新道县之际,李严再次挺身而出,率领军队成为了救火队长。

不过,李严并不只是一个军事将才。他还是构建蜀汉法律体系的重要人物,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以自己的才智和智慧,为刘备的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建议。可以说,李严的才干和贡献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还体现在政治、法律等方面。

李严曾在犍为担任太守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凿通了天社山、修筑了沿江大道、整修了郡城等,这些举措获得了当地民众的赞赏。可以说,李严在内政方面也有一定的才华。

与此同时,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态度也是复杂的。诸葛亮是刘备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早在刘备流亡荆州时就已加入了他的团队。因此,刘备非常信任和欣赏诸葛亮这个人。

当时的诸葛亮年纪尚轻,而且才能也是远远在自己的儿子之上,如果让诸葛亮参与辅政,那么当刘备功成名就、权力巩固之后,会怎样呢?

尽管诸葛亮对刘备和蜀汉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刘备还是时刻提防着他的权力过于庞大,威胁到自己儿子刘禅的地位。

因此,在刘备还在世时,他采取了所谓的试探来防备诸葛亮。他想用李严这个人来牵制诸葛亮的权力,但事实证明,李严的作用并不大。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几乎成为了蜀国政事的决策者。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他的影响力都极大。在南征南中和北伐曹魏的行动中,他几乎独自承担了整个军事指挥,而负责内外军事的李严则只担任了粮草运输的角色,这与刘备托孤时的想法有些不同。

此外,刘备也曾经提醒诸葛亮,马谡这个人打仗不太行,但诸葛亮并不相信,结果导致马谡失守街亭。这件事实际上也印证了刘备生前对诸葛亮的判断。

虽然诸葛亮是重要的谋士,但他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内政和外交事务,而非统兵打仗。因此,最终的军权交给了刘备心目中最佳人选的李严手中。

总的来说,刘备托孤时选择李严来掌军,是因为他看重李严的军事能力,同时也希望维护派系之间的和平稳定,为自己的儿子刘禅提供更好的统治环境。刘备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权谋手段也同样不逊色。他在临死之前,安排了政治体系的顺利过渡,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枭雄。

所以我们说君主刘备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权谋也是并不逊色的,想一想他在临死之时还能将政治体系安排地如此得当,可以负责任的说对得起自己那一代枭雄的美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