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一定要给关羽报仇,这个原因你肯定不知道!
2023-04-28 13:56:39

刘备关羽一直是铁杆兄弟,但当关羽被孙权俘虏并斩首后,刘备面临了一个关键的抉择:是否报仇。如果他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不报仇,那么可能就避免了夷陵之败的发生,刘备也许可以活得更长久,而且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关系不会因此破裂。但是,这也可能导致蜀国内部的凝聚力丧失,错失统一天下的机会。

要理解这个抉择,需要从刘备入川时说起。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南四郡,但这个领地太小了,曹操随时可以再次南下,刘备还是不够强大。因此,刘备必须寻找扩张的机会。但这样一来,就需要选择一个方向。北方肯定不行,刘备力量不足以进攻曹操。东边也不行,因为东吴是盟友。所以,刘备只能朝西和南发展。相对而言,向西进攻蜀地更具战略价值,因为那里的人口和资源更多。而如果南下攻打交州,就要和交州的吴巨交战,这个盟友的背叛可能会使刘备的势力大打折扣。

就在这个时候,益州内乱,刘璋向刘备求援。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刘备当然不会错过,于是决定进攻蜀地。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率领军队逐渐占领了整个蜀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被视为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而刘备和他的两位兄弟关羽、张飞,无疑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三人组合。

刘备入主荆州后,为了保证后方的安全,派遣关羽镇守荆州。尽管关羽是一个能力出众、忠诚可靠的将领,但他的倨傲性格也让他在后来陷入了危机。

公元217年,刘备和曹操的军队在汉中地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为汉中之战。经过激战,刘备最终胜利占领了汉中。这场胜利对于刘备来说意义重大,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还能够打败自己的大敌曹操,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

然而,在汉中之战结束后,关羽却发动了襄樊之战。这场战争最初是为了策应刘备在汉中地区的作战,但是由于关羽的倔强和自负,最终演变成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

为了取得胜利,关羽调动了大量精锐军队前往襄樊地区,导致荆州后方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正是由于这种行动,东吴得以趁虚而入,进攻荆州,给关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尽管关羽最终打赢了襄樊之战,但是这场胜利也为他埋下了祸根。由于关羽

的过度自信和轻敌,东吴得以轻松攻破荆州,关羽也因此被迫败走麦城。

刘备在得到关羽的死讯后,面临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否要和东吴撕破脸,为关羽报仇?

如果不报仇,虽然可以暂时维持和东吴的同盟,但从长远来看,蜀国将会失去荆州这块重要的地盘,陷入战略被动。蜀国的高层将领们非常注重个人情义,如果刘备选择不报仇,将失去他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威望。

另一方面,如果帮关羽报仇,就有一线机会拿回荆州的领土,并且能够稳定人心。然而,这也是一个非常冒险的选择,因为蜀汉国力已经非常脆弱,难以支持再打一场大战。选择开战,意味着赌国运,刘备根本就输不起。

无论出于个人情感还是对政权利益的考虑,刘备都更倾向于选择后者。他的选择是明智的,因为这样能够维护他在统治集团内部的威望,并且有可能拿回荆州的地盘。但遗憾的是,刘备最终输了。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败给了陆逊,蜀国精锐尽丧,无法完成原本的战略目标,彻底失去了东进的跳板。

而最好的结果是,刘备能够赢得夷陵之战,并迫使东吴签订城下之盟,成为吴蜀联盟的主导者。这样一来,蜀汉统一天下的机会也就会变得很大。但遗憾的是,刘备输掉了夷陵之战,蜀国的国力大损,再无争雄的能力。诸葛亮几次北伐,其实也只是以战代守,延缓了蜀国的衰落。

所以,刘备的选择,其实是对的。只可惜,他赌国运赌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