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传位给吴王李恪,武则天还有机会篡位吗?
2023-06-06 11:02:07

武则天并不是一个容易引人注目的人物,因为她的的确确连个皇帝都不是,虽然她曾垂帘听政、虽然她杀了很多人、虽然她有着庞大的政治集团等等,但她的的确确连个皇帝都不是。

我们细细的分析一下高宗皇帝临终前留给武则天的种种安排和待遇,就可以知道武则天要篡位当皇帝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如果真的要当皇帝,那可是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的精心策划和准备的结果。

首先,高宗皇帝并没有让武则天当皇后,而是让她当了太后;其次,高宗皇帝并没有让武则天参政,而是每逢大事都问计于大臣;第三,高宗皇帝并没有让武则天掌管皇宫,而是让她的竞争对手王皇后掌管;第四,高宗皇帝并没有让武则天进入凌烟阁,更没有让她评价先皇的政治得失;第五,高宗皇帝给太子李显配备了很好的班底,只要稍有风吹草动,李显就能登基称帝。

通过上述的五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宗皇帝临终前并本没有让武则天篡位当皇帝的想法,武则天要篡位当皇帝是后来的事情,而且是被逼的。

我们再来说说高宗皇帝临终前到底是怎么想的。高宗皇帝临终前封李显为太子,并让他领军可政,是无奈之举。因为高宗皇帝在位的最后几年身体不好,而李显是仁弱之君,不堪大任,所以高宗皇帝才每逢大事都问计于大臣。

高宗皇帝临终前让褚遂良当顾命大臣,是在极端的情况下做的平衡政策。褚遂良是先皇的托孤大臣,是王皇后的人,让他掌管皇宫军政大事,可以保证王皇后地位不动摇;另一方面,让李氏家族的韩王李元嘉当顾命大臣之一,可以保证李氏家族的地位不动摇。

高宗皇帝临终前让武则天当太后,是出于感谢和安抚的目的。毕竟武则天为高宗皇帝生了四个儿子,而且她一直是高宗皇帝的忠实拥护者,让她当太后也说得过去。高宗皇帝临终前让武则天移居长安别院,也是出于感谢和安抚的目的。毕竟武则天在长安别院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而且一直是尽心尽力在伺候高宗皇帝。

高宗皇帝临终前不封武则天后就突然驾崩,可谓突发状况。当时禇遂良刚刚被废为潭州都督,王皇后的地位突然不保,李氏家族的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元芳地位也不保,如果让武则天掌管皇宫军政大事,那李氏家族就危险了。

于是,在极端的情况下,为了保住李氏家族的江山不旁落他人,太子李显才不得已匆匆登基称帝,才有了后来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后来的事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显这个仁弱之君并不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和智慧,他的皇后韦后是个野心比武则天还大的女人,他的妹妹安乐公主也是个野心比武则天还大的女人。

对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武则天并没有马上篡位当皇帝,而是先让李氏家族和皇族内部去斗,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她才出手的。我们也可以把武则天当皇帝看做是突然事件应急措施。如果我们把高宗皇帝驾崩前封武则天后又马上撤掉让褚遂良当顾命大臣这件事看做是一个预警的话,那么武则天篡位其实也有蛛丝马迹可循。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尊重历史的选择。历史选择了李显作为当时的社会精英来担当重任,作为回报,历史也选择了李显来担当被武则天废掉的代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