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塞下曲四首·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塞下曲四首·其一》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塞下曲四首·其一常建〔唐代〕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译文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 [详细]

05月12日 15:16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宋代〕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译文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 [详细]

05月12日 15:15
《梅花落》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梅花落》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梅花落卢照邻〔唐代〕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译文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的雪还没有融化。有... [详细]

05月12日 15:14
《幽州夜饮》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幽州夜饮》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幽州夜饮张说〔唐代〕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译文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 [详细]

05月12日 15:12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纳兰性德〔清代〕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译文莽莽几千里的边塞,女墙一路延... [详细]

05月12日 15:12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纳兰性德〔清代〕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译文别后... [详细]

05月12日 15:11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纳兰性德〔清代〕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译文哪里... [详细]

05月12日 15:11
《代出自蓟北门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代出自蓟北门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代出自蓟北门行鲍照〔南北朝〕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征师一作:征骑)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 [详细]

05月12日 14:46
《陇头吟》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陇头吟》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陇头吟王维〔唐代〕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 [详细]

05月12日 14:45
《营州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营州歌》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营州歌高适〔唐代〕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狐一作:皮)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译文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即使... [详细]

05月12日 14:45
《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河湟有感》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河湟有感司空图〔唐代〕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译文自从萧关一战后,春风便再也吹不到河湟地区了。而今汉家儿童都说胡人语,却向着城头骂着汉... [详细]

05月12日 14:44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高适〔唐代〕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译文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 [详细]

05月12日 14:43
《河湟旧卒》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河湟旧卒》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河湟旧卒张乔〔唐代〕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译文青年时代就已经随军参加征讨河湟的边防之战,等到头发发白,边境安定的时候才返回故乡。... [详细]

05月12日 14:42
《饮马长城窟行》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饮马长城窟行》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唐代〕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 [详细]

05月12日 14:42
《塞上》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塞上》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塞上柳开〔宋代〕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译文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数百个有... [详细]

05月12日 14:40
《从军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从军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从军行陈羽〔唐代〕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译文湖海之滨冷风吹得泥土冻裂,枯桐叶飘落了,树枝折下来。远远听到横笛声却看不到人,把红旗... [详细]

05月12日 14:40
《从军北征》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从军北征》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从军北征李益〔唐代〕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回首一作:回向)译文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 [详细]

05月12日 13:39
《边词》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边词》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边词张敬忠〔唐代〕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旧来迟一作:归来迟)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译文五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二月时分垂杨尚未发芽。黄河岸边,如... [详细]

05月12日 13:35
《望蓟门》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望蓟门》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望蓟门祖咏〔唐代〕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笳鼓一作:箫鼓)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译文... [详细]

05月12日 13:32
《塞下曲》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塞下曲》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塞下曲许浑〔唐代〕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译文桑乾河北边一场夜战,秦兵伤亡过半再也不能把家还。次日早晨收到他们家乡寄来的书信,信中说御寒的衣服已寄... [详细]

05月12日 13:31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