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这首词咏七夕却不正面接触故事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这首词咏七夕却不正面接触故事

严蕊(生卒不详),原姓周,字幼芳,汉族,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严蕊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 [详细]

09月07日 11:45
吴文英《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此极言曲终人不见之哀伤
吴文英《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此极言曲终人不见之哀伤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 [详细]

09月07日 11:38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词人以悼念杭州的亡妾所作
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词人以悼念杭州的亡妾所作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 [详细]

09月07日 11:16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全词在章法上曲折跌宕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全词在章法上曲折跌宕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 [详细]

09月07日 11:12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将景物描写、叙事、抒情三者结合
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将景物描写、叙事、抒情三者结合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 [详细]

09月07日 11:09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既写时节又写亲人,读来感人肺腑
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既写时节又写亲人,读来感人肺腑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 [详细]

09月07日 11:06
吴文英《秋蕊香·七夕》:全词以“恨”为中心,层层展开
吴文英《秋蕊香·七夕》:全词以“恨”为中心,层层展开

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人。吴文英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在词坛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比较高的地位,流传下来的词达340首,对后世... [详细]

09月07日 11:03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作者借牛郎织女来衬写人间无数悲剧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作者借牛郎织女来衬写人间无数悲剧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 [详细]

09月07日 10:59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作者借梦幻以表现对往事的回忆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作者借梦幻以表现对往事的回忆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其早期词作多抒写个人情趣,语言精炼,风格秀婉。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 [详细]

09月07日 10:50
罗隐《七夕》:题为《七夕》,却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
罗隐《七夕》:题为《七夕》,却使人感到作者还是看重人间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 [详细]

09月07日 10:45
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以强烈对比而造成艺术效果
晏几道《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以强烈对比而造成艺术效果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 [详细]

09月07日 10:42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
柳永《二郎神·炎光谢》: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 [详细]

09月07日 10:38
范成大《鹊桥仙·七夕》:此词在宋词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
范成大《鹊桥仙·七夕》:此词在宋词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其... [详细]

09月07日 10:34
李贺《七夕》:这首诗的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
李贺《七夕》:这首诗的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 [详细]

09月07日 10:30
杨朴《七夕》: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杨朴《七夕》:诗人的愤世嫉俗之情很是恰当、巧妙、深刻

杨朴(921~1003)北宋布衣诗人。字契元(一作玄或先),自号东里野民。朴所作诗俊逸潇洒,语言质朴精炼,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农村隐居生活。类唐诗人贾岛、李涉。78岁去世,葬县城北20公里处袁堡村东。... [详细]

09月07日 10:27
李商隐《辛未七夕》:用“巧丝”来谐“巧思”,增加了此诗的情趣
李商隐《辛未七夕》:用“巧丝”来谐“巧思”,增加了此诗的情趣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其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 [详细]

09月07日 10:23
白居易《七夕》:全诗紧紧围绕“七夕”神话着笔,景合情切
白居易《七夕》:全诗紧紧围绕“七夕”神话着笔,景合情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详细]

09月07日 10:18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 [详细]

09月07日 10:15
杜牧《秋夕》:这首诗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
杜牧《秋夕》:这首诗颇能代表杜牧七绝的艺术成就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大和进士。其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 [详细]

09月07日 10:11
白居易《阴雨》: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白居易《阴雨》: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详细]

09月07日 10:0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