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词名句
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词综》将此曲收入为词
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词综》将此曲收入为词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学者、诗人兼政治家。王恽是金、元之际著名的诗文大家和元世祖时期的重要文臣,在金末元初文坛上独树一... [详细]

08月27日 10:47
杨载《到京师》:称得上是元代“宗唐 ”风气中成功的作品
杨载《到京师》:称得上是元代“宗唐 ”风气中成功的作品

杨载(1271—1323年9月15日)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 [详细]

08月27日 10:44
马致远《四块玉·浔阳江》:表现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马致远《四块玉·浔阳江》:表现出略带忧伤的官场失意情思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 [详细]

08月27日 10:40
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深受《生查子·元夕》的启发
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深受《生查子·元夕》的启发

萨都剌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也有些作品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如《大同驿》《黄河月夜》《鬻女谣》... [详细]

08月27日 10:37
徐再思《清江引·相思》:全曲浅中见含蓄,俗中见机巧
徐再思《清江引·相思》:全曲浅中见含蓄,俗中见机巧

徐再思(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 [详细]

08月27日 10:33
张可久《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时空和表达情感的丰富性
张可久《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时空和表达情感的丰富性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 [详细]

08月27日 10:29
赵孟頫《渔父词二首·其一》:自身理想与希望的一种寄托
赵孟頫《渔父词二首·其一》:自身理想与希望的一种寄托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 [详细]

08月27日 10:25
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离别之愁融合进了景色当中
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离别之愁融合进了景色当中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 [详细]

08月27日 10:21
王和卿《小桃红·胖妓》:题材和趣味登不上大雅之堂
王和卿《小桃红·胖妓》:题材和趣味登不上大雅之堂

王和卿,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与关汉卿相友善,尝讥谑汉卿。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和卿即赋[醉中天]小令,由此名声更显。卒,汉卿曾往吊。... [详细]

08月27日 10:17
陈草庵《山坡羊·伏低伏弱》:作者以冷语峻笔作嬉笑怒骂
陈草庵《山坡羊·伏低伏弱》:作者以冷语峻笔作嬉笑怒骂

陈草庵,名英,字彦卿,号草庵。元代析津人。生卒年、生平事迹皆不详。卒时已近八十岁。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 [详细]

08月27日 10:12
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雨》:堪称作者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雨》:堪称作者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 [详细]

08月27日 10:08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作者看透人世间不过如此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作者看透人世间不过如此

萨都剌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也有些作品反映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如《大同驿》《黄河月夜》《鬻女谣》... [详细]

08月27日 10:05
刘因《山家》: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
刘因《山家》: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

刘因(1249-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人。元朝大儒,理学家、诗人。除《静修文集》外,刘因的著作还有《小学》、《四书语录》(门生所录),《易系辞说》(病中亲笔),已... [详细]

08月27日 10:00
张养浩《山坡羊·北邙山怀古》:谱写了一曲为国为民的绝唱
张养浩《山坡羊·北邙山怀古》:谱写了一曲为国为民的绝唱

张养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其作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山坡羊·潼关... [详细]

08月27日 09:55
白朴《庆东原·忘忧草》:一支劝勉友人出世的曲子
白朴《庆东原·忘忧草》:一支劝勉友人出世的曲子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汴梁(今河南开封)人,晚岁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终身未仕,生于公元1226年,卒于... [详细]

08月27日 09:51
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
张可久《天净沙·鲁卿庵中》:对友人鲁卿隐居山中的礼赞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 [详细]

08月27日 09:48
关汉卿《大德歌·冬》:此曲在结构上采用前后矛盾对立的写法
关汉卿《大德歌·冬》:此曲在结构上采用前后矛盾对立的写法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左右),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 [详细]

08月27日 09:45
贯云石《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散曲贯穿着不羁奔放之情
贯云石《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散曲贯穿着不羁奔放之情

贯云石(1286~1324),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祖籍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元代散曲作家、诗人。元朝畏兀儿(今维吾尔族)人,精通汉文。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 [详细]

08月27日 09:41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曲中有着浓重的主观色彩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曲中有着浓重的主观色彩

张养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其作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山坡羊·潼关... [详细]

08月27日 09:38
梁曾《木兰花慢·西湖送春》:全词的情绪变化有耐人寻味之处
梁曾《木兰花慢·西湖送春》:全词的情绪变化有耐人寻味之处

梁曾(1242-1322),字贡父,燕(今为河北省)人。生于元太宗后称制二年,卒于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一岁,少好学,日记书数千言。公元1263年(中统四年)蔫辟中书左三部令史,累官淮安路总管。两使... [详细]

08月27日 09:34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