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文化
《行经孙氏陵》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行经孙氏陵》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行经孙氏陵何逊〔南北朝〕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成功举已弃,凶... [详细]

05月16日 15:58
《淮阳感秋》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淮阳感秋》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淮阳感秋李密〔隋代〕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 [详细]

05月16日 15:58
本草纲目·第四卷·水部·流水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四卷·水部·流水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05月16日 15:57
《于易水送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于易水送人》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于易水送人骆宾王〔唐代〕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译文在这个地方荆轲告别燕太子丹,壮士悲歌壮气,怒发冲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经长逝,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 [详细]

05月16日 15:57
《登襄阳城》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登襄阳城》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登襄阳城杜审言〔唐代〕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译文我客游他乡,不期然已到了九月,现在站在这城头... [详细]

05月16日 15:57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陈子昂〔唐代〕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详细]

05月16日 15:55
《燕昭王》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燕昭王》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燕昭王陈子昂〔唐代〕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译文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 [详细]

05月16日 15:54
《登幽州台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 [详细]

05月16日 15:53
《邺都引》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邺都引》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邺都引张说〔唐代〕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 [详细]

05月16日 15:52
《登鹿门山怀古》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登鹿门山怀古》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登鹿门山怀古孟浩然〔唐代〕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纷吾... [详细]

05月16日 15:51
《与诸子登岘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与诸子登岘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唐代〕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尚在一作:字在)译文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 [详细]

05月16日 15:50
为何说在普通的地方看不到山荷花?它是一种森林植物
为何说在普通的地方看不到山荷花?它是一种森林植物

植物(Plants)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000个... [详细]

05月16日 15:34
《重赠卢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重赠卢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重赠卢谌刘琨〔魏晋〕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 [详细]

05月16日 14:59
《咏荆轲》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咏荆轲》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咏荆轲柳宗元〔唐代〕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 [详细]

05月16日 14:58
《赠羊长史·并序》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赠羊长史·并序》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赠羊长史·并序陶渊明〔魏晋〕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详细]

05月16日 14:57
《代白头吟》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代白头吟》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代白头吟鲍照〔南北朝〕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 [详细]

05月16日 14:57
《昭君辞》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昭君辞》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昭君辞沈约〔南北朝〕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始作阳春曲... [详细]

05月16日 14:56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沈约〔南北朝〕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贵贱犹如此,况乃曲池平。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馀声。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鉴赏此诗《... [详细]

05月16日 14:56
《铜爵妓》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铜爵妓》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铜爵妓江淹〔南北朝〕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登歌舞台... [详细]

05月16日 14:55
《效古诗》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效古诗》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效古诗范云〔南北朝〕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鉴赏也... [详细]

05月16日 14:55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