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名家
清代学术开山之祖:顾炎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代学术开山之祖:顾炎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所倡导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理念以及他所开创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曾对清代乾嘉学派产生过广泛的震撼,引起了乾嘉学者的普遍共鸣,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然顾炎武学术对乾嘉学派... [详细]

08月07日 11:07
高启是明朝的第一流诗人,为何会被张简抢了风头?
高启是明朝的第一流诗人,为何会被张简抢了风头?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割据吴中的张士诚虽是贩私盐出身,却也是一个文学青年,热衷笔墨,雅爱词章,很喜欢扎在文人堆里,箕坐饮酒,唱和啸歌。张士诚专程征聘江南大才子饶介为咨议参军,主持文事。很快,饶介的周... [详细]

08月06日 16:22
文学家张岱不止写的一手好文章,评鉴美食也别有心得
文学家张岱不止写的一手好文章,评鉴美食也别有心得

晚明张岱,是文学家,也是美食家。不光自己吃得讲究,还编了一本书,叫《夜航船》,有点像现在网上的饮食小百科。比如烤肉时,总往下滴油怎么办?张岱告诉你,往肉上撒一点芝麻末,就不会滴油了。是不是真灵... [详细]

08月06日 15:24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生平简介 历史是如何评价陈寿的?
三国时蜀汉及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生平简介 历史是如何评价陈寿的?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简介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 [详细]

08月06日 14:11
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先君序略》的原文及翻译
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先君序略》的原文及翻译

《先君序略》为清戴名世所做。戴名世20岁授街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育,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级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兰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越... [详细]

08月06日 10:13
戴名世的讽刺小品:《鸟说》、《邻女语》、《醉乡记》
戴名世的讽刺小品:《鸟说》、《邻女语》、《醉乡记》

戴名世写讽刺小品,如《鸟说》、《邻女语》、《醉乡记》等都相当有名。这些小品文拟人写物、以物喻人,针砭时事,入木三分。《鸟说》用小鸟的遭遇倾诉自己和身处底层的人民的不幸,堪称短篇佳制。《邻女语》是一... [详细]

08月06日 10:11
戴名世有哪些文史成就?《南山集》可名垂后世
戴名世有哪些文史成就?《南山集》可名垂后世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 [详细]

08月06日 10:03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的生平简介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的生平简介

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生而才辨隽逸,课徒自给。以制举业发名廪生,考得贡,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弃去。自是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卖文为活。喜读太史公书,考求前代奇节玮行。时时著文... [详细]

08月06日 09:58
清代科举制度对桐城派有哪些重要作用?体现于哪两个方面?
清代科举制度对桐城派有哪些重要作用?体现于哪两个方面?

清代科举制度对桐城派古文的兴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此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时文与古文的密切关系,二是桐城派创始诸人与科举制度的密切关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顺治... [详细]

08月06日 09:51
清代桐城派的代表都有谁?他们分别有哪些著作?
清代桐城派的代表都有谁?他们分别有哪些著作?

桐城派以地域而命名,主要因为其早期重要作家皆为江南安庆府桐城人,但是,在桐城派发展早期,并没有旗帜鲜明的使用桐城派这一名字。在桐城派“四祖”中,前“三祖”戴名世、方苞、刘大櫆,从未以“天下文章在桐... [详细]

08月06日 09:48
清代桐城派有哪些深远影响?竟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
清代桐城派有哪些深远影响?竟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 [详细]

08月06日 09:43
清代桐城派的思想主张及文章特点分别是什么?
清代桐城派的思想主张及文章特点分别是什么?

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 [详细]

08月06日 09:39
清代桐城派的发展历程:初创时期,兴盛时期,末流时期
清代桐城派的发展历程:初创时期,兴盛时期,末流时期

桐城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 [详细]

08月06日 09:35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文章赏析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游三游洞记》文章赏析

《游三游洞记》这篇散文作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是刘大櫆游览了三游洞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整体赏析... [详细]

08月05日 15:34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游三游洞记》原文及翻译

《游三游洞记》是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创作的一篇记游散文。这篇散文第一段,写从夷陵州到三游洞途中的情况。第二段写三游洞的景致。第三段,叙述历代名人游洞的情况,交代三游洞得名的由来,说明自己得以游三游... [详细]

08月05日 15:31
清代作家刘大櫆撰文论:《论文偶记》原文及翻译
清代作家刘大櫆撰文论:《论文偶记》原文及翻译

《论文偶记》,清代刘大櫆撰文论,共一卷,载于《海峰文集》卷端,是在方苞“义法”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主要段落行文之道,神... [详细]

08月05日 15:27
清代作家刘大櫆散文之一:《骡说》作品原文及翻译
清代作家刘大櫆散文之一:《骡说》作品原文及翻译

骡说,是由清代作家刘大櫆创作的散文之一。这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作者之意,是贵骡而贱马,因为骡“行止出于其心”,“以威使之然而愈不然”,具有倔傲之性,而马则往往屈服于威势。但世俗却因为骡“刚愎自用”... [详细]

08月05日 15:24
清代作家刘大櫆的文学主张:重视散文的艺术表观
清代作家刘大櫆的文学主张:重视散文的艺术表观

刘大櫆(kuí,1698年-1779年或1780年),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清代中期古文家、诗人,桐城派代表作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详细]

08月05日 15:21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的主要影响: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的主要影响: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刘大櫆(kuí)出身于安徽省枞阳县汤沟耕读世家,祖、父均为秀才,塾师兼事农作。大櫆曾自言“家世皖江侧,薄田十亩余。”幼年,从父读书,(一说刘大櫆为汉高祖刘邦长子齐王刘肥后裔,陈洲刘氏伯二公第十八世... [详细]

08月05日 15:17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生平简介 曾几次无缘科举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生平简介 曾几次无缘科举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 [详细]

08月05日 15:13
分页: 86/192 首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尾页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