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比伦行动

"

  巴比伦行动是以色列空军偷袭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军事行动代号为“巴比伦行动”。 1981年6月 7日(星期日),以色列出动14架飞机偷袭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20公里处的核反应堆,使这个造价4亿美元的设备遭到了彻底的摧毁。从军事角度看,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偷袭战例。

巴比伦行动

巴比伦行动——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

巴比伦行动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975年以后,伊拉克开始引进核反应堆设备和技术。以色列情报机构分析,至1981年底,伊拉克便能生产核武器。以色列对此深感不安:要消除伊拉克对自己的核威慑,必须将其彻底摧毁。为实施这次军事行动,以色列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训练。最高大本营制定了代号“巴比伦行动”的计划,抽调了 14架当时以军装备的最先进飞机,计6架F—15、8架F—16,精心挑选了24名第一流的飞行员,由参加过1967年、1970年和1973年几次阿以战争的一名上校担任指挥员,组成行动突击队。

  为了增强飞行员耐力,飞行员进行了长距离极限训练,在内格夫沙漠地域上空进行难度较大的密集编队训练和长时间超低空飞行,为达到一次命中目标,反复进行了模拟轰炸,对制作的与核反应堆比例一致的假目标的突击达到了准确无误,确保万无一失

  6月7日下午4时,偷袭飞机从埃齐翁机场起飞,编队后,沿沙特、约旦边境起伏地形作波浪式超低空飞行,使地面雷达难以发现。5时30分,偷袭飞机发现了座落在巴格达附近的核反应堆,目标三面筑有一道马蹄形土堤,四周部署有高炮和地空导弹阵地。

image.png

  进入轰炸航路前,6架F—15跃升进行空中掩护,8架F —16爬高到大约610米高度开始突击目标,投放下来的精确制导炸弹,穿透了混凝土结构的圆形屋顶,其余飞机单机跟进,将炸弹投进了被炸开的缺口,准确地命中了目标。整个袭击历时仅两分钟。

  伊拉克原子反应堆的圆形屋顶彻底坍塌,中心大楼被夷为平地,工厂厂房成为一片废墟,另外两座辅助建筑也遭到严重破坏,核反应堆被彻底摧毁。袭击过程中,目标周围的高炮发射了大量炮弹,但一架飞机也未击中。防空导弹没有任何反应,巴格达附近的战斗机也未有一架起飞拦截。以色列机群完成偷袭任务后直线返航安全着陆。

  此次空袭,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保密措施极其严格,计划的知情者仅限突击编队及指挥人员,对家属和其军官绝对封锁消息。突击编队也只是提前一天得知具体行动时间的。当以色列总理在内阁会议宣布飞机刚刚起飞正飞往伊拉克轰炸原子反应堆时,内阁成员亦为之震惊。

  以色列将突击飞机全部涂上迷彩和约旦空军标记,当机群沿约旦、沙特边境飞行时,沙特雷达曾发现并令其通报身份,以色列飞行员即以流利的阿拉伯语回答道:“是约旦空军,例行训练。”对方信以为真。当约旦雷达发现时,由于机群编队密集,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只是一个模糊的亮点,很像一架大型运输机,以飞行员即用国际通用美语回答是“民航机”,再次蒙混过关。

image.png

  在整个航程中为了保密,飞机与本土指挥部保持无线电静默。在攻击目标时,有的飞机俯冲投弹,使炸弹垂直贯穿反应堆的主建筑厚达数米的水泥顶层,有的水平投弹,让炸弹斜穿较薄的主建筑墙壁,有的紧靠建筑物四周投弹,破坏反应堆的地下部分。由于飞行员轰炸精确,使用的又是威力较大的火箭助推侵彻炸弹,因此反应堆的主建筑及设备遭到彻底破坏。

  据在现场目睹了以色列突击的一位法国专家说:“轰炸的精确度令人目瞪目呆。”有人估计,若要重建这座反应堆,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1981年6月7日下午,以色列空军的14架战斗机编队飞离基地,首先沿沙特-约旦边境超低空飞行,利用两国雷达警戒范围的空隙躲避两国雷达。这14架战机在飞行过程中都保持无线电静默互不联系,只是在飞越几个预定区域时,由领队向基地发出暗语“黄沙丘”,表示一切顺利。

  当编队机群沿沙特-约旦边境飞行时,被沙特雷达发现,沙特方面命令编队报明其身份,以军飞行员用极流利的阿拉伯语回答:“约旦空军,例行训练。”由于以机全部涂上了约旦空军标志,沙特人员信以为真。当约旦雷达站发现时,由于以色列机群以密集队形飞行,在雷达屏幕上呈现出一个大的模糊亮点,很像一架大型民用客机,以色列飞行员又用国际民航常用的英语回答:“民航班机”又一次蒙混过关。

image.png

  当机群飞越沙特西北角时,美军驻沙特基地的一架E-3A空中预警机正在巡逻,由于其侦察的主要方向是海湾,与以军编队相距很远,因而也未能发现以色列机群的飞行方向和偷袭行动。经过1000公里长途跋涉,突击机群于下午18时30分左右飞抵伊拉克即将要竣工的核工厂的上空。

  由于以色列飞机来得如此突然,以至担任守卫的伊拉克军方竟茫然不知所措,在核反应堆周围部署的数10门高炮和萨姆-6地对空导弹,完全没有做出反应,附近机场驻扎的歼击机部队也没有准备起飞。以色列突击机群从天而来,如入无人之境,在F-15型战斗机警戒掩护下,由担任攻击任务的8架F-16战机,由西向东进入战区,因为这样既可使飞行员视线清楚,又使伊拉克地面防空部队因阳光刺眼无法瞄准拦截以军飞机。

image.png

  随后,按预先分工以军飞机从不同角度实施轰炸,有的作俯冲投弹,使炸弹垂直贯穿核反应堆主建筑顶层厚达数米的“安全桶”水泥盖板;有的水平投弹,让炸弹斜穿较薄的主建筑墙壁,有的则向核反应堆四周投弹,以破坏其地下部分。由于投弹精确,以军火箭助推炸弹威力巨大,在短短的2分钟内,反应堆的主建筑及设备均遭彻底破坏,同时,还摧毁了位于地下4米的核燃料-“钚”的后处理工厂。

  据当时在现场目睹轰炸过程的法国专家说:“炸弹几乎一米不差地落在反应堆主建筑上,主建筑全部倒塌,水泥顶盖全部被掀掉,反应堆完全遭破坏。”

  这就是以色列军方蓄谋已久的“巴比伦”行动,该行动取得“完全的成功”。彻底摧毁伊拉克的核能力,并使得伊拉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恢复核能力,以军14架飞机编队飞行长途奔袭,精确投弹命中目标,往返二千多千米,顺利安全返航。而伊拉克的歼击机根本未及起飞迎战,此次战斗旗开得胜,引得举世关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各国军队教科书上的经典战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巴比伦行动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成功了吗

  鸷鸟将击,先藏其形

  以色列终于行动起来了,内阁开始讨论如何解决这个潜在的威胁。使用军事力量解决自然也是一种方案,当外交途径越来越无力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以色列内阁人员开始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于是,以色列内阁指示国防部和空军各自做好自己的方案,并且开始着手准备。此时的以色列空军已经逐渐从赎罪日战争的阴影中爬了起来,随着F-15“鹰”式战斗机的到来,以色列空军在空中已经基本无敌手,而且一套全新的空中指挥、预警、作战体制开始逐步完善。

  不过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秘密进行,空军司令伊夫里将这个任务交给作战署署长希拉,让他评估各种可能的方案。希拉在不透露作战目标的情况下挑选了一些部队进行尝试性飞行。空袭“欧西瑞斯”核工厂的难度在于距离太远,以色列的主力战机F-4和A-4都不足以一次飞那么远,因此行动的重点在于空中加油。

  但是在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间至少要飞越两个敌对的阿拉伯国家,如何才能让加油机给攻击机群加油并且不被发现呢。就在伊夫里开始详细筹划空中加油方案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伊朗新领袖霍梅尼决定不买美帝国主义的F-16战斗机了,于是美国通知以色列他们或许可以提前得到定购的F-16。F-16的航程很有可能使飞机无需空中加油便往返巴格达,于是他们立刻开始研究用F-16作为攻击机的可能性。

  希拉的任务主要是研究整个作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他要了解的事情极其广泛,包括中东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巴格达一天的光照条件变化、空袭的最佳进入角度、适合的投弹高度、每架飞机的投弹间隔、炸弹可能激起的烟尘高度和扩散时间、安装不同的延时引信后炸弹的侵彻能力、伊拉克核工厂的结构、伊拉克的核计划进度、防空阵地的部署……所有的这些均被记录在案。

image.png

  以色列人碰到了一个问题:F-16战斗机携带2个1 300升机翼副油箱和1个800升机腹副油箱后的确可以不加油往返巴格达,但是根据美国的F-16使用规范,携带机翼副油箱后就不能携带炸弹,以避免投放副油箱时与炸弹碰撞导致事故。经过再三考虑以色列人决定不理睬飞行规范,同时携带副油箱和2枚1000公斤炸弹。经过试飞以色列人发现挂着炸弹投放副油箱并没有造成什么危险,于是确定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并且在训练中进行推广。

  为了更加逼真的模拟轰炸环境,伊夫里找人根据美国提供的卫星照片和“摩萨德”的情报,在沙漠中建造了一个类似伊拉克核工厂的建筑,这样以色列人就可以携带炸弹进行实战演练,并且检验轰炸的效果了。日复一日,整个攻击计划日臻成熟,随着越来越多的F-16来到以色列,经过挑选的飞行员都训练的差不多了,攻击编队的协同飞行、轰炸都已经近乎完美。

  1980年10月29日伊夫里得到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艾丹的消息,内阁已经基本同意空袭计划,艾丹打算挑个礼拜天行动,他认为星期天法国的基督徒专家们会离开核工厂去做礼拜,这样就不会因炸死他们而引起麻烦了。到这一年年底,“摩萨德”传来的消息是伊拉克的进度很快,如果不出意外,次年7月至9月间核反应堆就要热起来了。此时空袭计划顺利进行。艾丹和希拉在一次预演攻击中分别坐进两架F-16B战斗机的后座,观看了整个空袭过程。如他们所愿,整个攻击过程快速而流畅,飞行员们投弹精准,一切都同计划中的一样。演习后根据演习结果计算出最少需要6架F-16战斗机执行空袭计划,再算上预备兵力,最终决定准备10架F-16战斗机和12个飞行员,其中8架出击,2架随时待命。

  1981年5月10日凌晨,总参谋长艾丹、空军司令伊夫里带领一群空军高级官员悄悄来到位于西奈半岛的埃左恩空军基地,这是距离伊拉克最近的一个机场, “伊拉克小组”的其他成员和一群以色列空军最精干的飞行员早已在此等候。伊夫里看着面前这群飞行员,尽量平息激动的心情。他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曾经为了以色列出生入死在蓝天上鏖战,此刻他能体会到飞行员们的心情,也明白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危险。

image.png

  伊夫里开始向大家部署这次任务,包括航线、飞行高度、攻击细节。由于航程太远,目标又极为危险,因此整个攻击机群在目标上空的时间只有3分钟,也就是说,每架F-16只有不到30秒的时间进行投弹。每架飞机只有一次攻击机会,如果攻击不成则必须返航,否则将拖累整个机组。另外,攻击机群必须避免同约旦空军交火,一旦受到干扰无法解决,则应该放弃任务返航。

  作战部署结束后,伊夫里又告诉所有的飞行员,此次行动由第一个从美国接受F-16的飞行员雷兹负责,在空中大家均要以雷兹的命令为准。伊夫里此举倒不是多余,这次行动中的飞行员大都身居高位,有不少和雷兹的军衔相等,甚至还有比雷兹军衔更高的。更有甚者,有一个某基地的总指挥官,听说这事儿后找到伊夫里软磨硬泡一定要参加,伊夫里没办法,就说你要参加可以,但你必须把自己的官位扔掉,当一个普通飞行员,谁知这个家伙立刻就答应了。

  接下来艾丹和颜悦色的对大家进行了战前鼓气,首先告诉他们如果不行就回来,反正机会还多着呢;然后又告知他们一定要小心,如果不幸中弹就要尽量飞回以色列境内,他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他们救回来。出击时间定为下午,这样飞到巴格达时正好是傍晚,此时伊拉克的部队都在准备吃晚饭,防空火力相对最薄弱。担任护航任务的F- 15已经先行升空,E-2C和直升机也准备起飞,前往预定的空域准备空中指挥和抢救飞行员。

  攻击小组的队员们坐在加满油、挂好弹的F-16座舱里,随时待命准备起飞。就在伊夫里准备发出允许起飞的命令时,贝京总理来电话,艾丹去接电话。几分钟后他满脸沮丧的过来告诉伊夫里,攻击计划被暂停了。这一事件的根由是贝京总理收到消息,说这次行动可能泄密了,他担心飞行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下令暂缓行动。事后发现行动暂缓并不是个坏主意,好几枚炸弹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错误,真的投下去就有可能无法彻底炸毁目标。看来老天还是在帮助以色列的。

image.png

  1981年6月7日下午2点,西奈半岛埃左恩空军基地。飞行员们已经坐进了座舱,地勤们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共有8架F-16战斗机,其中6架F- 16A、2架F-16B;8架F-16分成两组。每架F-16的机翼下携带两枚装有延时引信的1 000公斤炸弹和两个1 300升油箱,机腹下携带一个800升油箱。每一滴油都是宝贵的,往返距离一共2 500千米,而且很长一段路程机群必须低空飞行,这已经是F-16战斗机的性能极限了。和上次一样,担任护航任务的6架F-15战斗机先行起飞在机场上空盘旋,然后是E-2C和直升机,接着,F-16机群起飞了。“巴比伦”行动开始了。

  以色列以后又从美国引进了更加先进的F-16C/D,使得其空军实力在中东地区更加突显。

  然而这次行动似乎从一开始就不顺利。由于突然刮起的强烈西北风,机群采用自北向南的起飞方向。这阵大风使得整个计划受到了影响,机群必须做一个大盘旋,这样就要绕过原先计划避开的亚喀巴湾。亚喀巴湾是一个旅游胜地,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于是所有的游客都看到了头顶上飞过的以色列机群。糟糕的是约旦国王侯赛因此时正好在他的游艇上欣赏美丽的海湾风光,他看到以色列的战斗机从自己头顶飞过,飞向西南方向的沙特阿拉伯。于是他本着阿拉伯共同防御联盟的原则给阿曼国防部打了个电话,让他们赶紧提醒萨达姆。不过萨达姆当时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向伊朗进攻,总之攻击机群从始至终没有受到任何伊拉克空军的威胁。

  攻击机群的航线是沿着约旦、沙特的边境飞行,直抵伊拉克,预计来回共要飞行3个小时。机群越过艾特拉湾。似乎整个约旦、沙特和伊拉克的防空网都睡着了,机群没有收到任何电子告警信号,但是机群不敢有任何怠慢。整个编队共14架飞机,以密集编队飞行,以色列人将飞行高度控制在100米左右的超低空,速度为 750千米/小时,编队保持严格的电子静默,连飞机间的无线电通话都被完全禁止。此时他们得不到任何支援,只有依靠飞机自身的导航设备飞向目标。在经过预期的沙尘暴时,编队将飞行高度升至180米左右,从上面越过了风暴,然后再次下降高度,避免被雷达探测。

image.png

  大约飞行1小时后,仪表显示机翼副油箱的燃油已经耗尽,应该扔掉副油箱了。几分钟内,F-16群扔掉了副油箱,卸去了负载的飞机机身突然一轻,变得好操纵起来。飞机加速至800千米/小时,面前已经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绿洲。机翼下方伊拉克的农田和果园飞速的掠过,人们抬头看着这群不速之客如同闪电般划破天空,但却不知它们将飞往何方。让以色列人感到迷惑的是伊拉克的防空导弹毫无动静,天上也没有出现拦截的敌机。此时机群已经深入伊拉克腹地,雷兹指挥编队爬升高度,巡航速度增至900千米 /小时。

  攻击编队已经飞到了底格里斯河上空,前面就是巴格达市郊。“欧西瑞斯”核工厂位于巴格达西边17千米的艾它维塔镇,按照计划,攻击机群应当从西边绕过去,不让城里的居民发现他们,然后以一个大湖的湖心岛为拉起点爬升,从2 800米左右的高度自西向东俯冲攻击。到目前为止一切都算顺利,雷兹开始向城西边飞,F-15战斗机则爬升高度准备空战。

  然而雷兹眼前出现了可怕的一幕:大湖就在眼前,但是湖心岛却消失了!(事后得知前一天由于底格里斯河水位上涨,湖心岛被淹没了。)雷兹顾不上去研究这一奇怪的现象,他是整个攻击编队的长机,他必须第一个准确投弹。向东看,在照片中看过无数次的核工厂就在不远处,同沙漠中的模型相比,这个目标显得好看多了,工厂中间最高的圆顶就是核反应堆。

  雷兹将火控转为空地模式,开加力,将飞机增速至1 000千米/小时,接着滚转180度调整飞机进入俯冲,然后滚转回来,保持以35度倾角正对着核工厂俯冲。在1 200米高度,平显上的投弹光环准确的套住了目标,耳机中传来“滴滴”的投弹提示声,雷兹按下投弹按钮,两枚1 000公斤炸弹摇摆着脱离了机身,直冲核反应堆而去。雷兹立刻向左压杆然后猛拉,以8个g的过载盘旋,做出规避导弹的机动,同时抛出热干扰弹和箔条干扰。不过没有导弹的告警声,只能听见下方传来零星的高炮射击声,由于伊拉克士兵必须逆光射击,因此炮弹根本没有准头。

image.png

  剩余的F-16以5秒为间隔开始俯冲,一切都如同计划中那样,当第二小队进入时,整个目标区已经烟雾弥漫,不过训练有素的飞行员们依然准确的投弹。那个基地指挥官是最后一个投弹的,他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过他还是根据前面的弹着点判断了攻击位置,他的炸弹没有命中反应堆,但却准确的把周边的工厂给摧毁了。每架飞机的延时引信时间设置都不一样,以保证将反应堆从里到外彻底摧毁。根据事先的计算,命中8枚炸弹即可达到摧毁目的,但是他们一共投下了16枚炸弹,仅仅3分钟内,整个核工厂混凝土墙壁倒塌,反应堆被彻底摧毁。事后据伊拉克的记者报道,有两枚炸弹穿过了墙壁直达地下室,却没有爆炸,看来做好备份工作多派几架飞机是必要的。

  “碳棒,我是凿子1号,凿子和串子全部查理。”“查理”是任务完成的代号,希拉此时坐在指挥机里,对这个好消息简直难以置信。

  “全部查理?”希拉决定再次验证一下。

  “正确,全部查理!正确!”雷兹再次肯定。

  “全部查理!”希拉立刻将好消息传给国防部,艾丹、伊夫里和一群空军高级官员眼巴巴的守在地图面前已经一个半小时多,此刻终于安心了。艾丹拿起电话,给闷在家里等消息的贝京总理打电话。从行动一开始,舞台上的主角就是那群无畏的飞行员了,这些高官们都只能像观众一样在台下看。

  编队已经重新集结好,按原路返航。护航的F-15战斗机也加入编队,14架飞机爬升至10 000米高空,将巴格达和燃烧的核工厂扔在身后。伊拉克空军依然毫无动静,或许直至此时萨达姆还没有得到消息。

  “凿子1号,我是碳棒。战果如何?”希拉问道。

image.png

  “良好。一切按计划进行。”雷兹答道。

  “伤亡?”

  “可能有炮弹擦伤,无飞机损失。”

  “好吧,祝你们好运!”

  机群飞越幼发拉底河,高度上升至14 000米,速度增至1马赫,沿着约旦、沙特边境向以色列返航。约旦防空网紧张的监视着攻击机群,战斗机也已经起飞,但是最终没有对其进行拦截,虽然此时的 F-16是脆弱的,但是F-15战斗机依然杀气腾腾。终于进入了以色列领空,14架飞机依次降落在跑道上,此时F-16战斗机基本上都烧光了最后一滴油。地勤们蜂拥而上,纷纷察看自己保养的飞机,不过所有的飞机都完好无损,连一块弹片都没有沾上。伊夫里按捺不住激动,抓起桌上的麦克风大声向飞行员们贺喜,并且命令他们立刻升空以空军的传统来一次着陆。于是机群在加满油后再次升空,开加力超音速通场,以喧嚣的音爆结束了这次传奇般的空袭。

  这次行动后不久,埃左恩机场便关闭了。根据谈判的结果,它将跟随西奈半岛一起归还给埃及,“巴比伦”行动将成为它永远的荣耀。如同事先所预料的,多个国家对以色列表示谴责,而伊拉克更是表现的怒不可遏。不过萨达姆心里明白,拳头不硬叫的声音再大也没用,因此政治上的风波很快就过去了。美国在空袭后曾经一度暂停给以色列交付F-16战斗机,但也仅是走走形式。对美国空军和通用动力公司来说,以色列的行动让他们感到惊讶,这已经超出了F-16战斗机的性能范围。不过这对他们而言倒是一件好事,从此F-16战斗机很顺利的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推广。

  对以色列空军来说,“巴比伦”行动的成功,意味着他们完全从赎罪日战争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现在,羽翼丰满的新一代以色列空军摩拳擦掌,把目光投向东北方向的贝卡谷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巴比伦行动:巴格达上空80秒,以色列VS伊拉克

  1981年6月,以色列发起了“巴比伦行动”(一称“歌剧院行动”,Operation Opera/Operation Babylon),意在摧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的奥斯拉克(Osirak)核反应堆。这场行动虽然让以色列遭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严厉谴责,但曾被众多军事爱好者视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故事。 "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伊拉克已经开始发展核计划。到了70年代中期,伊拉克意图从法国与意大利购买核反应堆,但以失败告终,其后几经辗转,才终于成功说服法国政府对伊拉克出售一座研究反应堆和相关实验室。另外,1973年爆发的赎罪日战争结束后,大规模的石油禁运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升,严重影响法国经济,而法国有20%的石油来自伊拉克,当时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为了说服法国当局,提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 "

image.png

  萨达姆提出的条件包括伊拉克将以当时市场原油价格,在未来10年内每年为法国提供7千万桶原油、伊拉克军方采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法国军火,以及伊拉克对法国两大汽车品牌提出各5万辆汽车订单等。1975年9月,萨达姆亲自前往巴黎签订合约。1979年,在法国方面技术人员的协助下,伊拉克开始在奥斯拉克附近建造一座40兆瓦的轻水式核反应堆与一座小型试验性质的反应堆。图为以色列政要梅厄夫人,曾担任以色列总理。"

  伊拉克的核计划,让以色列极为不安,担心伊拉克会由此成功发展出核武器,对以色列构成威胁。尽管当时的伊拉克已经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并宣称他们只会将核能用于和平用途,且该核反应堆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定,但法国在与伊拉克签署的协议当中同意供应高纯度,武器等级的浓缩铀原料,而伊拉克的核反应堆能生产出可用于制作核武器的钚。对此,以色列开始尝试从外交途径化解核危机。图为以色列政要。"

  当时,担任以色列外交部长的摩西·达扬(Moshe Dayan)先后跟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的官员谈判,但以色列无法证明伊拉克将会把核反应堆用作军事用途。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越来越严峻的现实状况迫使以色列最终下定决心要执行“巴比伦行动”。另外,以色列意外购买到了一批美国产的F-16战斗机,并掌握到了关于周边阿拉伯国家防空系统的重要情报。图最左为以色列政要佩雷斯。"

image.png

  1980年2月,以色列空军挑选出了12名飞行员,分批前往美国接受F-16训练。同时,以色列的相关情报人员取得了关于伊拉克核反应堆的大量资料,包括高分辨率的卫星照片等。另外,以色列还根据整场行动计划里对现实状况的分析,逐步敲定了行动的各个细节,包括以色列飞机起飞地点、选择炸弹类型等。图左为以色列政要佩雷斯。 "

  6月,以色列飞行员驾驶着14架战斗机从位于西奈半岛的埃其翁空军基地出发,其中8架F-16执行轰炸任务,6架F-15A担任护航以及轰炸时的“阻绝战斗巡逻”(BARCAP)任务。此外还有两架双座F-15B担任无线电通讯中继站的工作。这批飞机分成前后3批,以离地只有数十米高的低空飞行。当天大约两小时后,飞机进入伊拉克领空,先后分两波轰炸核反应堆。图为德国前总理于1985年前来访问以色列。"

image.png

  以色列飞机总共投下16枚炸弹,成功摧毁了目标,伊拉克核反应堆被炸得严重损毁,同时还有10名伊拉克军人和1名法国技术人员死亡。1984年,法国退出了伊拉克的核重建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巴比伦行动中以色列空军是如何蒙混过关的?怎么炸掉伊拉克核反应堆的

  以色列耶路撒冷时间1981年6月7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日的下午16时45分,以色列飞行员驾驶14架涂着伪装色彩的战斗机从西奈半岛埃拉德港湾附近“月亮山谷”中的埃其翁(也有译作“艾其昂”、“埃锡安”)空军基地出发,开始实施“司芬克斯”行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巴比伦”行动——炸毁伊拉克的核工厂。其中8架F-16运行轰炸任务,每架F16装载900公斤炸弹,威力相当于16吨TNT炸药,6架F-15A担任护航以及轰炸时的阻绝战斗巡逻任务。每架飞机都带有导弹和加油箱。F16机翼下携载的是一排“响尾蛇”导弹,F-15机身下携载的是“麻雀”导弹。此外还有两架双座F-15B担任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工作。F16轰炸机在本国上空再次加油。

  14架飞机紧贴近千公里长的约伊边界线南侧低空飞行,以躲过雷达飞机的雷达扫描。

  与传统说法不同的是,“巴比伦”行动中,以色列空军飞行编队并没有采取密集队形来模仿民航客机,实际采用的是分散队形,目的是减轻远程飞行中的疲劳,保证安全。任务途中,由行动指挥官直接向总部报告,其他人不得与地面塔台通话,通讯全部使用英语。而挂弹的F-16则需打开敌我识别器,避免担任护航的F-15误伤友机。

  在亚喀巴湾上空时,他们无意间擦过约旦领空,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为飞行员们看到一艘豪华游艇。约旦国王侯赛因就在艇上,他曾经也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是飞机机翼上的炸弹和飞行的方向并没有引起他太大的怀疑——但也有传说:几年后,侯赛因曾告诉以色列总理拉宾,当时他立刻电话通知约旦空军司令,要他赶快告诉伊拉克方面:以色列飞机正在去偷袭图瓦萨的路上。

  进入沙特阿拉伯领空后,“串子”和“凿子”小分队将飞行高度保持在60米,分队内部各机相互间隔为600米,“串子”和“凿子”分队距离为3600米,它们的外围是6架F-15战斗机,这6架F-15挂载着AIM-7F、AIM-9L导弹和ALQ-119电子对抗吊舱。在80多分钟的时间里,以色列机群在沙漠上空以紧凑队形飞行,速度维持在0.7马赫,并实行绝对的无线电静默。当副油箱内的油用光后,以色列战机才将它们抛到沙漠中特别选择的地点,以免留下痕迹。

image.png

  在进入伊拉克领空之前,沙特阿拉伯防空部队发现了飞机,航管员曾通过国际通用应答频道询问这些“不速之客”,要他们说明国籍。“串子”队长拉兹用流畅的阿拉伯语回答道:“约旦空军,例行训练。”因沙约两国关系友好,两国军机互相偶入国境是常有的事,沙特方面便信以为真了。拉兹在确认危险解除后,立即向总部发出“黄沙丘”的暗语,表示飞行顺利。

  在飞往目标——巴格达郊外的图瓦萨的这段航程耗时90分钟,飞行1060公里,穿越了几个敌对国家,然而没有一个雷达站发现这个大规模的做战机群。因为,伴随这些飞机飞行的是一架看上去像艾尔·林格斯公司的班机,但实际上这是一架以色列的波音707加油机。战机排成密集队形,波音飞机在它们下面飞行,因此看上去好像只有一架民航机在作民航飞行。

  在以色列国内,直到17时整,以色列总理兼国防部长贝京才指示其秘书通知所有的部长召开紧急内阁会议。政客们一个个迅速赶到会场,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当贝京步入会场时,部长们见他面色严峻,都更为紧张起来。贝京冷冷地宣布说:“我们在这里开会之前,我们的飞机正朝东向伊拉克飞去,去炸掉巴格达郊外的‘希拉克核反应堆’,也就是说,我们的‘巴比伦’行动开始了!”部长们有的为之愕然,有的为之神采飞扬,最终,18名内阁部长一致同意了这个“巴比伦”行动。其实,即使他们不同意,“巴比伦”行动也已是脱弦之箭,很快抵达巴格达了。所以,内阁部长除了对摩萨德头头胡菲一手策划的这个行动点头认可外,又能奈之以何?

  当他们在另一次被地面部队发现时,以色列的一位飞行员又用国际商业班机通用的英语回答说:“尊敬的指挥官先生在雷达屏幕上看到的是一架大型商业喷气式飞机。”这14架飞机沿着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的边界向巴格达进发,但是一起飞通过红海上空时就被搭乘游艇度假的约旦国王侯赛因发现并且通报他们的防空单位,除此之外,即使途中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弃置用完的副油箱,也没有被雷达发现。就这样,14架飞机终于蒙混过境,直指巴格达。

  为了保证偷袭成功,以色列战机干脆涂上了约旦空军的标志以蒙混过关

  到了18时10分,机群长途奔袭2500千米,从沙特阿拉伯进入伊拉克领空后,波音机给战机加了油。随后,波音朵在两架战斗机的保护下,抄快捷方式穿过叙利亚西北,在塞浦路斯机场着陆,就像是进行一次正常的商业飞机。而那两架战斗机在波音机飞出敌方领空后,返回了比尔谢巴基地。

image.png

  配有“响尾蛇”导弹、普通炸弹和2000磅激光制导炸弹的以色列编队提速到0.8马赫,直扑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的图瓦伊塔核设施。

  由于己经有了哈立姆提供的情报,以色列人很精确地知道袭击什么位置能造成最大损失。关键是要炸毁位于工厂中心的圆顶。在这个区域内,有一名以色列特工带着一台信号发射机,以予定频道发出短促嘟嘟信号,引导飞机飞至目标。

  在距巴格达以西50公里处,以机编队发现了等待已久的巴尔米尔湖。按照计划,湖中一个长条状大岛将作为发起攻击的初始点,“串子”和“凿子”分队在那里确定最后的领航坐标,然后拉升高度开始冲向目标。但是,以色列飞行员们实际看到的却是四个小岛。面对疑虑,拉兹果断决定保持原航向。后来才知道,原来雨季过后,大岛被部分淹没了。飞过一片有人居住的绿洲时,拉兹破例打破无线电静默,提醒大家注意高压线,结果整个机群被迫爬升,尽快脱离伊拉克防空导弹的杀伤范围。

  18时25分,机群从约伊边界航向转北,机群距离巴格达附近的目标已不到400公里。直到此时,伊拉克防空部队才测定了敌机方位。

  在距离巴格达40公里时,负责护航的3个F-15双机分队率先分散,转而对邻近的哈巴尼亚、阿尔·塔卡杜姆、阿尔·摩萨纳、阿尔·拉希德和萨尔曼·帕克的伊拉克军用基地进行监视,防范可能出现的伊拉克截击机。同时,F-15战斗机还打开机载雷达和电子干扰吊舱。

  在距图瓦萨只有6公里的地方,“串子”和“凿子”分队再一次加速,并爬升到3000米的高度,经过短暂的目视搜索后,伊拉克时间下午18时30分他们看到反应堆的大穹顶。机群开始轰炸核反应堆。

  这个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伊拉克防空系统没有被激活,那里也并没有什么阻塞气球,难道伊拉克人没有收到约旦国王侯赛因的警告吗?根据后来的报道,因为当天是星期天,负责图瓦萨防务的伊拉克军官下午就去巴格达度周末了,约旦方面根本没有与他取得联系。更重要的是,图瓦萨的防空体系必须依靠防空军中央司令部的激活命令和目标鉴别,整个过程至少需要2-3分钟,届时以色列机群早就扬长而去了。

image.png

  战斗机群飞临目标上空向下看去,这个由三面高大的原子弹保护屏围护着的核反应堆并没有异常的反应,尽管它的周围布有高射炮群和对空导弹。他们原来的飞行,低得能看清田野中的农民,而现在他们不再需要这种特技内部消息行的掩护了。

  由于战斗机群自西而来,耀眼的夕阳正在他们身后,暮色在逐渐包围巴格达。因此当他们对核工厂狂轰滥炸时,伊拉克人几乎无法瞄准,高射炮只能盲目开火。白色的爆炸烟云告诉以色列飞行员,他们正在遭受炮击。这一情景是以色列人早就设计好了的,他们不允许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半点差错。

  首先开始攻击的117中队的“凿子”编队的8架F-16,从30米超低空急速爬升到2100米的高度,这个高度刚刚使它们能够在轰炸之前在命中区上空列好队形。尽管伊拉克人在1980年9月遭到空袭后对核设施精心地作了伪装,但胸有成竹的8架F16轰炸机还是单刀直入地从两边低空呼啸而过。

  拉兹中校以1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目标做35度角的俯冲,经过1067米投弹高度的一刹那,他用力按下操纵杆上的红色投弹按钮,扔下两枚MK84炸弹,然后迅速向左脱离。不巧的是,他发现自己已飞出投弹点800米。僚机飞行员亚德林看到拉兹出错,没有再等拉兹校正位置,果断向目标俯冲。在1066米的高度,核反应堆完全进入亚德林的视野,他投下自己的炸弹后迅速驶离。他回头看去,两枚炸弹已经穿透了大穹顶,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几颗炸弹都使用了延时引信,目的倒不仅是为了增大破坏程度,而是防止触发引信会使爆炸产生的浓烟影响后面的飞机投弹。

  仅在107秒钟之内,就把16吨炸弹倾泻在长32米、宽25米的大厂棚上。拉兹中校以600节的速度向目标做35度角向反应堆俯冲,以5秒钟间隔在1200米高度相继投下两枚2000磅(907千克)Mk-84炸弹。先后以两波,每波4架的方式进行轰炸,共投下了16枚炸弹,16枚炸弹命中目标,使反应堆发生爆炸。

image.png

  接下来投弹的是110中队的“串子”编队,另外3架F-16以5秒钟的间隔向目标扔下了炸弹。当轮到“凿子”分队攻击时,“串子”飞行员只能向爆炸的烟雾投下炸弹了。“串子1”投下炸弹后目标看起来完好无损,而“串子2”的炸弹扔偏了,剩下的“串子3”和“串子4”只能向爆炸过后产生的蘑菇云里投弹。轻装的以色列战斗机向西加速飞去。

  在整个空袭过程中,护航的F15截击机在空袭目标和最近的伊拉克空军基地之间的空域执行警戒任务。它们紧张地注视着是否有伊拉克的飞机出动。但是,一切都是平安无事。守护着该厂的萨姆6导弹也按兵不动,没有任何反应。而那些高射炮虽然卖力地向他们不停地开炮,但对于这些性能先进的飞机来说,伊拉克人的抵抗没有伤到以军战机半点毫毛、威胁不大。

  在他们投下的16枚炸弹中,有12枚直接命中目标,两枚炸弹击穿了反应堆的地下室,但没有爆炸。其准确的程度不仅使目击者呆若木鸡,而且连五角大楼的专家们在研究卫星拍摄的照片时也感叹不已。炸弹将核反应堆的圆顶掀开,把核反应堆的根基炸翻,一个秘密的地下研究室也被摧毁殆尽,同时还严重破坏了另外两座建筑物。

  在短短的45秒内,图瓦萨的“图瓦萨-1号”(古巴比伦语中“地狱之神”,又有“七月”的意思)反应堆被完全摧毁了。8位以色列飞行员对轰炸过程都进行了录像。据说这个录像曾在议会放映了一个小时。

  整个攻击过程中,伊拉克人没有发射防空导弹。18时45分,在完成任务后以色列战机迅速升空脱离,这些筋疲力尽的雀鹰飞行员开始回航。这个庞大的作战机群就像在进行一次假日旅行,轻松自如地完成了一次震惊世界的轰炸,然后又飞越约旦领空,并最终按计划返回基地——途中没有遭遇任何阿拉伯国家战机拦截。

  然而,对于伊拉克来说,这三个小时的轰炸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核工厂被彻底摧毁了,它的核大国的梦想也彻底破灭了。反应堆大楼被夷为平地,钢筋水泥墙体被炸得东倒西歪。对工厂至关重要的其他两座大楼也严重损毁。从以色列飞行员拍下的录像带上看,反应堆堆芯被炸得七零八落、翻倒在冷却池里。

  在攻击过程中,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贝京和全体内阁成员一直在他家中等候消息,他们整整等了两个小时。晚上快七点时,以色列空军总司令打电话给贝京,报告任务完成,全体人员安全返航。摩萨德头头胡菲得到消息,立即向总理贝京报告。

image.png

  听完电话,贝京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连声用希伯莱语轻声地说:“上帝保佑!上帝保佑!”从而给“司芬克斯”行动添上了一个最为简短的结语。

  巴格达的人们对于这一切都蒙在鼓里,直到第二天才知道核反应堆已荡然无存了。而在这个首都的外交界人士,因为当晚正在意大利大使馆聚会,参加意大利国庆节的活动,所以当他们看到高射炮弹在夜幕上空滑行爆炸时,还以为是在放焰火呢!

  而这时的以色列飞机,正急着择路返航。他们知道此刻已是无论如何也欺骗不了约旦的防空部队了,因此他们索性大胆地飞经约旦上空的笔直中心航线,编队在4万英尺高空穿越约旦领空。约旦皇家空军的飞行控制中心得到以色列飞机正从伊拉克返航的警报,但他们害怕强大的F-15,于是召回在附近巡逻的两架“幻影”F-1战斗机。

  19时10分,参战飞机全部在特拉维夫和贝尔谢巴之间某地的帕尔马契军用机场平安降落。

  本·埃利亚胡与第117中队长拉兹在停机坪上紧紧拥抱,本·埃利亚胡后来说:“没有人敢想像我们可以一个不缺地回来。”

  6月8日下午15时30分,以色列国家广播电台正式播发一则新闻:“昨天,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近郊的核反应堆,将其彻底摧毁……”此言一出,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

  事后查明,珍贵的“图瓦萨-1号”核反应堆机房已成一片废墟,巨大的屏蔽钢罩被炸出直径达5米的大洞,安放巨型计算机的中央控制室房墙倒屋塌,萨达姆苦心经营的核反应堆消失了,伊拉克进入世界“核俱乐部”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

image.png

  事后,恼羞成怒的萨达姆一口气将伊拉克西部防空区司令兼防空军司令法克里·侯赛因·贾贝尔上校及其麾下少校以上军官全部处决,另有23名伊拉克空军官员被送进监狱。

  由于空袭是在周末进行的,工厂放假,所以150名法国援建人员和50名意大利技师大多都不在现场,故幸免于难,仅一位名叫达米昂·夏塞皮德的法国值班青年专家不幸遇难。一位法国工程师事后叙述他目击的情况时说:“中央大楼被夷为平地,核反应堆被炸毁,原子弹防护屏无影无踪。”1981年6月10日,法国援建团程回国,援建顾问团团长是这样敷衍伊拉克方面的:“即使在伊拉克政府保证安全和资金的条件下,重建反应堆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来恢复。”但法国人以后再也没有回到图瓦萨工地。

  美国专家估计,即使法国人愿意全力帮助修复这座核反应堆,至少也要花3年半的时间。

  这也是以色列政府最希望看到的美满结局。而当空袭成功的消息传到以色列,贝京在赞美完上帝之后便给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萨姆·刘易斯打电话。惊恐不定的刘易斯说:“我必须严肃地告诉阁下,我怀疑白宫的一些人对这件事会发脾气的。你们的武器是从我们这里获得的,只能用于自卫。”贝京反驳说:“自卫?有什么能比摧毁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能称得上是自卫?这些武器是让以色列屈服,屠杀我们的人民,毁灭我们的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要毁灭犹太民族、国家和人民。过去几个月我多次对你说,要么美国来阻止这个核反应堆,要么我们来做。”

  贝京在内阁公报的最后写到,以色列绝不允许“敌人对我们的人民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将采取一切必要的先发制人的行动来保卫以色列的公民。据说当贝京向内阁成员宣布以色列飞机正飞往伊拉克执行任务时,一些不知内情的阁员还以为他把叙利亚错说成伊拉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这次行动后不久,埃左恩机场便关闭了。根据谈判的结果,它将跟随西奈半岛一起归还给埃及,“巴比伦”行动将成为它永远的荣耀。如同事先所预料的,多个国家对以色列表示谴责,而伊拉克更是表现的怒不可遏。不过萨达姆心里明白,拳头不硬叫的声音再大也没用,因此政治上的风波很快就过去了。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