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虎观会议

"

  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会议——汉朝一场整治儒家思想的政治会议

刘炟究竟是怎样的皇帝?是他导致东汉灭亡的吗?

  刘炟生于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生母是贾贵人。永平三年(公元60年)二月十九日,刘炟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三岁。刘炟年少宽容,爱好儒术,很受父亲汉明帝的器重。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日,汉明帝去世,刘炟即皇帝位,时年十九岁,是为汉章帝,尊嫡母皇后马氏(明德皇后)为皇太后。同年八月十六日,葬汉明帝于显节陵。十月初二日,大赦天下。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三十日,刘炟在章德前殿去世,时年三十一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遗诏不起寝庙,一概依照安葬汉明帝的制度。同年三月十八日,刘炟被安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

  政宽刑疏:史称,刘炟忠厚仁义,笃于亲系,其政令刑罚的确也是比较宽疏。譬如,依东汉制度,官员贪污要禁锢三世,即三代人都不准为官。刘炟废除这项制度。但是,刘炟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往往超过规定的限额,从而造成国家财政的困难,却把这些负担都转嫁到百姓头上。可见,刘炟之宽疏,并非完全建立在制度原则之上。

  刘炟的一些政令刑罚,有时也并非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灾祥谶纬之学上。建初元年(公元76年),兖、豫、徐等州发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刘炟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百姓;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讨解决办法,按照当时人们流行的看法,水旱荒年是由于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又与政事有关。司徒鲍昱痛陈时弊:“前几年治楚王刘英狱,抓人成百上千。这些人并不是都有罪,受牵连而坐狱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那些判处徒刑的人远离家乡、骨肉分离,死了灵魂也不得安息。这就致使阴阳失调、水旱成灾。现在不如赦免这些刑徒,解除监禁,让其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样也许能致和气,使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尚书陈宠也上疏说:“治理国家大事就如调整琴瑟的弦一样,弦调得太紧就会崩断,刑罚太严也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建议陛下进一步宽缓刑罚。”刘炟听从他们的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罚。

  禁除酷刑:刘炟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废除了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亲属皆受牵连的法令,改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批准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禁盐、铁私煮、私铸。

  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1517984707797992.png

  提倡儒学:建初八年(公元83年),选高材生受学《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因经学家多分歧,集中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并命班固将讨论结果整理成书,名为《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议》、《白虎通》),这部书,系统地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形成今文经学派的主要论点,是继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

  维护丝路: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使西域诸部归服,中央政府在该地建立都护府。不过,该地仍是不断发生战乱,局势颇不平静。刘炟即位之初,边关再起纷乱,焉耆、龟兹、车师等联合北匈奴,攻打中央政府的军政驻地,形势颇为吃紧。汉章帝刘炟召群臣商议对策,众人皆欲暂缓,惟有司徒鲍显,力主马上增援。刘炟采纳鲍显的意见,派兵西进,解救了边关危机。

  不过,对于是否继续经营西域,刘炟是举棋不定,大臣们也有争论。由于确实存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困难,刘炟最终还是放弃了西域,诏令滞留西域的汉朝人员回国。

  这时,班超住在疏勒国,也接到撤退的诏书,他收拾行装,备好马匹,准备返回久别的祖国。在西域生活多年,他有些依依不舍,西域人民也爱戴和尊敬他。听说班超要回国,疏勒国人民惊惶不安,因为班超对付匈奴有办法,班超一走,又要永无宁日了。疏勒都尉抽出长刀,满面流泪,对天长叹道:“汉朝使节弃我而去,我国必为匈奴所灭。与其后日死亡,不如今日魂随汉使,送其尔归!”说罢,即引刀自刎。

  班超虽然也难舍难分,但王命在身,只好拨转东行。不久,到了于阗国,于阗人民拦道迎接班超,听说他要东归,都失声痛哭,就近的人们伏地抱着班超坐骑的马腿,不让他离开。班超无奈,只好留下来,同时上书刘炟,请求他留屯西域。刘炟同意了班超的请求。

1517984736180790.jpg

  班超在西域团结各族人民,有效地遏止了北匈奴的侵扰。西域各国除龟兹外,都愿意臣服大汉。建初六年(公元81年),班超在疏勒上书汉章帝,请求派兵支援,降服龟兹,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意图。刘炟支持了班超的计划,征集吏士前往。

  斯时,有平陵人徐干自告奋勇到朝中上书,愿意立功异域。刘炟大喜,立即命令他为假司马,率领一千多人组成的远征军,西去驰援班超。在西域诸国中,乌孙最为强大,班超又请求汉章帝刘炟遣使慰问乌孙国王,刘炟同意派遣使臣前往乌孙。

  乌孙国王非常高兴。建初八年(公元83年),乌孙派遣使者回访汉朝,表示友好。在西域,汉朝得到这样一个大国的支持,刘炟觉得非常称意。于是,他提升班超为将兵长史,授予他代表东汉政府在西域行事的权力。

  由于同汉朝中央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由于乌孙的内附,使班超在西域的威望大增。西域诸国都愿意接受班超的节制,这样,就为以后的东汉政府再次打通同西域的密切交往铺平道路。

  刘炟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此时,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刘炟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光武帝之施政方针,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但由于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而且刘炟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种下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

  总之,刘炟仍然是东汉早期数得着的一代明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白虎观会议的内容是什么?它又影响了哪些东西?

  这个在历史上声名不显的白虎观会议,这个东汉汉章帝,他召集的这个会议,这是一个讨论儒家学术,儒家经典的一次学术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进一步的把一个忌讳之学和儒家的学说两个学说结合起来,使得它到了一个压服其他学说的地步。在这个会议中,确定了儒家它的学术地位的至高无上,也是巩固了汉朝,东汉这个王朝它在这读书人心目中的这个正统的地位。

image.png

  东汉刚刚才建国这些年,因为学术的风气实在是太过于严重。虽然说汉武帝在之前就已经独尊了儒术,但是因为时间过去了太久,其他学派的学说又渐渐的抬起了头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学说又是发展的是十分不同,多种多样的。就像是对这个已经被捧到了一个很高位置的儒家的来说,里面很多书本,很多书籍,很多经典都会解说成很多不一样的版本。这在当时的年代,在学术是十分的混乱不堪,也是十分的一个难以去评判,这使得皇帝在任用人的时候没有一个评判的标准,总不知道什么人,什么样的基层的官员才是自己需要的,才是自己的国家需要的,所以说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汉章帝就举行这个白骨观会议。

image.png

  当时这个会议是由汉章帝他自己亲自主持的,参加这个会的人有很多,比如说有班固有杨宗,还有魏应,这些人都是当时很出名的一些学者,一些大家,一些在学术方面有着自己不可去动摇的一个话语权的人。于是这场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得,但是影响了后世很大的白虎观会议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image.png

  在这场会议上提问的是魏应,他代表着皇上去提问回答的。淳于公,他是在场的那些班固这些人,这些有名望的大家们的读书人学者,他来回答的。这场会议整整是举行了有上个月,在这场会议上,终于班固把这场会议的讨论结果是撰写成一本书,这本书叫做白虎通义。这本书在当时的汉朝是个官方的书,这是所有的人都要去学这个书。而且在这个会议上还把这个流传后世的君为臣纲,这个纲常列为了第一位,加强了东汉这个国家,他的皇帝的统治。这样也就解决了汉章帝他心里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困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什么是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会议的原因,背景,以及评价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虽然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

image.png

  历史背景

  东汉初年,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所谓谶是当作神灵示人们的一种预言。谶与纬连称,是一种长期的发展结果。谶纬即总集过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质的预言,而用以解释一般性质的儒家经典,使那些预言与儒家经典相交织,使圣人的教条与神灵的启示合二为一。这样,圣经变成了天书,孔子就变成了神人。

  儒家思想

  自西汉初年叔孙通制礼作乐以来,儒家思想渐渐开始得到重视,汉武帝时期,采纳经学大师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经义为汉治法,攻读儒经成了经师们荣显的专门行道。

  但汉武帝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当时有名的儒家学派,皆为其在大学设一讲座,谓之学官。充学官者,并不只是《诗》、《书》、《易》、《礼》、《春秋》五经。然而,自此以后,儒家学说经政府的倡导,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越传越多,越传越繁琐。《汉书·儒林传赞》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鉴于当时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对经义的解释也各有差异的状况,宣帝乃“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临制决”史称石渠阁(未央殿北藏秘书的地方)奏议,这成了封建政权第一套完整的法典。西汉末年,哀、平之际,儒家哲学内部发生经今,古文派之争,刘歆于皇家图书馆秘室中发现的古字体《春秋左氏传》、《毛诗》、《易礼》等在王莽时代被立为学官。自此以后,经今、古文二派斗争激烈,你消我长。

image.png

  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进一步把儒家经义与谶纬图书等迷信东西结合起来,完成了东汉国教的形式,所谓谶是当作神灵启示人们的一种预言。谶与纬连称,是一种长期的发展结果。谶纬即总集过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质的预言,而用以解释一般性质的儒家经典,使那些预言与儒家经典相交织,使圣人的教条与神灵的启示合二为一。这样,圣经变成了天书,孔子就变成了神人。到了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把西汉宣帝、东汉光武的法典和国教更加系统化,这就是所谓的“白虎观会议”。

  处理方式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当年冬十一月壬戌,章帝邀集名儒、诸王集于白虎观,由五官中郎将魏应代表皇帝发问,其后各家儒生加以讨论,形成共识后由侍中淳于恭加以回答,此后章帝再亲自决定对此答案是否满意。会议连续举行了一个多月,会后,班固奉旨对会议内容加以总结,写成《白虎通义》四卷。

  把谶纬学说和今文经学混合在一起,使儒学进一步神学化,作为解释封建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的依据。

image.png

  会议成员

  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

  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这样考详同异,连月始罢。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历史评价

  《后汉书·章帝纪》:“﹝建初四年十一月壬戌﹞於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 ,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清 曹寅 《哭东山修撰》诗:“辉煌白虎观,灭没青藜枝。”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石经》:“汉灵帝时,立‘五经’石碑於白虎观 ,蔡邕等为之校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一次拯救儒家思想号召的政治会议——白虎观会议

  汉朝时期,随着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一句见解,一时之间让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当朝君主进行统治全国的有力武器。但是当时因为王莽建立新朝后对于国内的一些思想进行了整改,所以除儒家思想外的其他文学代表也逐渐重新有了增长的势头。学术繁杂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分歧产生,所以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权者必须选取一种学术加以推崇,而汉章帝建国后就召集全国各地著名的儒家思想代表,在白虎观中就学术问题进行了一次探讨,因为这次讨论对于后来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这也被后人称之为白虎观会议。

image.png

  如今社会中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很丰富的年代,谈诗作画都很自由,对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我们也是抱着既敬又远的态度。但是在中国曾经的文学发展中,儒家思想并不是唯一一种文学代表,而是由于“独尊儒术”口号的提出这才有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东汉初期,当时的经学代表和曾经的文化见解有了一定的冲突,各个门派因为学习文化和传教师父的不同,使得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有学识的学者会收取一些弟子在自己门下,当然因为立场的不同学问渊博的学者之间难免会被世人进行一番比较,当代大儒本无心分个高低,但是架不住自己门下弟子的热情,他们又怎么会承认自己的师父学问不如别人呢?所以争论中各弟子就以流传时间最久的儒家经典作为解说的典范,虽然各派之间对着文中的每一句都进行探讨,但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和见解都不相同。

image.png

  为了避免门派口角战争的继续发展,汉光武帝就将儒家经典奉为天书。后来王莽登基后,认为这些思想都有点蛊惑人心的作用,所以对当时发展最快的儒家经典进行了打压,而这也导致了其他学派的兴起而结束了儒家思想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汉章帝继位后觉得太过混乱的学术政策不利于朝廷的统治和管辖,所以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提倡和鼓励发展,更是为了巩固它的统治地位而将儒学和神之论结合在一起,使得百姓更加的推崇这种学术。后来朝中大臣上书皇帝时说道,应该效仿西汉曾经的会议方法,召集有名气的儒生聚集在一起从而来增加儒家学术的传播速度。

image.png

  公元79年二月,汉章帝下令邀请了全国各地有权威的名家大儒和各个诸侯相约于白虎观中。会议内容包括,由皇帝提问问题而其他儒生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将儒家学术和神学问题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传播儒家经典,另一方面还能较为容易的控制百姓的精神,让百姓更加地维护朝廷的统治。会议结束后,皇帝就派人将探讨的结论进行了总结和摘要最后写成了一本书。

image.png

  有些时候在某种程度上,一些看不见的杀戮更能控制住人心,纵观古代的君王统治,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简单温饱问题的解决就能够让他们忠于皇室,可是对那些有些傲骨的学子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些学者又非常重要,因为学识丰富所以他们的言行和举止都能够引导人心,所以要想稳固统治必须抓住这些学子的命脉。而汉章帝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君主,他知道学者大多为人高傲,所以一般威望的人根本不会让他们屈服,所以他首先请来白虎观的就是一些名气非常大的儒生,这也加大了其他学子对其的信服力。而且汉章帝还采取了神学和儒学杂合在一起的方法,对于那些对天地鬼神总带着一丝敬畏之心的学者来说,这也相当于抓住了他们的精神命脉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于当时乃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