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卢基战役

"

  大卢基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1942年11 月4 日至1943年1月20日,由加里宁方面军实施。目的是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大卢基集团(9 个师),使之不能调往斯大林格勒。1942 年11 月28 日,苏军将敌合围,德军速调6 个师解围。1943年1月16日,被围德军部分(7000 人)遭歼灭,大卢基也随之解放。

大卢基战役

大卢基战役——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

大卢基战役双方战略目的是什么?战前有着哪些准备

  按照苏联方面的预想,最佳的战斗结果是第三突击集团军迅速完成对大卢基的合围,扫清城内抵抗力量,并且顺利切断同向列宁格勒的铁路,掐断北方集团军群的补给,从而与斯大林格勒交相呼应,因为德军已经没有后备力量,所以一旦缺口打开,很可能在43年初苏军向普斯科夫(Pskov)和里加(Riga)的突击无可抵挡。北方集团军群也将被迫放弃对列宁格勒的包围,而且很可能43年底就可以解放波兰。 苏联方面自然也明白,人算不如天算,上述这个结果只是最好的,但未必是最可以实现的,如果不能切断铁路,那么至少第三突击集团军要在大卢基给德军沉重打击,并且能够威胁到北方集团军群的补给,这样,在43年可以进一步进攻,将北方集团军群切割开来。同时,占领了大卢基后,也可以向南突击维特伯斯克(Vitebsk),43年底有望收复斯摩棱斯克。如果这个目标也没有达到,那么至少要占领大卢基,能够形成对北方集团军群侧翼的威胁,并且为今后向斯摩棱斯克进攻提供机会。

  而对于德国方面,最理想的胜利自然是牢牢掌握大卢基,同时给与第三突击集团军以重大杀伤,这样在整个43年,大卢基都将处于德军手中,不仅成为一个苏军的眼中钉,而且稳固连接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还可以作为向东进攻的出发点。即便不能整个43年都守住大卢基,也至少要守两个月,并且阻止任何足够威胁到维特伯斯克——列宁格勒铁路的苏军接近补给线。尽管后期苏军可能组织新的进攻,但德军届时应该可以应付。无论如何,德军都至少应该能够守住大卢基城一部分,尽管苏军可能撕开一个缺口,威胁到北方补给线。

image.png

  如果说大卢基对德国人重要,那么对苏联人就是非常重要,在41年8月,大卢基刚刚易手时,苏联人就组织了反攻,而德国方面也是从占领后就开始苦心经营防御,从第11装甲师夺下该城后,守军就开始修筑大量的水泥碉堡和坦克陷阱,还给这些碉堡起了德国名字:例如维也纳(Vienna)、诺德林根(Nordlingen,慕尼黑附近城市)、拜罗伊特(Bayreuth,慕尼黑附近城市)。在碉堡里积累了大量的食物和弹药,以备有一天城市被团团围住。

  大卢基虽然是个3万人口的小城,但是不要以为这个地方像果戈理小说里那样的外省小城一样土,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西方化”的城市,因为在这里,西方的宽轨铁路和东方的窄轨铁路交汇,列车行驶到这里必须换轨,或者转乘新的列车,而因此,去莫斯科的西方外交家和苏维埃政府的贵宾们往往要在这里停留一下,为了取悦他们,苏维埃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个西方化的旅馆——莫斯科旅馆,在那里,即便是全俄罗斯都看不到的奢侈品也有的销售。大卢基城被洛瓦季(Lovat)河一分为二,洛瓦季河源自白俄罗斯东北部的洛瓦捷茨湖,长536km,是一条大河,最终汇聚成涅瓦(Neva)河,注入芬兰湾,这条河的特点是它其实是一个河湖系统,附近有很多湖,而且以雪水补给为主,可见当地冬季雪大。而这条河也为大卢基城的防守提供了天然屏障,河东是城市的主要部分,而最重要的战略地之一在城市东部的火车站,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车站被命名为大卢基西站,也许俄国人很早就体会到地球是圆的,并且想让世界知道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吧。这里的碉堡数量和质量双倍于其他地方,而且补给也分外充足。而城西有一个古堡,称为城堡(Citadel),三面环洛瓦季河,而且对于炮火几乎是免疫的。守城的思路很简单,逼迫苏军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争夺,一旦前线即将失守,就后退到下一个碉堡,在这种战斗中消耗苏军。固若金汤的防守,让德军相信苏军的进攻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在11月初,苏军就开始骚扰守军的补给,包括炮击和空袭,然而,和西方不同的是,苏联红军飞机很少深入到敌后20km进行空袭,因此虽然德国人补给有些小麻烦,但是铁路仍然保持畅通。

image.png

  这么一座坚固的要素,却在苏军进攻前,突然被削弱了。11月初,德第11集团军进入了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交界处,增援在苏军连绵不断进攻下严重受损的当地部队,德军士气非常高昂,因为11集团军是拿下了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的英雄部队,而且目前德军还有德国最伟大的元帅之一曼斯坦因来指挥,德军士兵们相信在霍尔姆(Kholm)和Velizh之间取得胜利是可能的。然而,第59军的官兵们没高兴几天,第11集团军连同他们的曼斯坦因就被调到斯大林格勒救火去了,第59军又被孤零零的抛在了大卢基。  第11集团军的撤走,意味着大卢基南方,从霍尔姆(Kholm)到Velizh之间只有第83步兵师(守卫大卢基)和第3山地师(守卫大卢基南方),而第59军除了得到了一个空头的级别提升,升级为Chevallerie战斗群外,再没有得到实质的增援。  由于缺乏兵员,当苏军部队切入大卢基南北时,没有遭到任何德军前沿部队的抵抗,因为,根本没有部队在那里。在北方,德军寄希望于茂密的森林,在南方第3山地师则被分拆开来,守卫20km的防线。这两个师在夏季战役中都遭受了严重损失,现在防线都过于松散,在大卢基西方沿一条名为Kuban小溪的防线,第83师每个连要负责防御3公里,而第3山地师在旷野上甚至没有一所民房可以御寒。

  第83步兵师来自东普鲁士,指挥官是Theodor Scherer少将,在41~42年的霍姆尔战役中获得了骑士十字勋章,其中,守卫大卢基的主要是第277步兵团(加强了336安全营)。团长中校Freiherr von Sass,Sass中校还获得了几个小部队的支援,包括一个6管火箭炮营,除了大卢基卫戍任务外,83师还要担负125公里防线的防守。另外有两个工兵营,以及一个从南方逃过苏军包围进入城里的山地团。他们的人员和装备都尚未得到补充,而且缺少冬衣,还要忍受霜冻和偶尔的解冻(在寒冷天气里温度变化容易引起病症)困扰。Sass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抓紧了最后几天时间利用尚未被切断的铁路和飞机补充给养,给部队换上在未来必要的冬装,有效地控制了不必要的冻伤冻病损失。

  苏联方面的部队状态也是参差不齐,很多部队都是重建的。前面已经介绍过,而且这里要说明的是,德军很多部队遭受了严重损失,苏军也是,例如249爱沙尼亚师,在42年1月霍尔姆(Kholm)战役中,损失高达82%,8000人战后只剩1400人,28步兵师也是在夏季战役中几乎损失殆尽,刚刚重建,几乎无整师协同作战性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大卢基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什么?最后结果如何

  第一阶段:苏军进攻

  战役在11月15日打响,到11月24日,苏军对大卢基城的进攻开始了。强大的苏军迅速从城的南北两面形成了半包围之势,几乎没有碰到成建制的抵抗(因为本来也没有多少部队),苏军部队在零星的战斗中踏着雪地前进,到晚上,已经几乎形成了对大卢基城的合围。在Kuban小溪附近的德军撤退太快,以至于苏军第二天就可以展开对大卢基的进攻。然而25日的进攻让苏军伤亡惨重,26日,苏军继续加强进攻,但德国人仍然守卫着阵地,不过他们自己损失也很大。27日,苏军357步兵师完成了对城市的合围,那天Sass中校打给了司令部最后一个电话,此后,和城里只能通过无线电联系了。  28日中午,苏军已经切断了Novosokolniki城南的铁路,达成了他们的战役目标,德军Scherer将军开始接管该城战斗指挥权,他把一切能找到的兵力都集合起来,打算坚守到最后一人,虽然前线将士从开始就意识到敌军比料想的强大许多,但是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内此时正在为斯大林格勒焦头烂额,根本没有多少精力顾得上这个小城市。

  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全部投入了勒热夫方向,根本没有力量支援大卢基,于是请求向西方突围,如果当时得以批准,那么德军可以不遭到多少损失轻松突出重围,代价只是德军防线后撤10到15英里,而重要的维特伯斯克(Vitebsk)——列宁格勒(Leningrad)铁路仍在德军手中,而且空间足以掩护该铁路不受威胁,撤退后,形成的苏军突出部可以在德军抽出兵力后,从南方进攻而解决。

  虽然希特勒没有多少精力来照顾大卢基的战斗,但是他却再次坚定的“照顾”了大卢基地区德军的命运,希特勒要求大卢基守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到解围,而且也的确搜刮了附近能够作战的部队,但是当希特勒要求精锐的伞1师参战时,遭到了帝国元帅戈林的拒绝,这个精锐师的缺席,是德军没有成功解围大卢基的主要原因之一。(注:原文中戈林的理由是:“the pision remain intact in its present position”,根据其他资料考证,苏军在对大卢基进攻的同时,在周边地区发动了一些牵制性的进攻,第一伞兵师也被卷进去了,因此这句话很可能是“the pision remain contact in its present position”的笔误)

image.png

  虽然一时没有增援部队到达战场,但是能抽调的增援部队的确在从各处向这里疾驰,包括一些原本应该出现已经取消了的斯大林格勒方向曼斯坦因进攻计划中的部队。

  虽然最近的伞1师没有出现在战场,但是第8装甲师已经从列宁格勒程,经过了长期的艰苦战斗,这个装甲师的实力大大削弱了,而且这个装甲师是以从来没有完成过预期任务而著称的。 也许大卢基包围圈内的德军听到是第8装甲师来解救他们时,“心里瓦凉瓦凉的啊”。不过这次战役中,他们表现很出色。此外,本来应该调往列宁格勒的第20摩托化师也奉命南下,291和205步兵师现在已经不用参加曼斯坦因的作战计划了,因为进攻已经取消了,也一并向大卢基推进,他们将由东南方进入战场,去解救南部的两个包围圈内德军。

  1SS摩托化旅则奉命解救Novosokolniki,虽然他们也正在休整,但是战斗力还是很可观,但是戈林派出的第六空军野战师就差多了,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331步兵师则更惨一些,如果说其是二线部队,都有些抬举,它本来是在西线执行后方警戒任务,随后又被调到东线一个安静的角落执行同样的任务。它的两个团长太老了,老到没有人扶都难以自己走出团指挥部,于是只好让剩下一个稍微年轻力壮些的团长把时间分成三份,轮流指挥三个团作战。

  此外,两个装备105mm火炮的炮兵营,一个火箭炮旅和勃兰登堡团一个轻步兵营也投入了战斗。这些部队是可以给苏军重大杀伤的。

  双方都很清楚的认识到,大卢基城撑到援军到来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尽管Kuban小溪边的德军防御工事尚未清除完毕,苏军就发起了对大卢基的进攻,想赶在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城市。在坦克的支援下,苏军的进攻一波又一波,虽然给德军带来了严重伤害,但是自己损失也更严重。就像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一样,损失并没有影响进攻,虽然在缺少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进攻严密设防的城市是进攻方的地狱,进攻仍然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持续不断。

  苏军重型火力支援不足,尽管加里宁方面军调拨了一个重型迫击炮团和一个重型炮兵团,但是大多数重型火炮都被调往勒热夫了,这也是进攻前苏联人所担心的。但苏联人的炮兵还是很有效的给与了守城德军广泛杀伤,炮弹像冰雹一样砸在城里,后来城里满天都弥漫着水泥碎块,德军受伤率也因此非常之高,但是由于被围困,受伤的士兵也没法得以治疗和补充。不过一旦前沿阵地突破后,苏军也只能依靠人海冲锋。

  尽管是在二战中最不惜代价进攻的苏军,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到11月30日,参与主攻的第21和46近卫步兵师已经损失殆尽,不得不后撤整编,而第249爱沙尼亚步兵师,则士气低落到极点,几百名士兵甚至临阵倒戈,参加到德军一方,再也不愿意为斯大林战斗了。

image.png

  不过苏军的损失换来了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只不过3天,德军第343安全营快被打光了,幸存者不得不撤离城市。Sass意识到除非援军到来,否则早晚德军会被优势敌军消耗光。在12月15日,Sass电告Scherer:“士气仍然高昂……但是损失同样巨大,我们的补给不多,弹药有限……苏军蒙受了更巨大的损失,我们面前的爱沙尼亚各师士气很低,我们会坚守阵地,不会让战斗变成游击战……Sass。”

  苏军在猛攻大卢基的同时,向战役的最终目标Novosokolniki推进,从11月24日到12月10日,优势苏军扫清了该城南北两侧的德军,南方的两个德军战斗群也被分割包围,动弹不得。

  但是因为所有通向Novosokolniki的主要道路都要经过大卢基市区,而大卢基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夺下来的,所以在向西突击的路上,即便是师属炮兵也难以通过洛瓦季(Lovat)河,如果要拿下Novosokolniki,缺少了这些火炮是不行的。普尔卡耶夫最终,也是唯一的选择是坦克和步兵迅速杀开一条血路奔向Novosokolniki,将清场留给后面的部队。

  这样,只有先解救Novosokolniki,才有可能打开大卢基的局面,第三山地师重新夺回了Novosokolniki南方的铁路,而北方,第83和291步兵师的部队,到12月12日,也将苏联人击退了10公里。尽管如此,因为天气和大雪覆盖的地形,解救行动也仍然不易。第8装甲师,在北方的Gorki稍事休整就投入了战斗,他们这次非常拼命,和苏军争夺着每一寸土地,为了堵住它,苏军将能从大卢基和Novosokolniki抽调出来的部队,都扔到它前进方向上了。在如此强烈的狙击下,第8装甲师推进到一半就再也推不动了,它的步兵损失惨重,能开的坦克更少了。但第8装甲师的努力,使得苏军不可能再对Novosokolniki抱有幻想了,12月14日苏军决定放弃对Novosokolniki的进攻,铁路枢纽保住了。

  第二阶段,德军解围

  现在,战线开始稳定了,而苏德两军都停下来整补疲惫的部队,苏军的伤亡惊人,21和46近卫师彻底崩溃了,9和19近卫师也几乎伤亡殆尽。249爱沙尼亚师则有1100多人逃离战场。德国方面的损失相对更为严重,例如,一个山地团22名军官中损失了20人,战前786人的名单,现在只剩了60人,到12月18日,291步兵师和20摩托化师总共只有6,200人。

  而德军能够得到的补充相当有限,因为在南线,斯大林格勒正在吞噬着德军的有生力量和补给,而德军能够得到的只有元首的口号,在12月16日,希特勒给Sass拍了专电:“我表彰你和你的士兵如此的勇敢作战,我相信你们会如钢铁般坚实,就像Scherer在霍尔姆一样等来援军。”作为一名勇敢的军人,Sass回电:“大卢基将坚守到最后一人”,同时,他请求空军空投更多的给养。

  虽然斯大林格勒方向吸引了大量德国空军,在大卢基方面还是经常有飞机出没,他们尽全力为包围圈内投下必要的药品和其他补给,因为城里没有机场,所以空投成为最常见的方式,结果很多都补给了苏军。对于体积较大的补给品,则通常采用滑翔机,在经过一片密布高射炮的森林(苏联人就怕这个,所以特地防范)后,脆弱的滑翔机会降落在城里满是瓦砾的街道。

  就这样,轻型反坦克炮和其他火炮,火箭炮弹药甚至整个班的特种人员被送进了大卢基,显然,这非常有效的延长了大卢基坚守日期,但是并不足以持续无限长时间。空军也损失惨重,整个大卢基战役期间,80架宝贵的He111和Ju52连同飞行员坠毁在这里。

image.png

  由于Chevallerie很难在指挥守城部队的同时指挥解围,第二支解救部队指挥部也建立了,以便缓解Chevallerie的压力,这就是Wohler战斗群,由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Wohler中将指挥,他们将从东南方向进攻。其下属部队从11月25日到12月18日已经损失了9,940人,而补充只是那些还能上战场的伤员。尽管如此,Wohler还是决定全力解救大卢基,1943年1月4日,代号为托提拉(Totila,东哥特人君主)的解救行动正式开始。虽然缺少坦克突击炮和弹药,但是由于解救迫在眉睫,所以鲜血和意志取代了武器,让德国军人们为了包围圈内的同志毅然前进。

  而大卢基守军则只能眼巴巴看着围城的苏军换上了一批新人,而这些生力军再次给了他们重大打击,1942年的最后一天,城市被切割成两半,东部从此失去了和西部的联系,德军指挥官毫无办法,苏军为了拿下大卢基不惜血本,攻击规模从连到旅,无论遭受多大损失,他们总能获得新的补给,城市一天天被蚕食。

  但在新年后,Sass仍然每天发出长长的战场报告,城里的情况一目了然。报告显示,几百名伤员被照顾的很好,完全没有被冻或者被敌人俘虏,但是他们得不到及时必要的治疗,连医护人员都不足,只好用俘虏的爱沙尼亚人充当护士,药品也几乎没有了。食物不足,储备的一点马肉也坏了,肠道疾病流行,弹药也快用尽了,而城里每次都遭到苏联人的弹雨,苏联空军也不分天气进行轰炸。与东部相比,西部情况较好,城堡成为了500名德军伤员的庇护所。

  看到城里的情况,解救行动一刻也不能耽搁了。而Wohler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救大卢基南方两个包围圈内的德军,Wohler将他们交给了59军,命令他们自行突围,而最终他们也成功了。二是如何巩固现有战线,并且选择合适的突击点,由于现在德军防线最南端几乎不用考虑苏军的威胁,因为有空军第二野战军被部署在那里,而北面几乎是不可逾越的森林,所以,Wohler决定从中央打开通路。

  在地面进攻中,苏联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掩护全部的防线,尽管1SS摩托化旅和20摩托化师在南线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但他们逼迫苏联人从更重要的中央防线抽调了部队。Wohler的预定目标,此时只能说是至多都部分达到了。相比两周后的德军解围行动,普尔卡耶夫一定会对自己在德军这次解围行动中的表现更加满意,因为他把一切能够阻止德军推进的装甲部队都顶在了德军面前,包括整个第二机械化军。但苏军对大卢基的进攻还在继续,情况在一天天的恶化。

  虽然苏联人在河西缺少重炮,使得他们伤亡更大,但是很快他们想办法把更多的炮和弹药送过了河,Wohler难以推进,必须增加兵力,而原定进攻的两个师里有一个是完全不适合进攻的331师,于是只有1个师投入战斗,而城里的情况日益危急,除非苏军撤退,否则坚守不了几天。虽然南方遭到堵截,北方的第8装甲师也回天无力,但由于苏军抽调了部队到南北线,使得中线的进攻还是卓具成效的,最终德军距离城堡只有3公里了,1月9日,第五山地猎兵营搭乘突击炮和卡车,在大白天英勇地突进了城堡(Citadel)(也有资料称是勃兰登堡特种营搭乘缴获的T34和德国突击炮进入城堡的),这成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但疲倦不堪的苏军迅速组织了坦克和步兵反攻,迫使进攻的德军转攻为守。

image.png

  现在东部想守住是不现实了,但是如果城堡(Citadel)能够守住,Sass可以率领他的部队向西突围,而且这里还将成为反击出发点。然而,解围行动兵力大大不足,如果再有一个营突入城堡,解围行动可能就成功了,但是没有更多部队了,而第五山地猎兵营的15辆装甲车辆不到1个小时就被苏联人的喀秋莎毁灭了,为了避免被歼灭,现在城堡守军只能向西突围了。

  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空军不情愿地投入了一个伞兵营,但是他们人数太少,来得也太晚了。在14日到15日夜,伞兵营拼命从西南向城堡突击,以便与包围圈内的第五山地猎兵营部队汇合,打开一条通往城堡的通路,然而,虽然有一名对地形非常熟悉的团长带队,在被苏军炸的面目全非的城区里,他们还是迷路了。而城堡里尚且可以行动的守军,则在第五山地猎兵营的带动下,竟然自行杀开了一条血路,经过血战后剩下的150名勇士,在早上出现在军司令部的面前。

  大卢基最终陷落了,1月14日,Sass来电,“现在我们只有最后两个碉堡了,敌人已经出现在我司令部前方。”1月15日,4:40,Sass汇报说:“我们将不考虑突围,因为那样的话2,000名伤员将落入苏联人之手……请立刻解救我们,立刻!”在7:20,Sass再次来电:“请立刻解救我们!”在8:40,最后一条电报是“请立即向我们开炮!”此后一切都沉寂了。1月16日,官方宣布大卢基失守。虽然此后几天,西线还进行着战斗,但是已经无助于改变结果了。苏联人夺回了大卢基,7,000德国守军覆灭。德国人则守住了西部,尽管防御态势大不如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大卢基战役双方分别投入了多少兵力?使用了什么武器装备

  苏军参战序列

  在大卢基战役期间,苏军投入的主要兵力是加里宁方面军(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上将)下属的第三突击集团军(3rd Shock Army,之所以把shock翻译成突击,是因为这个词是俄文“udarnaya”在英文中最直接的翻译,其实可能翻译成assault,更有助于从英文中理解,但是历史已经如此翻译,我们不妨了解照搬)。

  这个突击集团军(司令库兹马·尼基托维奇·加利茨基少将)下辖3个军:第二机械化军(the 2nd Mechanized)、第五近卫突击军(the 5th Guards Shock),以及第八爱沙尼亚军(the 8th Estonian),这个军在这次战役中有非常有趣的表现,后面会介绍。这几个军都下辖若干个师和旅级作战单位,其中,第二机械化军是一个老式军,它更接近一个下属若干个师和旅的管理单位,而没有固定的下属部队,这和新式的苏联机械化军有很大不同,那些军事实上是一个师级单位,直辖4个旅。

  参与了对大卢基城围攻的部队,都是步兵,虽然城附近就有一个骑兵师,但是他们只是作为预备部队。而众多的坦克旅、机械化旅、滑雪旅和步兵旅也参与了整个战役,只不过这些部队更多的是在向西的作战中浴血奋战。

  同时,第三突击集团军还配备了大量的独立团和独立营,包括炮兵、装甲部队、工兵,他们被用来支持师旅级单位在重要地段的作战。

  在42年,苏军仍然缺乏足够有经验的指挥官,而且部队经常是一次性部队,如果打光了,就拉到后方全面补充人员,等到再次返回战场,已经是很久以后了。不过到43年,情况大有好转,指挥官开始增多,而且很多原来的旅级单位开始扩编为师,这是后话了。参加大卢基战役的很多独立旅后来也扩编为师,但两个滑雪旅一直保持了独立单位到战争结束。

image.png

  参加大卢基战役的苏军近卫部队,包括第9/16/21/46近卫步兵师,第8近卫步兵师一个团,第五突击近卫军军属炮兵团,以及两个喀秋莎火箭炮团。虽然有些近卫部队战斗力超过了德军同等部队,但是大多数近卫部队战斗力到战争结束时也不如德军。在大卢基战役中,投入的近卫部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一些部队几乎被击溃。

  虽然一些参战部队当时没有近卫番号,但是其作战能力是远超过普通部队的,例如150“斯大林”步兵师和257步兵师,在43年4月,257步兵师由于其在大卢基战役中的卓越表现,扩编为第九近卫步兵军,而150步兵师就是最终在柏林总理府上升起红旗的苏军部队。

  在大卢基战役中,投入的其他普通苏军步兵师包括:第7/49爱沙尼亚步兵师,第28/32/357/360/381步兵师,以及编入第三突击集团军预备队的第47/334步兵师(没有直接投入战斗)。

  德军参战序列

  相比苏军部队,德军在大卢基投入的部队番号可谓五花八门,事实上除了海军陆战队,几乎大家所熟知的,能在陆地作战的德军兵种都投入了战斗。国防军陆军部队自不用说,空降师和空军野战师也有投入,而党卫军部队更是火热的投入了解围战,其中包括大家少知的1SS摩托化旅,甚至还有一个RFSS(党卫队全国指挥部)独立营,而最令人吃惊的是隶属于情报部门的勃兰登堡特种部队(他们不归属国防军或者党卫军体系)也投入了此次战役,这么多兵种部队参战是在二战中不多见的。事实上,这也是因为大多数完整的预备队都投入了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战斗,而到了大卢基,只能将一切能打仗的部队都拉到前线。

  在战役过程中,前线德军部队是直接受集团军指挥部指挥的,而第59军(军长库尔 特·冯·德·切瓦勒里),担任了大卢基地区的主要防务,直到42年10月都隶属于第九集团军(司令瓦尔特·莫德尔上将),随后升级为独立的集团军级作战单位:切瓦勒里 战斗群,而大卢基战役期间,另外一个军级的指挥部:Wöhler 战斗群,负责解围,这个战斗群也隶属于切瓦勒里 战斗群。这时的德军步兵师包括三个团,每团两营,三个炮兵营,山地步兵和摩托化步兵师两团制,每团三营。大多数装甲师有两个摩托化步兵团,每团两个步兵营;以及一至二个装甲营。而空军野战部队和1ss摩托化旅则有独立的编制。

  德军在大卢基地区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是第八装甲师,前身是38年成立的第三轻装师,参加了波兰战役,39年10月升级为装甲师,40年参加了法国战役,41年到42年归属北方集团军群指挥,参加了列宁格勒战役。42年晚期,它由于损失严重,特别是装甲团,正在整补,当时只有32辆可以使用的坦克,其中27辆还是战前捷克生产的型号。

image.png

  另外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是第20摩托化师,它的前身是35年成立的20步兵师,两年后全部摩托化,参加过波兰法国战役,41年在中央集团军群指挥下参加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战役,随后调归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列宁格勒附近的战斗,在42年晚期,德军开始着手对所有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装甲掷弹兵师,包括第20师。

  第三山地师,同样是个优秀的部队,拥有山地和冬季作战的特种装备。它在1938年由奥地利第5和第7山地师,加上德军人员组成。在39年参加了波兰战役,随后在挪威参加了特隆海姆和纳尔维克战役,41年在摩尔曼斯克附近作战,42年,该师主力移防大卢基地区,但是一个师属炮兵营和两个山地团留在了芬兰。

  1SS摩托化旅,是很容易被错解的一个单位,他们和1SS师没有关系。是在41年4~5月,从党卫军冗余人员中抽调编制而成的,初期,这个部队主要打算用来在俄国占领区执行后方安全任务,然而随着战事,这个旅却不断地卷入前线作战中,表现不错。42年此时,它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正在整补,然而其战斗力尚佳。

  德军参战的另外4个普通师是:83/205/291步兵师和第6空军野战师。前三个师不满编,每个师只有6个步兵营,而不是通常的9个,但是他们的成员富有经验,领导有效,战斗力不错。相比之下,第6空军野战师就差多了,在42年9月,整个空军冗余人员达到了20万,而格林舍不得把这些人送给陆军,于是成立了22个空军野战师。这些部队缺少陆战经验,缺少士官。

  德军参战部队中,最差的一个是331步兵师,这个师在41年晚期成立,全是由超龄人员构成,42年初就草草送上前线,和其他部队相比,表现非常差,在大卢基战役期间,它3个团长中的两个都太老,而且身体太差,完全不能指挥部队,后面会提到。

  在德军独立部队里,战斗力最强的莫过于勃兰登堡特种部队803团,这个部队有很知名的战斗历史,在攻打荷兰时,就曾经一举成名,他们的一个小队冒充荷兰部队,率先向德国哨所发起攻击,然后迅速撤退,直到过了国界上的关键桥梁,突然控制了桥,破坏了荷兰人的炸桥计划,随后在苏联境内也有多次成功表现,例如在对斯大林格勒的夏季进攻中,为了夺取一个重要的油田,一名队员冒充NKVD少校,成功混入了城内,而且和当地驻军司令打好了关系,第二天司令就带领他参观了全城的布防,第三天德军进攻,他趁机散布谣言说局面不行了,经过两天时间,大家对这个上面来的少校已经深信不疑,也相信他说的其他部队都已逃跑了,于是赶紧撤退,结果德军不费一枪一弹拿下了重要的油田。

  另外,在这次战役中,还有一支没有参战,但是距离作战地点仅有30英里的超级部队——第一伞兵师,如果这支部队早日参战的话,那么局面将完全扭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关于大卢基战役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双方有着怎样的影响

  大卢基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期苏军发动的进攻战役。1942年11 月4 日至1943年1月20日,由加里宁方面军实施。目的是粉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大卢基集团(9 个师),使之不能调往斯大林格勒。1942 年11 月28 日,苏军将敌合围,德军速调6 个师解围。1943年1月16日,被围德军部分(7000 人)遭歼灭,大卢基也随之解放。

  虽然损失惨重,而丢失了重要的大卢基,但德国人在防守战中,仍然得到了一次战术胜利。在敌我5:1的兵力劣势、持续不断的空袭和炮击,没有连续防线可言的战斗条件下,Chevallerie将军避免了德军第一线薄弱的混合防线的溃败,而且依靠那些几乎无用的二线步兵,后勤部队和超龄服役人员,给苏联人极大的打击。

  然而,从整个战役角度而言,虽然德军在大卢基拖住了数倍于己,并且不断增加的敌人达六星期,也成功守住了重要的铁路线,但是大卢基的丢失,5000驻军全部覆灭,解围作战失败,解围中12,000人的伤亡(即使解围成功,这个代价也太高昂),都意味着德军在战略上的失败。如果按照中央集团军群的初期突围计划作战,德军可以用更小的代价得到相同的结果。

  德国人估计苏军损失超过30,000人,受伤和被俘几千人。超过600辆苏军装甲车辆和400门火炮毁坏,击落63架苏军飞机。据估计,共有31个苏军单位被全歼。德国损失同样大,17,000人伤亡,其中5000人为大卢基城里的卫戍部队,12,000人为解围部队。数千人被俘,大卢基守军彻底覆灭,几百辆装甲车辆和运输机被毁。

image.png

  根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苏联方面统计的双方伤亡数字为: 大卢基战役中,德军伤亡5.9万人,被俘4,000人,损失坦克250辆、火炮和追击炮770门、汽车1,150辆以及许多其他武器和技术装备。6个步兵师、1个坦克师和1个摩托化师遭重创。

  苏军参战兵力突击第3集团军,8.67万,装备坦克200多,火炮0.2万,苏军纯减员31674,伤72348(与上面第3突击集团军一共8.67万人不符?待考证)

  战后列宁格勒仍然被北方集团军群包围,并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在苏联人看来,这次战役是去年冬天那次失败战役的翻版,因为战役目标过大,而后备力量不足。第24骑兵师和360步兵师就近在咫尺,如果他们参战,特别是机动力极强的第24骑兵师参战,Novosokolniki可能会被合围,大卢基几乎无药可救。然而历史上这两支部队却和德国的伞1师一样,坐视大好时机流失。不过突击第3集团军也牵制了近10个德国师,迫使希特勒统帅部给大卢基方向行动的军队加强了6个师。

  战后,美国人总结了大卢基战役,作为一次围城战值得借鉴的几点:(发表在1952年,对二战中的一系列围城战进行了分析,大卢基是第三篇)

  1、 如果出现包围口袋,那么必定是进攻方实力远超过防守方。被围一方采用防守态势,只能在救兵有可能出现并且成功拯救的情况下有效,否则将全军覆没,对双方兵力对比产生进一步的恶劣影响。

  2、 在作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最关键的,为了固守某个有利地形,防御工业基地或者为了宣传展的目的去大不利于自己的仗是违背战争原则的。

  3、 希特勒曾经宣称东线的每一寸土地必须坚守,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是并不能成为战争的主导思想。

image.png

  4、 如果必须从外部解围,那么一定要用最好的部队。越快的解围,意味着越小的损失,和越大的成功概率。向包围圈突击的狭小缺口会给解围部队带来额外的损失,因为他们向前推进之外,还要应对两翼突袭的敌军,消耗过大,最后将不得不放弃进攻。

  5、 速度重要,但是并不等于可以草率不经准备,解围部队应该精挑细选。而主持解围的最高司令官往往身处事外,依靠城里的报告来决定解围日期,这样往往会发出无法执行的命令。事实上,最可靠的解围指挥官应该深入一线。

  6、 通过无线电和包围圈内部队保持联系非常有效,可以满足任何指挥需要。事实上,由于缺乏联系,有几次解围炮火反而打到了城里,通过联络机传递信息只在被围初期可行,此后就只能在夜里了。

  7、 城堡守军在夜间在向解围部队方向,采取运动路径多变的突围收效良好,他们采取多条路径同时渗透,并且不停迂回前进的方法,可以很好的从敌人防线空隙钻出去。

  8、 包围圈内的补给是很严重的问题,初期可以依靠原有的储存,很快就要依靠空投,而这远远不够,空军的作战的是勇敢的,但是目标是他们无法达成的,特别是大量的装备、给养,如果希特勒到前线看过,就不会再相信格林的承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虽然损失惨重,而丢失了重要的大卢基,但德国人在防守战中,仍然得到了一次战术胜利。在敌我5:1的兵力劣势、持续不断的空袭和炮击,没有连续防线可言的战斗条件下,Chevallerie将军避免了德军第一线薄弱的混合防线的溃败,而且依靠那些几乎无用的二线步兵,后勤部队和超龄服役人员,给苏联人极大的打击。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