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之战

"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

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争夺

张辽威震逍遥津并不是因为合肥之战击溃孙权?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

  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15年夏秋之交,孙权会集大军围合肥。当日曹操不在,张辽、李典乐进在合肥前线,擅自解读了曹操留的兵书,决定出击,于是募集八百壮士,张辽亲率,天亮出阵,吓得孙权躲进高垒,吴军夺气,此所谓“八百破十万”。张辽回城,开始死守。吴军士气低落,围不下城,只好回家;回家途中,张辽反击,差点儿活捉孙权,这是“威震逍遥津”。

  其实是一场战役,两场战斗。

  “威震逍遥津”这事儿,其实挺滑稽。孙权退兵,诸军都撤了,只有孙权、吕蒙蒋钦甘宁凌统等几位带千余人,还在逍遥津一带,大概算断后。你可以想象张辽看了想:十万人都没把我怎么的,留个千人,吃了他!——于是突击。孙权派人叫救兵,不料前头的诸位回家心切,下班了谁肯回来加班啊,叫不回。

  于是该着甘宁、凌统们逞英雄了。

  凌统亲自带三百人血战。甘宁亲自肉搏,怕士气低迷,还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打仗还不误了隐约;陈武战死;宋谦和徐盛都带了伤,手下兵马逃散,潘璋斩了几个逃兵,吴兵回来拼命;孙权上逍遥津桥,发现有三米多断口,于是谷利给孙权上助跑课,“持鞍缓控,利于后着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孙权过桥去了,大家再分头回来——凌统最惨,手下三百人战死,自己潜水游回来的。

  《献帝春秋》说,张辽问东吴降兵:有个紫髯将军,长上短下(嗯,孙权这比例真差),便马善射(孙权爱打猎,所以骑术射术应该不差),是谁”,降卒答曰:“是孙会稽”。张辽顿感可惜。

  但很奇怪:张辽应该见过孙权才是——就在不久前。

  且说战争之初的八百破十万。

  当然,十万这数字,首先要打折扣。按七年前赤壁时,吴国也就能摆出三万人。七年后夷陵之战,一般公认吴军不会超过五万。孙权这里变得出十万,还都堆到了前线,有些夸张。实际上“八百破十万”这数字,出自曹丕诏书。

  "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该算是官方宣传,未可全部当真。何况曹丕诗人,除了逼弟弟做七步诗时多走一步都不行,数字上不会太计较。

  当然,人数略偏,依然不会损害张辽此战的含金量。

  张辽在历史上的性格,颇像关羽:略傲,和周遭人(李典乐进们)关系一般,强到没朋友。

  然后是作风骁勇,胆子大得逆天,看以下例子:

  他单身劝降昌豨,曹操都替他担心,还特意指责他不该如此。

  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著於四海,辽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遭遇异族时,他敢于攻击:

  辽劝太祖战,气甚奋。

  在天柱山绝险之地,他敢直接突进。

  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辽曰:「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

  而且,他跟过吕布,目睹过吕布当年打黑山贼时,动不动亲自突击陷阵,目睹过高顺统领陷阵营。你可以想象他的作风,必然不会老成持重。实际张辽的做派,就是“一与一,勇者得前”。

...查看更多
东吴十二虎臣之陈武:陈武在合肥之战中怎么死的

  陈武——东汉末年东吴将领

  合肥之战,张辽大破孙权,杀的江南小儿,听到张辽大名,夜里也不敢啼哭。孙权还差一点被活捉,亏得部下死战,孙权才得以逃跑。在合肥之战中,有一员战将因为保护孙权,奋勇战死。他就是十二虎臣之一的陈武,事迹其实不多,更多的是他小儿子陈表。

  累有军功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人,身长七尺七寸(大概1.77米)。孙策在寿春的时候,陈武时年18岁,前往拜见,随后就跟孙策东渡,征讨也有功劳,拜别部司马。

  孙策击败刘勋,俘获很多庐江人,选择其中精锐,让陈武来督率,在陈武的带领下,这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孙策死后,孙权掌事,陈武转督五校。陈武为人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他的同乡和远方来的人都喜欢依附他。孙权很喜欢他,经常去他家,陈武后来因功迁为偏将军。

  战死合肥

  建安二十年,陈武跟随孙权进攻合肥,张辽发动突袭,孙权大败,宋谦、徐盛败走,陈武等舍命死战,陈武不幸战死,孙权哀痛至极,亲自吊丧,并让陈武爱妾陪葬,又赐予复客(免除为政府纳税服役的人家)二百家。

  陈武有两个儿子,长子陈脩有陈武之风,十九岁的时候,孙权召见他给予奖励,拜他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当时其他将领的新兵有很多逃亡的,但陈脩有效地安抚士兵,无一逃走,孙权称奇,拜为校尉。

  陈武和陈脩、陈表都不长寿,215年,陈武死时年仅37,14年之后,229年,陈脩去世。

  陈武还有个儿子叫陈表,是陈武的庶子,为人识大体,忠义孝顺,丝毫不比父亲和哥哥差,孙权非常赞赏,陈表也只活到34岁。关于陈表,我们很快就会说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奠定张辽人生巅峰中的一战

  合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一期间的战役。合肥居于要地,孙军和曹军为了争夺合肥而前后发起了五次战争。  

曹操画像

  曹操画像

  在曹操忙于官渡之战之时,认为刘馥有才能,封为扬州刺史,让他去稳定东南地区。于是刘馥受曹操之命,将合肥空城建设成了一座地理位置重要且非常繁荣的合肥新城。那时合肥于曹军而言极为重要,是他们抵抗敌军的城垒。于东吴而言,合肥是他们北伐途中重要的一个据点。

  208年发起了首次之战,当时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大军仍然停留在荆州北部,孙军进攻合肥。曹操得知后派张喜前去援助刘馥。数月之下合肥城久未攻下,最终在蒋济计谋之下,孙军撤退。

  214年曹操留下七千多人在合肥防守。次年,曹操身在汉中,孙权出征合肥城。张辽打开曹操先前留下的密函,决定在孙军集结之前率先攻击他们,挫伤敌军势气,并且安定曹军之军心。孙军围攻合肥多日都未能攻城,身受创伤,最后潜行逃离。

  233年和234年相继爆发了第三次第四次大战。第三次大战中孙权被满宠伏击,魏明帝参与第四次大战,孙权之侄被射杀,孙权亦撤退。

  第五次大战发起于253年,诸葛恪率众将围攻合肥,魏将张特所守的城池即将沦陷,后因张特一计谋,使其未能攻下新城,无奈而归。

  合肥之战中,可以看出曹操超群的军事才能,张辽的勇猛果断,对曹魏来说,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查看更多

合肥之战以少胜多:此一战张辽可谓威震魏吴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军与曹军相互争夺合肥的战役,两军一共发生过5次冲突。214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至215年,曹操出征张鲁时,派护军薛悌送函到合肥,写到“贼至乃发(贼到时才打开)”同时,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中以平分荆州作为条件,两军撤退。不过,孙权见曹操在汉中,未能及时回到东边,在八月率十万人北至陆口,出征合肥。

1.jpg

网络配图

  张辽等便打开曹操之函,写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若孙权军来到,张、李两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出战。)”因敌我兵力悬殊,各将都对此指示感到疑惑。张辽说:“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足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曹公正率军在外作战,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孙权 军必定已攻破我们。所以教函要我们在敌军集结完毕前反过来攻击他们,先挫折敌人的气势,以安定军心,然后可以顺利守城。成败之机,就在此一战,各位有何疑惑?)” ...查看更多

结语

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