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晋灭后唐之战

"

后晋灭后唐之战是936年(五代后唐清泰三年)五月至闰十一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借助契丹力量灭亡后唐的战争。清泰初,潞王李从珂即帝位,是为后唐末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潞王素来不合,见其称帝,疑忌加深,遂寻机图谋叛唐自立。三年五月,末帝恐石敬瑭联合契丹谋反,命其徙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拒命,借端起兵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反唐。

后晋灭后唐之战

后晋灭后唐之战——石敬瑭借助契丹力量灭亡后唐

后晋灭后唐之战:“儿皇帝”石敬瑭靠辽军入主中原

  后晋灭后唐之战,是历史最不愿看到的一幕。此战诞生了一个皇帝石敬瑭,其所作所为,为人所不齿。

  几年前,因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这一问题,西安、洛阳两地网民大打口水战,争论的焦点是:到底洛阳是丝绸之路起点,还是西安为起点?后来争论升级了,延伸到帝都分量之争。有西安网民说:洛阳虽然也是古都,但所立朝代除东汉之外,其余皆为短命王朝,其中后唐存14年而灭、后晋立12年而亡等等,哪有西安的汉唐气势?

  其实在我看来,后梁、后唐、后晋等朝代之所以寿命短,正是因为洛阳战争频繁的缘故,这更说明洛阳作为帝都分量很重。古都不以朝代短长论分量,譬如建都南京的朝代都很短命,却不影响南京作为古都的分量。细读中国历史你会发现:凡国家分裂之时,洛阳的重要性要高于长安,都来洛阳争天下;步入统一之后,长安则上升到第一位,都去长安坐天下。其原因是国家统一之后,坐镇长安便于防范西北游牧民族东侵。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洛阳、长安就像是历史的钟摆,坠着历代的都城城址,不在此便在彼,是同等重要的,没有必要互贬。

  事实也正是这样。譬如进入五代时期,试问北方哪一场战争不是为争夺洛阳而展开?大唐灭亡后,直到公元960年北宋才建立,54年间,北方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战争打起来,那叫一个狠,都在洛阳的肌体上动刀动枪。洛阳城以血肉之躯,承受着战火的蹂躏,挡住无数“子弹”,这个战争的肉案板,代价有多高?分量有多重?

3.jpeg

  后唐兵变与潞王夺权之后,李从珂成了后唐末帝,而立了无数战功的石敬瑭却只能当臣子。当年他跟在明宗的屁股后面,一刀一枪地奋斗过来,但潞王称帝后,他只能称臣于潞王。潞王仍让他做河东节度使,令其离开洛阳,偏居于北方。

  李从珂当皇帝,心里也不踏实,总担心石敬瑭要反;石敬瑭也不踏实,总担心李从珂暗算他,于是他常在别人面前称自己年老多病,啥也不关心了,不断地写辞职报告,要求解甲归田,请皇上解除其兵权,改任行政职务。

  末帝见石敬瑭想退居二线,问手下大臣该怎样处置,大臣们皆认为不可,说石敬瑭这是在试探,一旦解除其兵权,石敬瑭必反。可是,末帝想顺水推舟,就批准了石敬瑭的请求, 调整了他的工作岗位。

...查看更多

后晋攻打后唐之战,尽管援军诸将各怀异志,不战而降,终究还是灭亡了。

  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即位是为后唐末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潞王素来不合,见其称帝,疑忌加深,遂寻机图谋叛唐自立。三年五月,末帝恐石敬瑭联合契丹谋反,命其徙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拒命,借端起兵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反唐。

blob.png

  末帝李从珂即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统率代州(今山西代县)、义武(今河北定州)、河阳(今河南孟县)等镇兵6万趋晋阳征讨。二十日,军抵晋安寨(今太原晋祠南)掘壕立营,于晋阳城西北依山列阵,企图长围久困,待机破城。石敬瑭知寡不敌众,遣使间道赴契丹,愿以父礼事之,乞求援兵。约事成后献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即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得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应许。

blob.png

  八月,末帝闻知契丹答应增援石敬瑭,屡督张敬达急攻。石敬瑭恃城坚粮足,闭城不出,固守待援。九月,耶律德光得知后唐军末扼守雁门诸险,亲率骑兵5万号30万自代州西南扬武谷南下,长驱直入,径抵晋阳附近之虎北口。以诱敌入伏之策,将主力埋伏汾水弯曲处,遣轻骑3000向后唐军挑战,佯作败退。张敬达等率步骑贸然追击,至汾曲步兵涉水循北岸进,中伏大败,损师近万人,骑兵随张敬达退保晋安寨。

blob.png

  契丹军乘胜推进至柳林(今太原东南),与石敬瑭会师于晋安寨南,占据要地,掘堑筑垒,将张敬达5万兵围于寨中。末帝闻讯,急令彰圣都指挥使符彦饶率军屯河阳,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率军趋榆次(治今山西榆次),卢龙节度使赵德钧率军出代州,耀州防御使潘环率兵出慈州(治吉昌,今山西吉县)、隰州(治隰川,今山西隰县),末帝自率亲军3万从洛阳北上,共救张敬达军。

blob.png

  二十三日,末帝至河阳,命枢密使、随驾诸军都部署赵延寿率兵2万疾趋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督战。随后,又命赵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以赵延寿、范延光为河东道南面、东南面行营招讨使,犄角合势,解晋安寨之围。十一月初六,赵延寿引兵至西汤(今山西沁县西北西汤镇)与其父赵德钧会合,父子同谋欲趁国危自立,进至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按兵观变,逗留不进。

blob.png

  契丹骑兵

  十二日,契丹帝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闰十一月,晋安寨已被围数月,粮断援绝,多次突围未果,军心动摇,副招讨使杨光远杀张敬达出降。石敬瑭遂与耶律德光挥师南下,十二日至团柏谷。后唐救援军未战先遁,自相践踏,死伤万计,逃至潞州被迫及,赵德钧父子降契丹。耶律德光留主力驻潞州,遣太相高模翰率5000骑兵卫送石敬瑭南下,至河阳,在降将接应下渡河。末帝退回洛阳自焚。石敬瑭入洛阳,用后晋取代后唐。

blob.png

  此战,后唐军只顾重兵围城,未能有效地阻截契丹军的增援,导致战败被围;后唐援军诸将各怀异志,不战而降,终被逐个击破。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后晋灭后唐之战后唐为什么战败?后晋灭后唐之战过程

  清泰初,潞王李从珂即帝位,是为后唐末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潞王素来不合,见其称帝,疑忌加深,遂寻机图谋叛唐自立。三年五月,末帝恐石敬瑭联合契丹谋反,命其徙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拒命,借端起兵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反唐。

blob.png

  末帝即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统率代州(今山西代县)、义武(今河北定州)、河阳(今河南孟县)等镇兵6万趋晋阳征讨。二十日,军抵晋安寨(今太原晋祠南)掘壕立营,于晋阳城西北依山列阵,企图长围久困,待机破城。石敬瑭知寡不敌众,遣使间道赴契丹,愿以父礼事之,乞求援兵。约事成后献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即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得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应许。

  八月,末帝闻知契丹答应增援石敬瑭,屡督张敬达急攻。石敬瑭恃城坚粮足,闭城不出,固守待援。九月,耶律德光得知后唐军末扼守雁门诸险,亲率骑兵5万,号30万自代州西南扬武谷南下,长驱直入,径抵晋阳附近之虎北口。以诱敌入伏之策,将主力埋伏汾水弯曲处,遣轻骑3000向后唐军挑战,佯作败退。张敬达等率步骑贸然追击,至汾曲步兵涉水循北岸进,中伏大败,损师近万人,骑兵随张敬达退保晋安寨。契丹军乘胜推进至柳林(今太原东南),与石敬瑭会师于晋安寨南,占据要地,掘堑筑垒,将张敬达5万兵围于寨中。末帝闻讯,急令彰圣都指挥使符彦饶率军屯河阳,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率军趋榆次(治今山西榆次),卢龙节度使赵德钧率军出代州,耀州防御使潘环率兵出慈州(治吉昌,今山西吉县)、隰州(治隰川,今山西隰县),末帝自率亲军3万从洛阳北上,共救张敬达军。

blob.png

  二十三日,末帝至河阳,命枢密使、随驾诸军都部署赵延寿率兵2万疾趋潞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督战。随后,又命赵德钧为诸道行营都统,以赵延寿、范延光为河东道南面、东南面行营招讨使,犄角合势,解晋安寨之围。十一月初六,赵延寿引兵至西汤(今山西沁县西北西汤镇)与其父赵德钧会合,父子同谋欲趁国危自立,进至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按兵观变,逗留不进。十二日,契丹帝册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闰十一月,晋安寨已被围数月,粮断援绝,多次突围未果,军心动摇,副招讨使杨光远杀张敬达出降。石敬瑭遂与耶律德光挥师南下,十二日至团柏谷。后唐救援军未战先遁,自相践踏,死伤万计,逃至潞州被迫及,赵德钧父子降契丹。耶律德光留主力驻潞州,遣太相高模翰率5000骑兵卫送石敬瑭南下,至河阳,在降将接应下渡河。末帝退回洛阳自焚。石敬瑭入洛阳,用后晋取代后唐。

  此战,后唐军只顾重兵围城,未能有效地阻截契丹军的增援,导致战败被围;后唐援军诸将各怀异志,不战而降,终被逐个击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此战,后唐军只顾重兵围城,未能有效地阻截契丹军的增援,导致战败被围;后唐援军诸将各怀异志,不战而降,终被逐个击破。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