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立芝繁荣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经济社会发展黄金时期,恰巧在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任期之内(1923-1929年),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繁荣——美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

  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美国第30任总统,共和党籍。佛蒙特州律师出身,在马萨诸塞州政界奋斗多年后成为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哈定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副总统。1923年,哈定在任内病逝,柯立芝随即递补为总统。1924年大选连任成功。政治上主张小政府,以古典自由派保守主义闻名。

blob.png

  卡尔文·柯立芝(JohnCalvinCoolidge)1895年毕业于安姆赫斯特学院,改用卡尔文为名。毕业之后在Northampton,麻萨诸塞州做律师,1899年入步政约界。卡尔文·柯立芝是1923年至1929年的美国总统。他还当过沃伦·G·哈定的副总统和麻萨诸塞州州长。1905年,柯立芝与格雷丝·安娜·古德林结婚,生有二子。 卡尔文·柯立芝在1920年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输给沃伦·G·哈定,但是提名为他的副总统。哈定入选总统。柯立芝在1921年3月4日到1923年8月3日就任副总统。哈定在职过世,柯立芝上任总统。柯立芝1924年再次竞选,连任下届总统。他是很早用收音机的人,在做总统时有好几个第一次。

  他的宣誓演讲是第一个在收音机广播的总统宣誓,演讲是1924年2月12日,他在收音机广播第一次政治性演讲同年2月22日,他在白宫发表收音机演讲,柯立芝是最后一个没有试图干预自由市场的美国总统,让经济周期听其自然。在他的总统的职务期间,美国体验了经济狂长的一个期间,所谓的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Twenties)。柯立芝不仅能降低税率,而且减少了国债。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的父亲是店主、州议会议员,母亲在他12岁时去世。柯立芝从阿默斯特学院毕业后参加政治活动,职业是律师。1899年任北安普顿市议员。1915年当选马萨诸塞州副州长。1918年当选为州长。1920年被提名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成为哈定的竞选搭档,竞选成功、1923年,哈定去世后继任总统。

  柯立芝执政时,共和党四分五裂,国家呈现无政府状态,联邦政府信誉扫地。柯立芝抓住国人渴求安定的心理特点,稳扎稳打,改变上述状态,取得一定成效,从而赢得了1924年的大选,获得连任。此后,在国内,对经济活动采取不干涉的方针,而用减轻税赋、保卫关税的政策间接管理经济,使国家呈现出没有危机、繁荣发展的象。对外,则回到了孤立主义。第二任届满后,柯立芝拒绝再次提名总统候选人,退休后著书立说,偶尔也参加一些政治活动。60岁时,因心脏病在北安普顿去世。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最后一个没有试图干预自由市场的美国总统:柯立芝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各个部门,社会生活极其稳定,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现象与美国当时的当政者柯立芝的名字连在一起,史称"柯立芝繁荣"。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社会生活的治乱,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进退,能够鲜明地反映出这个国家权力核心尤其是掌印者进取心和施政得当与否,是衡量当政者政绩的一个标尺。按此逻辑,一个当政者积极进取,施政得当,国家就会发展,反之发展就会停滞。然而,历史并非都按这个逻辑演进。令人惊诧的是,"柯立芝繁荣"并非柯立芝之功,相反,他是一个消极无为的总统。

blob.png

  卡尔文·柯立芝(1872~1933)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十位总统。柯立芝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一个小杂货主的家庭,24岁大学毕业后,做过4年的律师工作。1899年当选为北安普顿市议会议员,从此步入政界。柯立芝在自传中说,他进入政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官,而是想藉此广泛结交知名人士,为开展律师业务打下较好的社会基础。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竟在仕途上官运享通,先后担任了市首席司法官、市长、马萨诸塞州议员、副州长、州长。1920年当选为副总统。1923年8月哈定总统突然因病去世,柯立芝以副总统身份继任总统,第二年当选连任总统。

  柯立芝是个具有典型的消沉性格的人,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萎靡贪睡。他的睡眠时间要比普通人长好几个小时。他一般是每天晚上9点上床,到第二天早8、9点钟才能起床。中午还要有午睡,1点半开始睡,一直睡到4点半,有时甚至要睡到5点多。当上总统以后,尽管政务繁忙,他的睡眠时间还是照"长"不变。

  一天下午,有位白宫工作人员因有急事把柯立芝总统从梦中唤醒。他揉着惺松的睡眼,很不满意地说:"你们这样大惊小怪,美国是不是还在啊。"柯立芝并不认为自己睡得太多了,相反,他却一再说自已保持较长的睡眠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在他看来,他身为总统就更应多多地睡觉。只有他睡好了,美国才能少生事端,才会国泰民安。为了不误睡眠,他晚上很少看戏。有一天晚上,他偶然去剧场看戏,被一个熟人看见了,特意提醒他:"现在已经过了你的睡觉时间啦!"他解释道:"这是例外的一次。"有人曾这样讽刺他:"柯立芝真了不起。罗马城门失火,暴虐放荡的尼禄皇帝只不过是丝弦轻拔,不闻不问;而柯立芝却能鼾声如雷,继续睡大觉。"

  除了嗜睡成性之外,柯立芝的沉默寡言也是非常出名的。他的个性其实十分不适合做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总统。他从小就木讷寡言,最怕见生人。每逢家里有客人来,他总是设法躲开不见。从政后,他并没有改变性格。他当副总统时,马萨诸塞州州长特意来拜会前任州长。柯克斯问柯立芝:"在你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时,下午不到5点钟你就下班了,而我每天都要拖到9点钟才能下班,这是什么原因呢?"柯立芝回答说:"这很简单,问题就出在你喜欢回答别人的问话。"

blob.png

  柯立芝从政的秘诀就是保持缄默。他入主白宫后,常常在正厅走廊内摆一把安乐椅,坐在那里养神。有时他连续几个小时坐在那里抽烟,一言不发。他在办公室里接见来访者时,常常从头至尾都默默地坐着,只对人家说"是"或者"不",而且即使这样,他也认为是说得"太多了"。在接见记者和参加会议的时候,他也往往不作任何讲话。有一次,他在应加利福尼亚州电台记者请求,向全国人民讲话时,作了一次世界上最简短而又最无内容的演讲:"再见!"在社交场合,他所说的话也极少。在一次午宴上,坐在他身旁的一位年轻太太对他说,她曾与人打赌,说她与柯立芝谈话,至少能从他嘴里掏出4个字来。可柯立芝连看都没看她眼,冷冷地回答:"徒劳!"他常为自己的少言寡语辨解:"遇事保持沉默,对方就不会继续纠缠你。"他还把这个宝贵经验向1928年接替他总统职务的胡佛传授说:"如果有人来纠缠你,只要你不为所动,保持缄默,不出3、4分钟,他们就会逐个自动离去。"

  柯立芝对待政治事务的态度是很消极的。他的政治哲学是"少管闲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他一直宣扬联邦政府要"无为而治",他说:"事物正在顺利进行,好办法就是不管它。"如果非管不可的话,只能通过数量少而伸缩性大的法案,提供最低限度的社会服务。他鼓吹"地方自治"和"个人至上"论。他说,如果不把更多的权力留给社会基层,让它们负起"责任"来解决各种问题,一个社会将会遇到很大的危险,因为许多问题是联邦政府不可能充分了解并胜任愉快地加以解决的,最明智的做法是尽可能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金钱留给地方当局,让它们负起责任去解决自已的问题。对于大企业,他也主张尽量撒手不管,联邦政府不要用政治来冲击经济,不要去大力反对托拉斯,要任凭经济规律和企业的自我调解来解决经济危机和劳资纠纷。他鼓吹联邦政府必须少征税和减少开支。他在任期内否决了两项救济农业的议案和在田纳西河上提供联邦的廉价电力的方案,批准了一些鼓励私人对新工业投资的法案,包括削减所得税税率等。

  他主张实行"管好自己的事"的"新孤立主义"外交政策,表示应让美国垄断企业在欧洲及世界各地进行大量贷款和投资,而美国政府不必跟任何国家政府签署政治协定,参加国际联盟并承担任何国际义务。

  在柯立芝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工业和科技都有一定发展,社会生活比较安定。然而,他与此并无直接关系。美国20年代的繁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而产生的力量消长,以及世界经济环境刺激的直接结果。柯立芝是一个摘桃人,仅此而已。相反,由于他奉行 "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所以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有人对他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柯立芝在5年零7个月的总统任期内,他的政绩就是比历届总统睡得多、说得少。他整日很少说话,脚往桌子上一搁,浑浑噩置地度日。他不像尼禄皇帝那样长于丝弦,他只爱打呵欠、伸懒腰。一呵欠、一伸懒腰不要紧,美国却被他弄得‘呼啦啦’往下坡路上滑——他去世前,美国的经济状况已经面临十分危险的境地。"

  1928年大选时,共和党原想提名柯立芝继续竞选连任总统,但遭到了他的断然拒绝。柯立芝觉得做了五年半的总统已经够长的了,他不愿在这个位子上再承担任何风险。1929年3月,他任期届满卸任隐居,把早已危机四伏的国家事务远远地抛开了。在柯立芝下台后仅7个多月,整个美国经济就陷入了历史上最大的萧条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柯立芝繁荣是什么?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此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英,法,德刚经历一战,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革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股票投机成风,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使这种繁荣孕育着新的危机。

blob.png

  原因

  物质基础

  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却给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这就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为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发展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从而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技术革命

  二、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忙于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1917年4月参战后又忙于战争,所以无暇顾及陈旧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战争结束后,美国靠在战争中积累下来的雄厚资金,并随着一些新技术的突破,出现了一个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以及采用新技术的热潮。与此同时,美国还大力推行"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当时,运动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泰罗制和福特制。

  早在19世纪80至90年代,年轻的工程师弗雷德里克·W·泰罗就着手研究工厂的科学管理,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在这个理论成熟后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工商企业中几乎每一个部门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科学管理。

  所谓福特制,即采用装配线作业或流水线作业技术。这种技术先是在福特汽车公司采用,由于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

  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还以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1927年据208个公司的报告,它们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总数近1200万美元。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工作的加强,推动了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广阔市场

  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一战后,美国以经济势力渗透取代了英国在加拿大的优势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国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并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盖口号,排挤欧洲国家的资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为美国垄断资本的主要投资场所。美国对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以帮助恢复战争破坏为名,到处运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这样,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断增长。

  美国在夺取新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扩大国内市场。在20年代,垄断资产阶级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门的扩大广告宣传和赊购的办法来刺激汽车、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当时,建筑、汽车、电气工业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一战"中,美国国内建筑业近乎停顿。战后,建筑工业迅速发展,产值从1919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建筑工业的发展不仅开辟了就业途径,而且也促进了与其有关的其他工业的发展。在20年代,汽车工业成长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工业部门,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电气工业在20年代也发展很快,同样促进了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

  时代

  这是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执政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1924年至1929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在此期间,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从而使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时的"繁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的生产都出现高涨局面。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开始进入富人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因这一时期,正是美国柯立芝总统在任期间,因而把这时期的美国,称为"柯立芝繁荣"。美国资产阶级宣扬说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实际上,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暗中滋长。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美国1920年代繁华生活:柯立芝繁荣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繁华的都市,现代化的车水马龙的街道,衣香鬓影的派对,纸醉金迷的生活,新贵富豪的奢华不输豪门望族。这是好莱坞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描绘的场景,是美国1920年代繁华社会生活的剪影。

  1920年代的美国有着种种鲜明烙印:禁酒令,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海明威,电影,爵士乐,大众消费兴盛,新兴的女性白领,黑人文化兴起,汽车、电话等等现代生活的象征物进入了千家万户,带来了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改变。

blob.png

  你可以从许多的角度去观察这个时代,但有一条是不能忘记的:经济的繁荣。从1922至1928年,工业生产指数(Index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上升了70%。那个时代的贫富差距也许为人们诟病,但扣除通胀后的雇员工资也有22%的增长。从1919到1929年间,劳动生产率以平均每年5.44%的速度增长。产业的进步及人们收入的增长使得汽车及家用电器的普及程度大幅上升。1925年时美国每6人拥有一辆小汽车,而与之相比,英国同时期每100人方才拥有一辆小汽车。

  这段奇迹般的发展时期主要处于美国第30任总统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治下(1923年至1929年),因此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这个时代被烙上柯立芝的烙印并非偶然,正是柯立芝政府时期的政策促成了那个时代的繁荣。

  作为一位信奉古典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共和党人,柯立芝可说是美国历史上不多见的言行一致的总统。他在任期间实行的经济政策基本可视为他信仰的贯彻,即所谓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政策。该政策主张让自由市场自行其道地运作,认为政府对于民间经济如价格、生产、消费与产品分销等的干预越少,将能使经济运作更有效率。

  减税与削减联邦开支无疑是柯立芝政府的主要特征。柯立芝分别于1924、1926及1928年三次通过降低税率的法案。柯立芝政府致力于减税的同时减少纳税人数。最高所得税由一战时期的77%减至25%。至1927年时,全国只有2%的人需要缴纳联邦所得税。1920年代消费的旺盛与产业的繁荣,与柯立芝政府积极的减税政策关系甚大。

  减税意味着联邦政府收入减少,因此压缩联邦政府债务及削减政府开支亦属顺理成章。柯立芝把联邦政府视为有成本意识的商业组织(cost-conscious business organization)。柯立芝支持时任商务部长的胡佛在政府内开展“对浪费宣战(war on waste)”的活动,以标准化流程、提高效率来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柯立芝有时甚至拒绝签署一些国会已经批准的花销。

  有一件事颇可体现柯立芝的信念,即对农业的补贴。1926年,柯立芝否决了由农业部长等人支持的麦克纳利-豪根农田救济法案(McNary-Haugen Farm Relief Bill)。该法案动议联邦政府花钱在农业丰产的时节购买农民卖不出的农产品,日后再销售或在国外低价销售。

blob.png

  但柯立芝认为农业应该建立在“独立的商业基础(on an independent business basis)”上,政府不应通过操纵市场价格来增加农民的收益。他也认为该法案对农民的实际益处不大,得益的只会是出口商和政府官僚机构。柯立芝先后三次否决了该项法案。考虑到柯立芝出身于农民家庭,可见柯氏在贯彻自己信念的时候,并未“屁股决定脑袋”。

  柯立芝这种“不该花的钱政府不能乱花”的态度之坚定,甚至对自己的从政声誉造成了一定影响。典型的例子是柯氏对1927年密西西比大洪水的应对态度。虽然最终任命商务部长胡佛负责灾后救济,柯立芝一直对联邦政府主导防洪及救灾事宜不甚热心,并且认为亲自走访受灾地区不过是政治做秀,于灾情毫无益处,反而要浪费灾区本就紧张的资源。

  柯氏觉得防洪事宜亦不应由联邦政府主导而增加无效率的政府开销,业主应对自己的产业自负其责。也就是说,政府无疑要保护公民的财产权,而公民也要对自己的财产负责。买保险也好,自己组织或促成本地政府建立防洪措施也好,都是对自己的财产负责任的表现。若由联邦政府负责并埋单,只是给官僚机构扩充的机会。

  柯立芝在其著名的《相信马萨诸塞》的演讲中曾说过:“财产权与个人权利是同一个东西”。柯氏对个人财产权的执著信念或是其对待该洪灾态度的原因。

  如果说对农业补贴政策及防洪事宜的态度体现了柯立芝“政府不该乱花纳税人钱”的态度,那么柯氏对政府监管的态度则体现了他“政府不该管的事就不要管”的信条。柯立芝对于政府在法律之外,额外对行业实施监管并发布监管法规这件事,可谓相当不屑一顾。柯立芝治下的政府部门对于商业活动的监管几近于无。

blob.png

  1920年代正逢各种新的产业、服务及商品在科技及大众消费的推动下风起云涌的时代,试想若碰上了个爱管闲事的总统,每出现一个新的事物便详加监管,恐怕也就没有美国那段令人印象深刻的经济飞腾时代了。

  虽然在任时声望颇高,1928年柯立芝宣布不参加总统大选,并于1929年3月结束了他的总统任期。接踵而至的是席卷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20年代的经济繁荣与柯立芝的任期一起结束了。

  柯氏政府的经济政策没法对大萧条负责,正是柯氏之后的联邦政府为应对经济下滑而对经济实施诸多干预(如罗斯福新政),极力扩大联邦政府权力,把短危机救成了大萧条。

  柯氏时代的结束,也是古典自由派所推崇的小政府在美国的终结。大包大揽的大政府时代到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此时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英,法,德刚经历一战,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革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股票投机成风,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使这种繁荣孕育着新的危机。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