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清复明天地会

"

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天地会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洪门组织的优点是有纵横系统,如在职位名称上有龙头、坐堂、执堂、心腹、巡风到么满的纵列,又有“言谈”、“手势”等的横向系统。即使第一次见面的洪门弟兄,一见手势动止,一闻“春典隐语”,一说“花亭结义”,则是兄弟也,即是生死之交,若原有仇恨也化为玉帛。这种纵横系统,言谈隐语、手势均是洪门博学之士所编造的,在世界上并无其他任何秘密组织所能项背。

反清复明天地会

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

天地会失败之后珠宝藏在了哪里? 天地会宝藏之谜

  天地会宝藏之谜2007年6月,考古人员在江西省抚州市的黎川发现了一处大型的船式建筑。这座建筑远看如船,有船头、前舱、后舱、甲板,甚至船篷之分,船头一致朝向东南,青山在侧,依水而建,站于高处相望恍如巨船乘风破浪,甚为奇观。更为蹊跷的是,船屋的房屋间数是108间,而且一律砖石为底,竹木编墙,青砖灰瓦,飞檐翘角。船屋所在的村庄位于距离黎川县城40多公里的大山坳里,这里交通闭塞,山高路陡,似乎只有村前一条叫做红水的河流可以通往外界,保持连通。然而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卧虎藏龙、养族生息之地呢。

  更使人惊奇的是,村内的船形古屋,据传是当年天地会组织反清复明的秘密基地,屋内埋藏着大量天地会的宝藏。100多年来,很多人无数次在这古宅院落里“掘地三尺”,至今还在寻寻觅觅,但就是没有宝藏的踪影。这笔天地会的宝藏到底藏在哪里呢?

  一、经世百年的豪宅船屋

  道光二十四年(1844),鸦片战争的炮声在东南沿海一带刚刚停息,一座称为“大夫第”的豪华住宅却在这片山高林深之地点响了竣工的爆竹。据当地人介绍,“大夫第”的意思就是由大夫级官员修建的私宅。这座豪宅的落成在乡间引起了非同的反响,以致当时的《黎川县志》都为它记上一笔:“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米,砖木结构、一进三厅、每厅三层,共108间。”但奇怪的是,除此之外,《黎川县志》却没有更多的记述,比如它的屋主是谁,“大夫第”的由来等等都无一字提及。时间过去150多年之后,这座豪华古宅重新被世人关注。

  古宅呈三角形,东窄西宽,宛如一条自西向东的船。院墙高6米多,磨砖对缝,浑然一体,在它的周围数座古屋护卫环绕,形成一片颇为壮观的建筑组群。这种船形古建筑,在我国古建筑中还是第一次发现。也许因为船形古宅是全村最大的建筑,越是走近它,就越会感到它的高大。

  至于古宅到底有多少房间,一直没有定论。就是现在住在古宅中的人家也说不清,有的说有200多间,有的说有107间,有的说是108间。为了进一步核实古宅到底有多少房间,村长带了七八个人,用传统的插香点数的方法,每个房间插一烛香,就是这样,也来来回回的数了五六遍,还是数不清。每次统计出来的数都不一样,总是相差二三个数。

  这座古宅的房屋结构,非常复杂,有些是大房套小房,一进门,屋屋相通,许多暗房迷宫似的散布于楼上楼下,一不小心就会数漏。最后还是县文物部门规定了统一的标准,一些储藏室和根本不能住人的小暗房一概不算,统计出的房间数字最后竟然和传说中讲的一样是108间,这对古宅是洪帮的秘密联络点的说法提供了依据。因为108间房可能是仿照梁山泊中108位好汉这样一个数字建造的,“水浒传”一直是民间帮会组织效法的范本,洪门也不例外。

  虽然有重重的迷雾,但古宅本身却是一座体现当时最高水准的建筑。豪宅内有30多个天井,厅堂宽敞明亮,门窗钩花烫金,梁椽处处浮雕,连燕子巢都雕成形态各异的动物,栩栩如生。砌墙的砖块均由田泥包裹小卵石特制,隔温良好,冬暖夏凉。砖墙用糯米饭掺和石灰垒砌,经多道工序粉刷,滑润无比。正房、偏房、横厅、书房、杂房、工房、厨房、膳房错落有致。风火砖墙间立其中,排水系统设计科学,一百多年水火无忧。从屋内走出,爬上邻近高处,俯瞰整个村庄,船形巨宅逆水向东,周围数座古屋护卫驱逐,相当气派。

  这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它成功的利用风阻隔热原理,把连成一片的院落分割成了数个防火安全区。这座以砖木结构的大宅院,取暖、作饭,大量使用少不了柴木,这种极易发生火灾的混合体由于防火墙的使用,百年来一直平安无事。

  特别是宅院的地下水系统,每天都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倾泻而出,150多年了居然从未发生过下水道堵塞现象。宅内所有天井,雨过即干,不留积水。据这里的老住户讲,这条下水道从地下直通到下面的河里,可古宅的地面与河水只有很小的落差。为什么这么多年还能保持畅通无阻?村里的人说,在下水道建好后放进两只巨龟,它们在里面不停地清除着从古宅流下的污物。村里的很多小孩在河边玩耍时都曾看见过这两只大乌龟。

  古宅庭院是村里夏季的最佳纳凉地点,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古宅内的温度最高也没有超过27度,和开着空调的房间差不多。因为古宅内无论是房间,还是庭院,建筑造型都是呈竖立的长方形状,有如烟囱的原理一样,这种结构加速了空气的流动。更奇怪的是,古宅房间内一年四季不见蚊虫,尽管紧紧围绕在古宅墙外的就是蚊虫肆虐的猪栏和水田。

  这么一座象征着家族基业的巨型豪宅,如今却成了无主之宅。洲湖村的历史上也鲜有达官贵人的记载。这座建在小山村里的豪华大宅,到底是谁的功业,它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查看更多

天地会密档记陈近南:武功不高的和尚 善于谋略

  天地会陈近南: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陈近南是谁?天地会的总舵主。天地会又是什么组织?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江湖帮会。

  在《鹿鼎记》里,陈近南是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书生”,他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兴邦定乾坤,还非常讲义气,是大多数武林中人的偶像。他又是郑成功的部下,在郑的授权下一手创建了天地会,天地会的十大堂主也大多是郑成功的战将。武侠小说不可能符合史实,而且没必要符合史实,但金庸先生也不是凭空虚构,因为天地会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陈近南这个名字也曾经被天地会的会员广泛传颂。

  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院藏有天地会的一系列内部材料,这些材料记载了天地会的起源。材料显示,康熙初年,中国西部某少数民族侵犯内地,朝廷派兵平叛,连连失利。这时候,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武僧前来投军,靠着精湛武艺打退了敌人,之后返回少林,拒绝了朝廷的封赏。一个大臣对执政者说:这些和尚立了大功却不受封赏,肯定是别有所图,他们的作战能力那么强,万一起兵造反,朝廷很难扑灭,不如出其不意杀了他们。执政者听谗言,派大军包围莆田少林寺,放了一把大火。大火烧了好几天,把寺庙烧成一片瓦砾,大多数僧人都死了,只有五个武僧逃了出去。

  这五个武僧都有俗家姓名,分别叫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为了报仇,他们决心访求高人,组织一支义军反抗清廷。他们听说广东惠州某寺庙有个和尚叫万云龙,武功远在他们之上,于是就赶到惠州,邀请万云龙做了首领。还有个叫陈近南的和尚,武功不高,但是足智多谋,文才出众,被他们请来做了军师。后来他们跟政府军打了几仗,万云龙不幸牺牲,陈近南总结教训,认为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想跟清廷对抗,必须成立一个庞大的组织。在陈的策划下,他们成立了天地会,下设五个“房”,五僧分别担任五房的房主,陈近南则担任总房主兼军师。然后陈近南派五个房主分赴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江西、湖北等地发展会员。

  几十年过去了,天地会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严密的帮会,成员遍布南方诸省,甚至发展到了台湾。这时候陈近南已经去世,马超兴、方大洪等房主也死了,新的首领相继出现,但不管哪一任首领执掌天地会,都尊称最早牺牲的万云龙为大哥,并尊称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等五人为“五祖”。 ...查看更多

历史上真的有天地会吗?清代秘密团体天地会简介

  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

  天地会,通称“洪门”,外称天地会,因会内成员“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拜日为兄,拜月为姊” 而得名,载于正史的有着三点会、添弟会、小刀会、袍哥会、哥佬会、等十多个异名,是近世华人世界最大的民间社团组织,青帮也只是天地会的一个分支。

  初创时原系下层劳动者互助性秘密团体,后因屡遭清廷镇压,反满色彩日浓。乾隆年间以“顺天行道”,“剃除贪官”及“争天夺国”为口号。嘉庆以后,又提出“兴明绝清”及“反清复明”等口号,清末又增加了反满内容。为对付清廷镇压及便于吸收会众,不断创立新的名称,成为拥有数十种名目的秘密结社系统,因组织分散,未形成统一领导,在同一地区的组织间亦互不统属。无固定的教义与崇拜对象,但有严格的会规,后发展为三十六誓,要求会众忠于誓言,严守秘密。

  天地会一直深处民间,逃避满清公家的查缉。其起源有下列诸说。

  反清复明说

  反清复明说:认为天地会是明朝遗民所创办,或郑成功麾下陈永华参与草创的组织,有“反清复明”的宗旨。

  互助团体说

  互助团体说:认为天地会是社会下层人士组织的互助团体,成立之初并无“反清复明”的宗旨。

  军人团体说

  退伍绿营、湘军、楚军等军人,有武无职,遂时常参与江湖黑道组织,谋取所得,却屡遭公家查禁,愤而抗清,托言“延平王克复之志”,行黑帮掳掠不法之实。四川一带称之为袍哥会。

  在清代,天地会曾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重要的有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六十年台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咸丰元年至五年广西大成国、太平天国起义,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厦门小刀会起义。辛亥革命时期,三合会、哥佬会中许多成员参加推翻满清的武装头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与海外洪门有着不解之缘。

  在马克思笔下,天地会还是中国最早与共产国际发生过组织联系的民间社团。李大钊曾援引马克思在为《纽约论坛报》(New York Daily Tribune)做通讯员时期的一则记录说:在法国巴黎,曾经有一个中国人的天地会是共产第一国际的一个支部,会员达百万人,遍及整个中国和印度。1949年,美洲天地会致公堂堂主司徒美堂因率领爱国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巨大贡献,故获得毛泽东邀请参加开国大典。民主党派中国致公党的前身也是洪门的一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

  导读:18世纪的中国,外表看起来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和谐社会。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所谓的“盛世”下,史无前例的人口爆炸和商业扩展渐渐引致一个游民社会诞生。帝国的城镇到处是四处游荡的陌生人。他们纷纷投入山堂,藉此呼朋引类,互援互助,一个“江湖”由此成形。

  高隐寺据传是天地会发源地

  高隐寺位于平和县大溪镇赤安村的天马山麓。据载,高隐寺由万五道宗禅师所建。1996年,在高隐寺发现了一批天地会遗物:印章二方、宝剑一把、神像三尊、会簿十数册等。会簿中不仅记述天地会“五祖”逃难结义的经过,还记述了天地会在各省发动起义的部署内容。此外,高隐寺附近山间还有多处天地会遗址。据此,一些专家学者论定高隐寺是天地会发源地。

  庄上城可能是天地会城堡

  位于灵通山脚下之平和县大溪镇由叶氏后人聚居的庄上城,外界一直名之为庄上土楼,但这一称谓素来被居住在这座土楼里的叶氏后人所拒绝,从土楼落成到今天的300多年间,他们都称之为庄上城。这里的“城”与“楼”的分野,并非仅仅是称呼名谓不同那么简单!它反映的其实是对这座土楼来历底细的知与不知。知者名之为城;不知者,则仅仅从其建筑形态上判断而呼之为楼。从这点不同入手,笔者研究后发现:庄上城可能是与天地会有关的一座城堡。

  根据世居于庄上城里的叶氏后人所说,这座“城”的建造者是当地叶氏十世祖叶冲汉。这在大溪叶氏族谱中有记载。笔者虽无缘见到这册族谱,但在由大溪叶氏后人叶长生、叶红光、叶敬宗为漳州市政协编著的《漳州传统古村落》一书所撰的《大溪镇庄上村》一文中,笔者见到这样的文字:“族谱记载筑楼者名为叶冲汉”。

  关于叶冲汉,笔者尚未在主流的正史里见到记载,但他在大溪叶姓氏族中却如雷贯耳。《大溪镇庄上村》一文中涉及他的文字颇多,例如:“叶冲汉,名崇业,秉性刚直守,广交天下义士,与郑成功部将万礼结为兄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始建庄上大楼。”再如“此人加入反清复明的天地会”云云。

  太极峰 曾是天地会秘密据点

  太极峰位于平和县东南部南胜镇邦寮山与石屏山之中,离三平寺只有16公里,最高海拔982米。经文物专家鉴定,太极峰是当年天地会的主要秘密活动据点之一,天地会创始人万五道宗曾在此留下“太极峰”石刻。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皇帝接到了一份奏折。福建陆路提督任承恩奏请,他要亲自赴台湾镇压新近发生的民变。之前,闽浙总督已经调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率三千人马渡海平乱。此时,乾隆已经平定大小金川、准噶尔和回部等内乱,这位皇帝正处于一个帝王所能达到的“顶峰”,对台湾小小的叛乱,他颇不以为然,“岂有两提督往办一匪类之理!若不诚是巧诈,若诚是至愚!”因此,当福建巡抚徐嗣曾未同闽浙总督咨商,便命令闵安协副将徐鼎士率兵度台,这种“越制”行为受到乾隆严厉斥训。

  然而,他未曾想到,水陆两路提督同时抵台平乱,竟然持续经年,任承恩和黄仕简因贻误军机被革职拿问。最终,他不得不调陕甘总督福康安以“钦差协办大学士”身份,统领湖广、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号称十万(实际上为六万)大军,登台作战。这场耗费了一千万两白银军饷的战争方告终结。只是,乾隆更不曾想到的是,在平乱过程中,官员们从被擒获的民变首领杨振国、林爽文和庄大田等人的供状里,第一次发现了“天地会”──如此这般的镀金时代,居然存在着一个不为官府所知的秘密社会,且已有二十多年之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清朝历史上的反清复明天地会与传说中的陈近南

  导读:“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这句话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陈近南是谁?天地会的总舵主。天地会又是什么组织?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江湖帮会。在《鹿鼎记》里,陈近南是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书生”,他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兴邦定乾坤,还非常讲义气,是大多数武林中人的偶像。他又是郑成功的部下,在郑的授权下一手创建了天地会,天地会的十大堂主也大多是郑成功的战将。武侠小说不可能符合史实,而且没必要符合史实,但金庸先生也不是凭空虚构,因为天地会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陈近南这个名字也曾经被天地会的会员广泛传颂。

  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院藏有天地会的一系列内部材料,这些材料记载了天地会的起源。材料显示,康熙初年,中国西部某少数民族侵犯内地,朝廷派兵平叛,连连失利。这时候,福建莆田少林寺的武僧前来投军,靠着精湛武艺打退了敌人,之后返回少林,拒绝了朝廷的封赏。一个大臣对执政者说:这些和尚立了大功却不受封赏,肯定是别有所图,他们的作战能力那么强,万一起兵造反,朝廷很难扑灭,不如出其不意杀了他们。执政者听谗言,派大军包围莆田少林寺,放了一把大火。大火烧了好几天,把寺庙烧成一片瓦砾,大多数僧人都死了,只有五个武僧逃了出去。

  这五个武僧都有俗家姓名,分别叫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为了报仇,他们决心访求高人,组织一支义军反抗清廷。他们听说广东惠州某寺庙有个和尚叫万云龙,武功远在他们之上,于是就赶到惠州,邀请万云龙做了首领。还有个叫陈近南的和尚,武功不高,但是足智多谋,文才出众,被他们请来做了军师。后来他们跟政府军打了几仗,万云龙不幸牺牲,陈近南总结教训,认为仅凭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想跟清廷对抗,必须成立一个庞大的组织。在陈的策划下,他们成立了天地会,下设五个“房”,五僧分别担任五房的房主,陈近南则担任总房主兼军师。然后陈近南派五个房主分赴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江西、湖北等地发展会员。

  几十年过去了,天地会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严密的帮会,成员遍布南方诸省,甚至发展到了台湾。这时候陈近南已经去世,马超兴、方大洪等房主也死了,新的首领相继出现,但不管哪一任首领执掌天地会,都尊称最早牺牲的万云龙为大哥,并尊称马超兴、方大洪、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等五人为“五祖”。天地会是一个反对朝廷的帮会,所以为政府所不容,它的会员一有不慎就会遭到逮捕。为了安全起见,陈近南编了一些暗语,让会众彼此联络的时候使用。暗语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地振高岗千古在,三合河水万年流“,譬如会众张三半夜到会众李四家去,张三在外面一敲门,李四就喊:“地振高岗千古在!”张三如果说“三合河水万年流“,就表明是自己人,如果说别的,那就证明不是天地会的人。

  互不相识的会众在路上邂逅,也有一些暗语可以迅速识别对方身份。甲问:“兄弟从哪儿来?”乙说:“明。”又问:“往哪儿去?”乙再答:“清。”说明乙是天地会的,暗语里隐含了“去清”的意思。假如在晚上,还可以这样随口说一句:“今晚月亮怎么不明?”正确的回答是“复明自有团圆时”,这个暗语里面隐含了“复明”的意思。在不列颠博物院收藏的天地会文献中,还记载了一个人的名字:朱洪英。这个人自称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直系后代,他在天地会创立的时候加入,并成为陈近南和其他五个僧人的精神支柱。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洪”字,所以陈近南他们又管天地会叫“洪门”。 ...查看更多

清朝历史上的反清复明天地会与“朱三太子”案

  导读:习惯了皇权统治的臣民,皇帝没了,就指望皇太子。皇太子不行,还有皇子或者皇兄弟。真的不行,假的皇太子、皇兄弟就应运而生。明亡清兴,各地不断出现明太子,以此为号召,反清复明,其中最常用的名号是“朱三太子”。康熙年间最有名的一桩“朱三太子案”,主角名叫张用观,字潜斋,又名王士元,据说是崇祯皇帝的儿子、定王朱慈焕,也就是世间流传的朱三太子。

  康熙丙戌年冬天,饶阳县令李力远(也有书做李方远,号朋来)解任,回到故乡蓬莱。到家不久,一位名叫张用观的先生带着儿子前来拜访。这位张用观是浙江人,字潜斋,学识渊博,棋艺高,懂音律。二十多年前,李力远在一位朋友的宴会上与他相识,张用观当时丰标秀整,议论风生,给李力远留下深刻印象。以后二人来往,有一段时间,李力远还曾接济过张用观一家的生活,以后张用观带着家眷回了南方,不再联系。

  这一次张用观北上,据他自己说,是想找一个人家,充当墪师。正好李力远家里有几个小孙子要请老师,就把他留在家里。两年之后的一个夏日,李力远正在家里与张用观下棋,突然闯进来一大帮军士,二话不说,把张氏父子和李力远一起抓起来,直接押往省城。在省城,巡抚大人亲自审问三人,首先审问李力远。巡抚说:“你是读书人,又曾经做过官,应该懂得国家法制,为什么要窝藏这位朱某人,纵他违法?”李力远被问得一头雾水,“我平时只知道读书,不问世事。我不认识什么朱某人,也不敢做什么违法的事情。”巡抚说:“那你说说,你家请的塾师是什么人?”李力远说:“塾师名叫张用观,字潜斋,南方人,二十年前我在东平与他相识,前年冬天来家里做塾师。他做过什么违法的事,我不知道。”巡抚问:“他在南方姓王,在山东姓张,你不知道?”李力远说:“不知道。”随后巡抚又把张家父子叫进来,问张用观:“你是什么人?”张用观的回答差一点没把李力远吓死:“我是前朝皇子朱慈焕,原本被封为定王,事到如今,不得不说出实情了。”“说说你怎么会成了浙江人。”

  “崇祯末年,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城。父皇把我交给王内官,我藏身在民间。城破之后,王内官把我献给李自成,李自成又把我交给杜将军。吴三桂打败李自成,李自成逃出北京,当时有一位毛将军把我带到河南,把战马卖掉,买了耕牛,做起了农民。后来朝廷开始清查流贼,毛将军害怕了,丢下我一个人跑了。那时候我十三岁,一个人往南走,在凤阳遇到一位姓王的老乡绅,曾经在前朝做过御史。我在他家住下来,改姓王,跟他的孩子一起读书。十八九岁的时候,王乡绅病死,我离开王家,到江南的一处寺院做了和尚。后来遇到余姚一位姓胡的先生,也是官宦人家子弟,把我带回家中,蓄发还俗,还把他的女儿嫁给我为妻。我有几间茅屋,半亩小园。大概的经历就是如此。”

  巡抚问:“现在江南发生了两起反叛,打出的旗号都是要拥戴你为君主,恢复明朝。需要带你们去对质。”于是巡抚把张用观、李力远的供述详细记录,再派重兵护送他们前往浙江。一路来到杭州,在贡院里审问。主审者是钦差大臣穆旦,其次还有镇杭将军、两江总督、浙闽总督、江苏巡抚、浙江巡抚等多位大员。审讯开始,穆旦问:“你是王士元?”张用观:“我本姓朱,名慈焕,改名王士元,是实。”穆旦问:“你既为朱慈焕,朝廷待你不薄,为什么要谋反?”

  张用观:“我没有谋反。几十年来我改名易姓,躲避祸端,我现在已经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须发全白,我为什么要谋反呢?而且谋反要积草屯粮,招兵买马,打造盔甲。这类事情我一样都没做,只是在山东教几个孩童读书,怎么能有谋反之事?”于是穆旦下令把浙江谋反的张某人带来,问他谁是朱三太子,张某人答不出来,说:“我们只是借用朱三太子的名义号令百姓,其实并不认识他。”穆旦再问李力远:“张用观在你家里将近两年,你果真不知道他的底细?”李力远说:“我曾经做过朝廷的命官,前辈曾经受过朝廷的诰封,朋友与君父哪边轻、哪边重,我还分得清楚。如果我知道他的底细,怎么敢与他棋诗往来,毫不避人耳目?”

  审讯的记录被送往北京,由刑部裁决。很快,刑部的判决传回到杭州,主要内容是:“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应拟大辟以息乱阶。细询李某,坚供不知情,然在伊家捉获,且住有年余,说不得不知情。合以知情而不出首之例,流徙三千里。”于是“朱慈焕”被重兵押送去北京,关进刑部大狱,李力远关进户部看管。浙江反叛者被正法,朱慈焕在北京被处死,家中有一妻二子三女一媳,全部悬梁自尽,与他交往过的朋友都被流放到宁古塔和齐齐哈尔等地。张用观的一些说法,与《甲申传录》的记载存在差别,真假难辩。大体而言,清政府的策略非常简单:对明朝的皇室妃嫔以及公主,可以优待,以示宽容,但是,皇子一定要除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但进入民国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嘉道以后,天地会发展到海外,在东南亚与美洲华侨中广泛流传,曾组织华侨多次举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