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巴比伦王国

"

  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尼亚的控制了。公元前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612年攻陷尼尼微,亚述帝国(Assyria)结束 [2] 。亚述帝国灭亡后,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迦勒底人所建

汉谟拉比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曾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期国势强盛,曾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实行了君主专制政体。巴比伦的政治结构呈现金字塔的形状,最高层的是国王,紧接着是富商大贾、封建贵族,再往下就是平民百姓,最底层则是奴隶。早期的巴比伦,国王之下原是占有土地的封建贵族。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富商大贾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慢慢凌驾于原来的贵族之上。国王去世后,王位一般由王子来继承。如果只有一位王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但是如果有多位王子,并且各王子对王位都虎视眈眈,就比较麻烦。诸王子为了争夺王位,兵戎相见,互相残杀,最终可能还会引起局势动荡,威胁国家的统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为了避免独裁专制,中央政府事务常常由中央及地方贵族和国王所任命的大臣议定实行。地方政府称省或市,在省市中,有长老或贵族组成的议会,此等议会对中央常有相当的约束力。议会组织极为强大,即使在亚述统治时期,巴比伦地方政府依然保持着一种地方自治形态。古巴比伦时期的文献资料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上存在着城市长老会。

image.png

  长老会在政治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们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掌管司法,但是这种职能随着汉谟拉比统一巴比伦之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当然,长老会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其他领域上仍发挥着作用。汉谟拉比时期,西帕尔地区的长老会有权处置城里无主的田地,重新分配给那些没有田地的平民,或是分给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们。对于士兵的份地,它们也可以重新分配。对于那些为国家修筑工事或挖掘河道的工人,长老会也会给他们发放口粮。到了沙姆苏伊鲁那统治时期,长老会在西帕尔地区的管理职能,逐渐被国王设立的代理结构——商人区(会)所取代。“商人区”的原意是口岸的意思,是各邦区划分给外邦商人在本地的所在地区。商人区有自己的管理机构,由外邦商人组织,其管理议事会被称为“商人区(会)”。他们生活在这里,从事工农贸的生产,与当地的居民进行贸易往来,与所在城邦的当局呈现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西帕尔城的“商人区(会)”指的是由巴比伦来的商人们所控制的商区。这些人主要替巴比伦国王办理商务,逐渐成为国王在这些地区的代理人。他们也会插手管理城邦内的一些与商务没有关系的行政及其司法事务。长老会负责推选城邦的军事首领“王”。军事首领和长老会的关系也很微妙,有时处于相互合作的关系,有时又处于相互制约的关系。

image.png

  如果军事首领在战争中获得重大成功,其权威自然增大,长老会对他的制约就会越来越小,那时的长老会只能作为军事首领的咨询机构。反之,长老会有权推选军事首领。他们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城邦的长老会决定城邦的外交政策。它会综合考虑情况,决定是否与某外邦互结同盟。如果互结同盟,又以怎样的身份进入这个同盟。这种身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低姿态,即臣服的形式进入同盟?另一种是以平等的方式进入同盟。如果一邦首脑称另一邦的首脑为“父”而自称为“儿”则表示双方结成同盟,称“父”的一方起领导作用。除此之外,长老会还有决定城邦的战争权力。一旦有战争发生,他们就会紧急召开长老会,商讨是否作战。一旦决定战争,就积极部署,做好战前的一切准备。这种长老议事制度脱胎于原始氏族社会家长共同商讨大事、军事首长指挥战争的模式和制度。在刚开始的时候,各城邦之间爆发战争并不很频繁,所以长老会的权力凌驾于那些临时受命征战的军事首领之上。

image.png

  随着战争的频繁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首领的权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当一邦的军事首领成为其他城邦联盟的霸主时。如果该邦的军事首领遭遇不测,长老会就会推选新的军事首领或者废黜那些在战争中战败或投降敌方的军事首领。长老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王的权力,国王在外交政策上不得不听命于长老会,长老们经常代表国家参加盟会。不过,随着君主专制的建立,尤其是到帝国时期,国王最终获得独裁,实现专制,战胜了长老会,成为最主要的政治形态。巴比伦疆域辽阔,其中有开垦的土地,也有未开垦的土地。没有开垦的土地一般都是荒草丛生,毒蛇猛兽经常出没。当然,这样的地方也成了猎人狩猎的最佳去处,同时也是贵族游乐玩耍的场所,尤其是表演狩猎和徒手搏狮。巴比伦人还将目光转向了地下。

image.png

  他们在那里挖到了油、铜、铅、铁、银和金。斯特拉博宣称他在美索不达米亚挖到了“石油精或水沥青”。据说,有人向亚历山大报告说他在巴比伦找到了一种会燃的水。亚历山大凭借自己的常识,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当他看到那种“水”点着时才恍然大悟,相信了自己的眼睛。聪明的巴比伦人很早就学会了染色和刺绣技术。那时的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羊毛。后来巴比伦人生产的布匹、呢绒经过商人之手转运到希腊、罗马,并在那里受到广泛的欢迎,并得到了很好的称赞。在美索不达米亚,人们很早就知道使用机器了,如织布的布机及制陶的转盘。巴比伦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砖,这种砖是用粘土和稻草混合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新巴比伦王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王国的建立

  迦勒底人属于塞姆语系的一个游牧部落,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随后亚述帝国征服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

  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联合,共同对抗亚述。公元前612年,亚述帝国结束,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

  公元前20世纪末,当阿拉美亚人向两河流域推进时,迦勒底人亦随之侵入两河流域。公元前11世纪中叶,他们在巴比伦尼亚南部靠近波斯湾的一带地方定居了下来。最初,他们对城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许多城市,诸如乌鲁克、尼普尔、西帕尔和库利伽勒祖等均被其摧毁。公元前9世纪时,迦勒底人形成了若干小王国式的部落联盟。巴比伦尼亚的原有居民无力阻止迦勒底人在南部两河流域的渗透。逐渐地,迦勒底人把自己看作是这片拥有古老文明的土地的主人,是古巴比伦王国传统的合法继承者。

  公元前732年,巴比伦发生王位争夺,一个迦勒底人的领袖成了巴比伦王。亚述国王梯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借机进行干涉,吞并了巴比伦尼亚。

  公元前729年亚述帝国征服古巴比伦王国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并与埃兰和埃及等联合反对亚述。

image.png

  公元前721年,南部迦勒底地区的比特一雅金的统治者马尔都克一阿帕尔一伊狄那宣布自己为巴比伦尼亚之王,并同埃兰人结盟,在底格里斯河上的捷尔打败了亚述。他还将原有巴比伦尼亚贵族投入监狱,将其土地分给迦勒底人。但起义被辛那赫里布镇压。后来,马尔都克—阿帕尔一伊狄那再度起义,并与埃兰人、阿拉伯人、埃及人、阿拉美亚人、腓尼基人结盟。只是这个联盟过于松散,而且巴比伦的原有居民反对起义,使起义再次失败,巴比伦城被毁。阿萨尔哈东统治晚期,让幼子亚述巴纳帕尔继承王位,而让长子沙马什一苏姆金作巴比伦王。沙马什一苏姆金显然不服,于是在一部分亚述贵族支持下起义反对亚述巴纳帕尔。这得到巴比伦和迦勒底贵族的支持。他还联合了阿拉伯人、阿拉美亚人、吕底亚人,埃兰人、和埃及人。但联军遭到失败,沙马什一苏姆金被围在巴比伦城内达三年之久,后自焚而死。

  公元前626年,被亚述人任命为巴比伦尼亚总督的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起义反抗亚述,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但巴比伦尼亚的一些大城市,如尼普尔、乌鲁克等有强烈的亲亚述倾向,那波帕那沙尔在很长时期里只能占领巴比伦尼亚北部,且未能夺取城市。他对乌鲁克和尼普尔进行了长期围困,公元前616年,乌鲁克被攻克;过了一年,即公元前615年,尼普尔也被那波帕那沙尔占领。于是新巴比伦王国统治了整个巴比伦尼亚。

  随后,新巴比伦王国同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国结盟,发动了反对亚述的战争。公元前612年,联军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灭亡了亚述帝国。胜利者瓜分了亚述帝国的遗产:米底王国占有了亚述本土和哈兰地区;新巴比伦王国则分取了亚述帝国的其余地区——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

  不过,埃及人认为这一部分地区是它的属地,因而这些地区还有待新巴比伦王国去夺取。

  王国的兴盛

  公元前607年,年迈的那波帕那沙尔把军权交给了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而自己只管理国家的内部事务。当时,摆在尼布甲尼撒二世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同埃及争夺亚述帝国的部分遗产——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为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新巴比伦王国继续与米底结盟,尼布甲尼撒二世还与米底公主阿米蒂斯联姻,以巩固这一联盟。

image.png

  公元前605年春,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西进,攻取叙利亚。卡赫美什是西进叙利亚的必经之地,而埃及在这里驻有一支军队(其中一部分是希腊雇佣军),并与亚述帝国的残余结盟。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军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此城,战斗十分激烈。结果埃及驻防军被彻底歼灭,城市亦变为废墟。这一结果不仅为尼布撒二世打开了通往叙利亚的门户,而且实际上是把叙利亚巴勒斯坦交到了他的手中(卡赫美士战役)。

  公元前604年8月,老国王那波帕那沙尔死去,正在叙利亚巩固胜利成果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立即回到巴比伦继承了王位。

  公元前601年,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向埃及边界推进,同埃及发生战斗,双方损失均很惨重。公元前598年初,他又远征阿拉伯,目的是要控制经过阿拉伯的队商道路。这时,在埃及法老鼓动下,犹太国王伊阿基姆宣布脱离新巴比伦王国,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587年进军巴勒斯坦,包围耶路撒冷,在18个月后,由于饥荒和内部分裂,耶路撒冷终于在公元前586年陷落。他将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拆毁城墙、神庙、王宫和民居,并下令将犹大国王齐德亚带到巴比伦去示众,而全城居民则全被俘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3千多犹太人被俘往巴比伦尼亚,谢德基亚被扶上犹太国王宝座。

  公元前595年12月—594年1月,巴比伦尼亚发生军队骚动。尼布甲尼撒二世残酷地镇压了骚动,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密谋的参与者被送上以国王为首的军事法庭,他们被控背叛国家,破坏对国王的誓约而被判处死刑,其财产亦被没收。

image.png

  公元前590年,埃及新即位的法老阿普利伊鼓动腓尼基和巴勒斯坦起来反对新巴比伦王国,以达到由埃及控制这一地区的目的。这些地区的一部分倒向了埃及。这时,米底同新巴比伦王国的联盟出现裂痕。为防米底入侵,尼布甲尼撒二世在西帕尔以北筑了一道长城,横越两河流域平原作为屏障。不过,由于米底另有强敌,因而与新巴比伦王国的矛盾未曾激化。

  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再度进军巴勒斯坦,围困了耶路撒冷。埃及抛弃了倒向自己一边的谢德基亚。耶路撒冷被围一年后城破,城市遭到大肆抢劫和严重破坏,大部分居民被掳往巴比伦尼亚,史称“巴比伦之囚”。由此,新巴比伦王国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统治巩固了下来。

  尼布甲尼撒二世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对外征战,却未忽视国内建设。他注意发展经济,在尼普尔附近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水池,使很多河渠流往这里,在干旱时可调节水的分配。他注重巴比伦的城市建设,使该城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商业中心。城市有豪华的宫殿、著名的“宫中花园”、以及马尔都克神庙、伊丝塔尔女神神庙、巴比伦塔楼等著名建筑。在他统治时,巴比伦城修有两道围墙和一道护城河,城门装饰华丽,成为一个坚固的军事堡垒。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王国处于极盛阶段。奴隶制经济有较大发展。奴隶广泛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剥削奴隶的方式有新的变化,奴隶可代主人经商,可以租种主人或第三者的土地,甚至可以同自由民订立契约,但其人身隶属关系并未改变。神庙经济中大量使用奴隶,神庙奴隶(喜尔库)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神庙拥有大量地产,并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大奴隶主阶级分为军事贵族和商人僧侣两大集团。僧侣集团势力强大,首都巴比伦城的马尔杜克神庙僧侣在诸城神庙中居领导地位,是新巴比伦王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代表军事贵族的那波帕拉萨和尼布甲尼撒二世均大量营造神庙,以争取神庙僧侣的支持。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 “空中花园”,后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image.png

  王国的灭亡

  公元前562年,强有力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新巴比伦王国的政局骤然恶化,在5年里换了三个国王。公元前561年即位的阿麦尔—马尔都克在军队的参予下于公元前561年被推翻;新上台的国王涅尔迦尔—沙尔—乌初尔又于公元前556年被赶下台;一个阿拉美亚人部落领袖的儿子那波尼德上台当了国王(公元前556—539年)。

  从私法文书的情况看,那波尼德统治时期巴比伦尼亚的商品货币关系仍然非常活跃,国内形势似乎是很稳定的,他甚至离开巴比伦而在阿拉伯一呆便是10年,目的是为巴比伦尼亚寻找一条新的商道。

  但有三件事引起了统治阶级中相当多的人的不满。一件事情是那波尼德不再崇奉原来巴比伦的主神马尔都克,而信奉月神(辛神),而且这个月神又不是原来巴比伦尼亚的月神,而是一个阿拉美亚人的月神,这引起了巴比伦祭司集团的不满;第二件事情是他长期离开巴比伦,而将朝政交给他的儿子贝尔—沙尔—乌初尔(《圣经》中称他为瓦尔塔沙尔),这不为统治阶级所理解;第三件事情是当时波斯人灭了米底王国和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这不仅使巴比伦尼亚同小亚希腊人的贸易受阻,而且使巴比伦尼亚处于半被包围的状态,使新巴比伦王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地位。因此,巴比伦尼亚的工商业奴隶主同那波尼德的矛盾也尖锐化了。

  而新巴比伦王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尤其是同犹太人之间的矛盾)本来就十分尖锐。

image.png

  因此,当公元前539年波斯居鲁士二世率军大举入侵巴比伦尼亚时,虽然巴比伦城有两道围墙环绕,还有一条护城河包围,本是十分牢固、固若金汤的,但祭司竟打开大门放波斯军队入城,伯沙撒被杀,那波尼达被俘,新巴比伦王国存在了不到一百年便灭亡了。

  新巴比伦王国虽然为时短暂,但它存在的时期却是两河流域历史上奴隶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它在两河流域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标志着两河流域历史独立发展的完结。从此它被一个个的外族入侵和统治,直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并统治这里。

  考古发现

  19世纪下半叶,在巴格达附近发掘出很多泥版和圆柱,使人对古巴比伦的历史认识大增。其中之一是深具价值的一份文献,称为拿波尼度编年史,现今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巴比伦王拿波尼度曾与儿子伯沙撒共同摄政。但他比儿子活得更久,后者于公元前539年10月5日的晚上在居鲁士手下的军队攻陷巴比伦时被杀。 拿波尼度编年史就巴比伦的陷落提供一项注明日期的记录,帮助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以下是拿波尼度编年史一小部分的翻译:“塔斯利都月(提斯利月(9/10月)),居鲁士在底格里斯河的俄庇斯袭击阿卡得的军队。……月中第14日,西巴尔不战而降,拿波尼度逃离该城。第16日(儒略历公元前539年10月11日;格雷果里历10月5日)古提恩的总督戈布利亚(乌格巴鲁)连同居鲁士的军队不用动刀便进入巴比伦城。其后,拿波尼度在返回巴比伦时被捕。……亚拉沙姆努月(赫舍万月(10/11月))第3日[儒略历10月28日],居鲁士进入巴比伦,居民将青绿的树枝铺在他脚前——他宣布‘和平’(sulmu)临到城中。居鲁士向巴比伦全境致意。他的总督戈布利亚在巴比伦设立(辅)总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新巴比伦王国有着哪些成就?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社会经济

  两河流域南部一向是社会经济十分发达的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有很好的基础,过境贸易也十分发达。现在又加上尼布甲尼撒二世牢固地控制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使两河流域同地中海的联系畅通无阻,更加促进了它的商业贸易的发展。

  商业中心

  当时巴比伦、尼普尔、乌鲁克、西帕尔、波尔西帕等城市都是十分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这时的铭文中提到了多种手工业部门,如制革、服装、糕点、烤面包、纺织、建筑、……等。这些城市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因而在政治生活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它们享有免税特权,有自己的自治组织。在商业贸易中,作为商品的,除手工业产品外,还有农产品(粮食、枣柳子、蔬菜等)。

  商业活动

  商品货币关系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大商家的出现。在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活动的有一个著名的大商家,这就是埃吉贝商家。该商家的活动虽开始于亚述帝国时代,但只是在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才活跃起来。该家族的档案现存于世界各博物馆中的有1千多块泥板。从该家族的档案可知,其经济活动的地区很广:巴比伦、西帕尔、基什、乌鲁克,甚至延伸到了国外。在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尼亚之后,其角触伸展到了伊朗高原。该家族的业务活动包括银钱借贷、商业活动、土地、房屋的买卖、租赁、奴隶的买卖和出租等。其商业经营的品种包括枣柳子、谷物、金属、金银项链、宝石、啤酒等。埃吉贝商家不仅自己直接经营各种业务,而且还由奴隶代理人去经营。埃吉贝家族的几个奴隶代理人的铭文也保存了下来。

image.png

  奴隶制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南部两河流域的奴隶制达于繁荣时期。这时,奴隶的人数大量增加,王室和神庙都拥有成百的奴隶,一些私人也拥有几十个、上百个奴隶。例如埃吉贝商家在一次分配遗产时,就有100多个奴隶被分配。该商家拥有的奴隶最多时曾达200个以上。

  奴隶来源

  奴隶的来源有战俘奴隶、债务奴隶、家生奴隶、购买来的奴隶,以及将孩子变为奴隶等。

  关于战俘奴隶,《圣经》中说:“凡脱离刀剑的,迦勒底王都虏到巴比伦去,作他和他孩子的仆婢,直到波斯国兴起来。”

  关于债务奴隶,一个铭文中说,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一个名叫希拉的女人欠了纳布—姆金一吉尔的钱,希拉便将自己的女儿利穆特—南纳拿去抵债,她住在债主家,给养由希拉本人供给,如果她女儿逃跑了,那么希拉要给债主银子。

  关于家生奴隶,一个铭文说,尼布甲尼撒二世时,一个名叫埃布纳的奴隶主将自己的奴隶萨纳赫及其3岁的女儿沙—南纳—巴尼卖给了阿卡德城的一个祭司沙马什—丹努,价钱是0.5明那又3舍克勒银子。

  关于购买来的奴隶,一个铭文说,女奴隶主白利利吐将自己的奴隶巴祖祖以0.5明那又5舍克勒银子卖给了埃吉贝的后代。

  关于将孩子卖为奴隶,一个铭文说,在那波尼德第15年(即公元前549年),一个名叫巴纳特—伊丁的人,由于饥荒,丈夫死了,于是他把自己的两个年幼的孩子烙上奴隶的印记,送到乌鲁克的一个神庙当了奴隶,而且是终生的。

  此时,奴隶被用之于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家务等各种劳动,还用以作为妓女。

image.png

  剥削方式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行了亚述帝国时期让奴隶独立经营的剥削方式,即不仅让奴隶独立租种土地,还允许他们经商、开办手工作坊、放高利贷、开办钱庄等。

  关于奴隶独立租种土地的事实,如一份资料说,一个名叫伊丁—马尔都克的人的奴隶阿拉德—贝尔,租种了埃吉达一吐库耳苏之子阿拉德—纳〔……〕的土地,年租金是9库耳枣柳子。

  有的奴隶成了手工作坊主,如一个名叫纳布一列姆—苏昆的奴隶,是一个生产帽子的手工作坊主。

  有的奴隶放高利货,成为债主。如埃吉贝商家的一个奴隶—代理人纳布—乌提尔,借给一个名叫纳布艾列什1明那又15舍克勒银子,作为抵押品而给予纳布—乌提尔的是一块土地。他还借给另一个名叫乌里姆—巴乌的奴隶1舍克勒银子。

  关于奴隶经商的例子,如贝尔苏纳的奴隶艾萨吉利伊,一次就向一个自由民购买了1200捆葱。显然,这不会是他自己食用,而是拿去出卖的。

  有的奴隶在独立经营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并用自己积累的财富购买奴隶,从而也成了奴隶主。如希利姆—贝尔的奴隶纳布—列姆苏昆用六分之五明那银子购买了属于纳布—艾提尔的奴隶纳布—努—萨里姆,在此奴隶手上烙有苏姆—乌初尔之子沙马什—伊布尼的名字。

  奴隶代理人

  有的奴隶成了自己主人的业务代理人,如上面提到的埃吉贝商家,先后有几个著名的奴隶一代理人:纳布—乌提尔、涅尔伽尔—利初阿、达维恩—贝尔—乌初尔等。他们在为自己的主人经营各种业务时,往往也利用自己积累的财产经营商业、高利贷业务,赚取利润。如纳布—艾提尔,是埃吉贝商家的后代伊提—马尔都克—巴拉吐活动初期(公元前547—530年)的奴隶代理人,埃吉贝商家档案中的不少文件都与他的活动有关。

image.png

  奴隶隶属

  尽管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有的奴隶可独立经营,并获得了一定的财富,甚至也占有了奴隶,或雇佣奴隶和自由民劳动,但这些奴隶就其地位而言,仍然是其主人的财产。独立经营的奴隶在与其他人发生经济联系时,只能用自己的财产去抵押,因为他的人身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他的主人。这些独立经营的奴隶,除向主人交纳地租或利润之外,还要交纳人身租。一个奴隶一年的人身租为12舍克勒左右,大约相当于一个雇工一年的工资。这种人身租是奴隶主对奴隶拥有所有权的经济表现。人身租往往以债务的形式在契约中表现出来,即写明奴隶欠其主人多少舍克勒银子,必须偿还。独立经营的奴隶所积累的财产,其最终所有权也仍然在其主人手中,主人可将其收归已有。即使一些富有了的奴隶代理人,主人在分家折产时,也会将他们作为财产分掉,或作为财产转让给他人。如达雅恩—贝尔—乌初尔,他原是伊提—马尔都克—巴拉吐的岳父伊丁—马尔都克的财产,是作为他女儿的嫁资转让给他的。后来在公元前508年分配财产时,他及其家庭又作为主人的财产转给了别人。

  奴隶印记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奴隶作为主人的财产,可以买卖、转让、继承、出租和抵押。奴隶身上烙有作为奴隶的标志或其主人名字的印记。有的奴隶甚至烙有两个印记,即当奴隶出卖、转让时,他身上除原有主人烙的印记外,又要烙上新主人的印记。

  矛盾

  因此,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虽然我们没有奴隶起义的资料,但奴隶常常以否认自己的奴隶身份的形式,或以逃亡的形式表明自己的反抗。有的奴隶甚至在主人已经写了让其有条件的自由的文件后还逃跑了。

image.png

  城市发展

  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新巴比伦王国臻于鼎盛,政治相对稳定,而经济亦有较大发展。这时的奴隶制度起了很大的变化,奴隶可以经商,租种主人或他人的土地,并能与自由民订立契约,但所得的利益大多归于主人。神庙则拥有大量土地,并经营商业和手工业。

  城墙建设

  在城墙建设方面,尼布甲尼撒二世将巴比伦城建成像堡垒般的城市,而且城墙宽阔至连马拉的战车亦可以在其上奔驰。城门皆以铜制成,而且倚靠幼发拉底河,以其作为抵御外敌的护城河。

  巴比伦城被建设得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了其妻子,米底的公主不再有思乡之苦,于是为其建造了一个满是奇花异草,并用螺旋泵不断地从幼发拉底河里取水作灌溉的花园。这个花园远看起来就像位于天空中般,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内里亦有著富丽堂皇的宫殿,使得尼布甲尼撒二世和王后可以在宫殿里饱览全城的景色。这个空中花园名满天下,被后世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卡赫美什:两河流域的中古代大战

  亚述军队对于各地军事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

  从很多地方来看,尼布甲尼撒的军队与他们的前宗主-现对手-亚述帝国的几乎一模一样

  历史上的巴比伦地区长期受到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强敌入侵。无论是加喜特人、阿拉米人还是赫挮人和亚述人,都将自己的战争技术传递给了巴比伦当地土著。

  公元前1000年初,一波名为迦勒底人的闪族居民从阿拉伯半岛南部而来,在夕日苏美尔文明所在的两河流域下游定居。虽然的亚述入侵让迦勒底人不得不躲入当地复杂的沼泽之间打游击。亚述人则找来善于造船的腓尼基人,用大船一路追杀,终于使得早期的迦勒底人臣服于帝国。

image.png

  对迦勒底人的追杀成为了亚述历史上不多见的水战

  就和中国人所熟悉的暴秦一样,以军国主义立国、扩张、制霸的亚述人,以对内严苛的军事高压统治与对外则暴虐奴役。但是现实需求终于迫使亚述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开始变得“文明”而懂的让步。从一开始的杀光占领区居民到后来的强制整体迁徙,再到后期的拉拢上层进行委任统治。亚述人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军国制度在透支自己的国力,但却不可能将已经获得高压权力就此放弃。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的领袖,也是尼布甲尼撒的父亲那波帕拉沙尔,成为了亚述帝国在本土外最重要占领城市巴比伦的总督。他的族人之前已经陆续迁入这座古代世界的超级大城,并在配合亚述统治者方面获得了宗主的新任。迦勒底人的军队在实际上已经是亚述帝国军队的一部分。而控制巴比伦后的那波帕拉沙尔,也有了足够的资本去想方设法攻击亚述。

  恰逢亚述帝国已经步入衰退期。埃及人在公元前663年,首先获得独立,并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26王朝。东北方向上米底人也已经壮大起来,他们的国王基亚克萨雷斯刚刚击败入侵境内的斯基泰骑兵,并通过军事改革让军队战斗力大幅提升。这两股势力同在巴比伦的迦勒底人一拍即合,于是出现了埃及人出钱,迦勒底与米底出兵的反亚述帝国同盟。

image.png

  亚述帝国的最大控制区域

  联盟在公元前612年攻陷了亚述的都城尼尼微,并在几年里路线占领了亚述人原先的首都阿舒尔城和哈兰。亚述帝国的残存势力已经只能在叙利亚北部地区据守。但就在此时,一贯反对亚述帝国的埃及人却出于战略平衡的需要,退出同盟,并且和亚述结盟。双方集结了大规模部队,意图反攻要地哈兰城。卡赫美什战役就这样发生了。

image.png

  尼尼微的城市遗址

  一个模子里复刻出的军队

image.png

  正在同早期迦勒底人交战的亚述军队

  亚述人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军队,但在埃及人与迦勒底人纷纷向哈兰附近的战场进军时,亚述人的军事优势已经不在。几乎所有参战的军队,都来自夕日亚述帝国统治的区域。这也使得几乎所有的部队看上去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复刻出的。

  通过圣经中的只言片语与巴比伦泥板纪年提供的线索,我们大致知道:

  40000亚述和埃及联军包围了被夺走的哈兰城,但他们无力迅速攻破城市的防御。当得知已经以新巴比伦自居的迦勒底军队抵达附近后,他们选择撤退到幼发拉底河对岸进行防御。

  尼布甲尼撒是这支援军的指挥官,他总共只有18000人的部队。

image.png

  曾经的亚述人以擅长攻城而闻名

  通过现代学者对于亚述帝国军事力量的研究,我们大致了解:

  亚述人的步兵被分为2种重步兵和至少2种轻装步兵。其中的超重型步兵使用几乎到1人胸口高的埃及式大盾牌。普通的重步兵则使用由材质轻便的柳条做成的小圆盾。弓箭手同样有穿着护甲的重型箭手,以及装备简陋的轻装弓箭手。

image.png

  晚期的亚述重装步兵

  亚述人的骑兵已经开始具备弓箭手远射与持矛近战这两种能力,并成为军队侧翼战斗力的主要部分。过去一直是战争之王的战车部队,则以及退化成为贵族指挥官们的座驾,以及两翼骑兵部队的先导。

image.png

  战车在亚述后期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贵族代步工具

  同样的情况也在迦勒底人的军队中出现。所有不同的不过是亚述军队中的弓箭手更多是叙利亚地区招募来的。这个地区在当时就已经盛产弓箭手,并将这一传统保持到了近代之前。而迦勒底人的巴比伦弓箭手更多来自本土,是根据当地传统法律,授予份地的职业化部队。迦勒底人的骑兵则由米底盟友提供,在能力上胜过了亚述。

  至于埃及军队,更像是一支简化的穷人版亚述部队。他们只有使用大型盾牌的重步兵与轻装的弓箭手可供使用。他们还从沿海的希腊城市与小亚细亚地区招募来了少量的希腊雇佣步兵。但这些来自北方的铁人,在当时还不是能够主宰战争胜负进程的主要力量。

image.png

  26王朝的埃及人开始雇佣希腊步兵

  系统进步成就新的强者

image.png

  卡赫美什的胜利让巴比伦军队横扫了黎凡特地区

  卡赫美什战役本身的细节归纳起来,并不复杂。隔着幼发拉底河对峙的双方都会希望等待对手渡河,来一个漂亮的半渡而击。不过人数更少的尼布甲尼撒却大胆的率领军队在下游渡河,从南面进行了包抄。

  要完成这个看似简单,实际却困难重重的迂回,尼布甲尼撒的军队至少完成以下动作:

  1 分兵,也就是说渡河作战的部队比实际总人数更少。

  2 偷偷移动,不可能当着埃及与亚述联军的面,强行渡河。

image.png

  尼布甲尼撒的确比他的对手们更懂的军事指挥

  而且由于是在南面进行迂回,等于是将埃及军队的回国的后路截断。虽然庞大的埃及军队不可能被人数少很多的巴比伦军队彻底合围,但心理上的恐惧作用非常大,造成的混乱也非常致命。

  此外,经历了亚述人的军事改革,不同兵种部队之间的有效配合水平,相比之前有了巨大提升。例如在卡赫美什战役前6个世纪,2500辆赫挮战车在卡迭石战役中就与自己的步兵队伍脱节。结果,取得首胜的他们被随后赶到的另一支埃及军团攻击。这些战车在沿着远路撤退时,遇到了正在渡河的己方步兵,场面非常混乱。

  但在卡赫美什,尼布甲尼撒的军队显然不存在类似问题。战车、骑兵、各类步兵之间的联系比夕日的赫挮人高了很多。

image.png

  赫悌时代的军队显然不具备尼布甲尼撒麾下的很多细节

  由于当时的军队主要都以大纵队的步兵和各类掩护步兵组成复杂的阵线,在需要临时转向方面非常笨拙。如果情况紧急,那么军队的士气将会遭到重大打击。而进攻方如果是在队列完整的情况下出击,则基本上可以达到成功的侧击效果。加之亚述残余力量与埃及在骑兵方面的短板,让整支军队的弱点被进一步放大。结果,在初步的抵抗失败后,埃及-亚述联军的大部分开始崩溃四散,亚述帝国最后一支力量也选择了屈服。

image.png

  新巴比伦王朝基本上取代亚述成为了世界中心

  卡赫美什不仅成就了新巴比伦帝国和尼布甲尼撒二世,也成为了军事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发展节点。当组织水平越来越高的军队希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战场机动能力时,旧的军事习惯将会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在尼布甲尼撒之后的数十年里,更适合新形式需要的希腊人和波斯人将分别冒起。而在远东,战车为王的春秋时代,才刚刚过了不到一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新巴比伦王国虽然为时短暂,但它存在的时期却是两河流域历史上奴隶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它在两河流域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标志着两河流域历史独立发展的完结。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