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王勾践剑

"

  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国家一级文物

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谜 揭秘越王勾践剑发掘始末

  导读: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考古人员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绳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经研究人员考证,此剑即为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列国争雄,峰烟四起。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诸候国一百四十多个。涌现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春秋晚期的著名军事霸主。

  春秋时期,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各诸候国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武器。各国都拥有一批铸造青铜剑的能工巧匠。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由于近海,陆地上水网纵横,不利于车战,因此步战及近战利器——青铜剑便成为兵器中之翘楚。春秋晚期,吴、越两国涌现出诸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当时及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铸剑能手。吴、越铸造的名贵青铜剑,坚韧锋利无比,威披天下、声震各诸候国;这些名剑被载入史册典籍《吼山勾践石刻像》,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无论铸造工艺还是实战价值,均堪称中国宝剑铸造史上辉煌的巅峰。

  越王勾践剑发掘过程

  2500年过去了,这些冠绝华夏的春秋奇宝、青铜利剑被尘封土掩,匿迹于历史的漫漫风烟之中。千古名剑何处觅影踪?这就不能不提到当时的楚国。楚本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楚在南方崛起,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成为周王室的劲敌。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经常对邻近诸候国发动战争。先后灭了45个诸候国,在"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霸主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昔日的强大王国终于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人们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历史书中为数不多的记载,对它的经济、文化具体面目以及它与长江下游吴、越等邻国关系的认识,也一直是模糊不清的。20世纪的今天,随着湖北江陵望山沙冢楚墓群的发现,考古学家的小铲子又将尘土掩埋的历史重新揭示了出来。

  湖北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古云梦泽畔,西临鄂西山区,东接江汉平原,南濒万里长江,北通辽阔中原,控江带湖,形张势举,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是楚国都--郢的所在地。

  1965年冬,湖北省荆州地区漳河水库(今属荆门市)开展清理河道工作,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省博物馆等有关部门配合工程进行文物勘探,在第二干渠所经江陵县境内的纪山西麓和八岭山东麓一带工程范围内发现大大小小古墓50多座。其中的望山四号墓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较大型楚墓。由于江陵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墓坑积水较多,土质情况不良,坑壁极易崩塌。而且时逢冬季严寒,常有雨雪,给发掘工作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考古工作者们顶风冒雪,群策群力,自1965年旬10月中始,至1966年元月中旬止,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便顺利完成了田野间的发掘工作,共计出土文物2000余件。望山沙冢楚墓的发掘,是湖北境内采用科学方法对楚墓进行的首次较大规模的发掘。这次发掘中最惊人的收获是一柄寒光闪闪的青铜剑。此剑的出土,震动了海内外史学界与考古学界。

...查看更多

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千古不锈之谜:越王勾践剑价值

  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制作工艺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主要为铜与锡的两元合金,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四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合金组成中,铜与锡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点、原料来源、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说来,铜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锡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还含有铅、铁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发生锈蚀的途径一般说来有这样几条:在潮湿的条件下,有空气或氧气存在时,发生锈蚀,生成铜盐;在潮湿的条件下与贵重金属(如金、银等)接触,产生电化学腐蚀;与硫或含有硫的物质接触,生成铜的硫化物等。

  再来看看越王勾践剑所处的外部环境:该剑1965年冬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内棺中,位于墓主人的左侧,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这座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学界称之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采用的还是经过人工淘洗过的白膏泥,致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经过夯实的填土等原因,使该墓的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么多的密封层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之间的空气交换。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即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水中,钢铁都不会生锈的。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二。

  望山一号楚墓处在现代荆州附近的漳河二干渠上,地下水位较高,该墓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碱性不大,基本上为中性,这从该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况较好而得到证实。地下水浸泡后,墓室内空气的含量更少。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三。 ...查看更多

探究越王勾践剑之谜:八字铭文上的越王到底是谁

  凌光

  在湖北省博物馆,与曾侯乙编钟齐名的镇馆之宝就是越王勾践剑。宝剑藏千年,谁人能识君?越王勾践剑从它出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带了诸多谜团,也许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破解的过程之中。

14a30007954f9d807f6c.jpg@100q.jpg

网络配图

  千年宝剑仍寒气逼人

  上世纪60年代前期,湖北省江陵地区连续两年遭遇了干旱。政府决定从荆门漳河修一条水渠,引水灌溉那一带的部分农田。

  1965年岁末,挖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当水渠延伸到纪南城西北7公里处时,人们发现这里的土层看上去有些与众不同,这里土质疏松,好像曾经被挖动过。

  江陵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古云梦泽畔,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很多专家认为,春秋战国时,这里曾是楚国都城郢的所在地。这一带素以古墓众多著称,那么,这不一样的土层下面,是不是也藏着古墓呢?

  考古专家们闻讯赶来,并在现场成立了工作小组。经过仔细勘测,专家们发现这里的地下果然有古代墓穴,并且不止一座,初步估计大约有50多座。就这样,灌溉工程的挖掘,被一次不期而遇的考古发掘代替了。专家们把这一片古墓群称为望山楚墓。

  几天后,当发掘工作进行到望山一号楚墓时,这里就已经出土了近400件随葬器物,有青铜礼器、漆木竹器和玉石等。从这些出土冥器的数量和质量判断,专家认为望山一号楚墓的主人,很可能是楚威王楚怀王前期的贵族。

  1965年12月的一个傍晚,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墓主人的内棺打开,人们赫然发现,在内棺尸首骨架的左侧,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

  刚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分配到湖北省博物馆工作不久的陈振裕后来回忆说:“我将这些文物取出放到发掘工作的临时库房里。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经我亲手取出的文物中,竟然有后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

  第二天上午,保管员在考古发掘工地上对取出的文物进行清洗,以便分类保管。当保管员将宝剑从剑鞘中小心翼翼抽出的时候,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这把刚刚出土的宝剑剑身几乎看不见锈迹,历经千年仍然寒气逼人,完好如新。有莽撞的好事者伸手去拿剑,不料手指碰到剑刃上,竟划出了一道口子,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这把剑的制作十分精美: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下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蓝光;剑身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靠近剑格的剑身处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非常完好。

...查看更多

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为何都出土于楚墓群中

  说起勾践,可能有人会不知道,但是说起“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恐怕是妇孺皆知。而卧薪尝胆的主人翁,正是勾践。而关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载,最终完美复出,征战四方的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是脍炙人口。  

1_副本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在1995年从湖北省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其宝剑的身世却让众人陷入了一个迷局。越王剑出土的时候,剑长55.6厘米,剑行挺拔,剑光逼人,而且剑身也满饰着黑色菱形暗纹,还镶嵌着绿松石和蓝色琉璃,剑柄处以丝缠绕,给人以庄重华贵之感觉。尤其是出土的宝剑上面,镌刻着“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字样,专家通过对剑身上字迹的解读和研究,证明了此剑正是越王勾践剑。

  那么,为何堂堂越王勾践的宝剑,最终竟然会被埋藏在了楚国的古墓中? ...查看更多

揭秘:为何说越王勾践剑很可能不是兵器?

提到中国的古剑,人们第一反应,自然是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楚墓,经郭沫若辨读,属于以卧薪尝胆名留史册的越王勾践。其千年不锈,华美装饰,似乎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地方。

它不是兵器?那是什么——礼器!

让我们延伸开去,挖掘一下此剑背后的信息,或许有不同的发现。

2.jpg

网络配图

越王勾践剑,本属于越王勾践,越国地处太湖沿岸,距离出土地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还有1000多公里,望山一号楚墓墓主人“召滑”是以悼为氏的楚国贵族,是楚悼王的曾孙。越地兵器出现楚地墓葬,目前有三种看法:一,可能是楚怀王灭越国的功臣“邵滑”灭越后作为战利品而得到;二,楚越关系曾很密切,楚昭王曾娶勾践的女儿为妃,此剑作为陪嫁流入楚国;三,春秋末年晋联吴以抗楚,楚联越以图吴,互相报聘,故吴物入晋,越器出土于楚都。

我倾向于认为越王剑属于战利品。理由是,第一,江陵望山楚墓是公元前331年的,楚灭越是公元前332年,时间对的上;第二,如果是作为嫁妆,勾践应该铸造其他兵器或者礼品,而非把精心制作给自己用的随身器物赠送,即使是作为嫁妆,应该是出现在勾践女儿的墓里或者楚昭王墓中,而不是出现在楚国大臣墓中,难道楚王妃和召滑有一腿子关系?第三,如果是确定联盟关系,那么,春秋战国为确定联盟关系稳固,流行的做法是互换人质,比如秦就把子楚送到了邯郸作为人质。作为收缴的战利品,这个是最好的解释。 ...查看更多

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 是好友所赠还是战争所获?

  1965年,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其剑身刻有八个古篆字。专家学者们在对古篆进行研究后,发现是“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原来这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剑。

  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剑,居然毫无锈蚀锋利无比,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甚至是世界。人们无不好奇,越王剑千年不锈的原因是什么?

201612231830338660847f3-size433x402.jpg

网络配图

  目前,学术界所认可的越王剑千年不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测试,人们发现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为80%-83%、含锡量约为16%-17%,另外还有少量的铅和铁,可能是原料中含的杂质。作为青铜剑的主要成分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锈蚀,这是越王勾践剑不锈的自身因素。

...查看更多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剑为什么历经千年而不朽?

  越王勾践因“卧薪尝胆名垂千古,成为激励无数人奋进的楷模,关于越王勾践的一些野史趣闻也常被人们津津乐道。1965年在湖北武汉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历经2400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此剑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剑”。一把古剑千年不锈,依然寒气逼人,这到底是怎样一把宝物呢?

QQ截图20171221171935.png

  勾践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公元前496年至前465年在位。公元前495年吴越交战,越国兵败,退往会稽山。勾践采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3年后城破,夫差自杀。越王勾践因“卧薪尝胆”闻名天下。

  俗话说“物以人名”,越王勾践的名气让人们格外关注跟他有关的人和物。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这把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宽5厘米。剑身满饰黑色菱形几何暗花纹,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剑柄以丝线缠缚,剑首向外形翻卷作圆箍,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

  这一发现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一把剑为何埋藏2000多年,依然不锈,锋利无比,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宝物?这些谜团吸引了大量文物工作者、民间工艺大师等苦心钻研,试图揭开蕴藏在千年古剑身上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里的有关专家对越王勾践剑进行的科学测定。测定结果显示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的技艺。

...查看更多

结语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杀,越军大败。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越国的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东山再起。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鸠浅”就是这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而这把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