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膳房

"

  帝王一餐谱,百人数年粮。平日皇帝最普通的一顿饭也要上20左右品菜。据载,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十一日早膳,就上了“冰糖炖燕窝”、“挂炉鸭子”、“肥鸭”、“挂炉肉”、“野意热锅”等菜19品种和“鸭子粥”1品;晚膳上了“燕窝清蒸鸭”、“盐煎肉”、“东坡肉”、“肉丝山菜”及赏给后妃的菜点共37品。仅11日两顿就上了76品菜点,若再加上两顿小吃就更多了。

御膳房

御膳房--皇室厨房

御膳房厨师9000多人 明朝皇帝到底吃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以后,百废待兴,天下百姓还没有从那个战乱的年代恢复过来。朱元璋时常想起幼年时期生活的艰苦,江山得来不易。坐上皇帝宝座以后,身体力行,崇尚节俭,日常饮食不过是“常供”,即家常便饭,并没有珍异美食。每天早晚进膳,必有一道豆腐,以表示自己不敢奢靡。

  明宫的膳食机构

  明朝宫廷的膳食管理,分为两个两套衙门。外廷管理的是光禄寺和太常寺。(光禄寺掌管宴席、酒礼,太常寺主要负责祭祀用到的饮食)。皇宫大内的膳食由尚膳局掌管,属于女官衙门的则有尚食局。

  光禄寺和太常寺这两个单位人员众多,要负责很多人的饮食,也可认为是朝廷的大食堂,它们下属均有很多的厨师和杂役。宣德十年这个食堂的厨师就有5000多人,后来又增加到了9000多人,这个数字有点恐怖,这么多厨师得要多少厨房啊?而且这还不算大内的尚膳局和尚食局。

  这么大的食堂,每天的消耗也是惊人的。皇宫所需要的如猪牛羊鸡鸭鹅等都是有礼部摊牌给各省的,每年都有定数,初期都是各省派人押送到光禄寺,后期改为了直接折算银两,再由光禄寺的官员在京师采购。据记载,每年光是牲口就要采购数十万头。鸡鸭鹅等就更多了。

  明代的宦官衙门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具体的就不列举了,其中尚膳局就是专门给皇帝和后妃们做饭的,下面又分几个部门,其中司膳负责烹煎炖煮等,专管烧菜做饭,司酿掌管宫廷的酒水,司药掌管中药养生,司禧负责薪碳之事。凡是进奉给皇帝的饮食,首先都要有专门的人品尝。

...查看更多

明代以前没有御膳房 皇帝并不是天天吃山珍海味

  很多人以为,皇帝的饭菜肯定是“御膳房”做的。其实,这是“清宫戏”的效果。历史上,只有清代设置御膳房,掌管宫内备办饮食及典礼筵宴,隶属内务府,位于紫禁城东路、南三所西侧。

  明代没有叫“御膳房”的机构,但皇帝要吃饭这是肯定的。明朝负责给皇上做饭的机构是光禄寺,是个“副部级单位”, 因为知府只有正四品,而光禄寺卿为从三品,明显高出一级,不能等同于司局级。后期基本上都是内监部门来做。明代光禄寺,是专门供王朝中央政府膳馐的一个机构,“上至玉食、庆典、祀典,下至各官供具,四夷赏宴,小至禁卫监局廪饩,皆出于此。”光禄寺供应繁复,人员众多,涉及面广,宫中的各种大宴都由操办。经筵、日讲结束之后,赏赐大臣的酒饭也由光禄寺办理。此外,光禄寺还负责办祭品,各种祭祀仪式上献“福胙”和“福酒”,给先皇们的陵寝“陈设牲醴”等,都是光禄寺的职责。

8-16053019241RR.jpg

网络配图

  除了做菜做饭,光禄寺还是一个庞大的物资采购部门:各地进贡的方物,如鱼、肉、茶及各种土特产等,也由光禄寺来收纳并处理。《明会典》:“凡岁派光禄寺牲口十万隻口:上半年五万隻口,下半年五万隻口、俱行浙江等布政司、两直隶各府派属徵解。”

  谢肇淛《九杂俎·物部三》:“今大官进御饮食之属,皆无珍错殊味,不过鱼肉牲牢,以燔炙醲厚为胜耳。”珍错,就是“山珍海错”的省称。光禄寺收进来的不泛山珍海错,但做出来的又不是山珍海味,因为这是一个官办机构,跟过去国营的招待所差不多,服务质量根本就谈不上。

...查看更多

清朝御膳房天价采购 鸡蛋竟超市场价3000倍!

  众所周知,清朝皇帝有一个专门的厨房,叫做“御膳房”(匾额上写的是“膳房”,没有“御”字),皇帝的早餐和午餐都由这个厨房供应(晚餐一般由陪宿的嫔妃供应,每个嫔妃也都有一个专门的厨房,统称“内膳房”)。

光绪帝早餐每个鸡蛋耗银八两半

网络配图

  为了让皇帝把早餐和午餐吃好,御膳房配备了一大批太监,光总管就有两个,副总管6个,负责具体工作像买菜洗碗倒垃圾的太监100个。这些太监的工资不高,可是富得流油,因为他们从采购环节可以拿到惊人的回扣。

  比方说,光绪皇帝爱吃鸡蛋,早餐两个,午餐两个,每天要用掉4个鸡蛋(从营养学上讲,这样吃非常不科学)。鉴于紫禁城不是养鸡场,嫔妃们也不可能在各自的寝宫里养一窝鸡,皇帝吃的鸡蛋得从市场上买,所以御膳房的太监隔几天就去买一些鸡蛋回来,到月底再找内务府报账。我有幸在故宫博物院的档案里见过他们报的账单,4个鸡蛋的采购价居然高达纹银30两。您知道那时候鸡蛋的市场价是多少吗?一两银子能买400个。算一算就知道,采购价整整比市场价贵了3000倍!什么叫天价采购?

...查看更多

慈禧的御膳房堪比七星级酒店 试毒太监就几十个

  中国古代专为皇帝负责饮食的厨房被称为“御膳房”。那么说到御膳房,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国晚期时期慈禧太后的御膳房。

慈禧

网络配图

  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对用餐方面可谓是相当的讲究,不仅正餐摆上个一百多道菜肴,而且饭后还要食用两次零食,并且严格吩咐总理事物大臣(古意指管理厨房的官)零食每次要达到十几种。

  可以想象慈禧的生活是有多么的奢侈,那么在奢侈的背后,慈溪太后的御膳房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

...查看更多

官二代陆游最早的官场体验:十几岁监督御膳房

  所有人都知道,陆游南宋的大诗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陆游还是个官二代。

  陆游的爸爸名叫陆宰,是个高级干部,北宋末年在咱们河南当过转运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

  陆游.jpg

网络配图

   陆游的爷爷也是个高级干部,他名叫陆佃,宋徽宗在位时,他是礼部侍郎,相当于文化部副部长。

  陆游的姥爷姓唐,名叫唐介,是宋仁宗的高级顾问,还是包公的好朋友,还当过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的上司。

  陆游的妈妈也非常了不起,她年轻时候跟李清照一样是个才女,跟苏东坡的两个学生晁补之和秦少游来往密切。她最喜欢秦少游的作品,是秦的铁杆粉丝,所以给儿子取名叫陆游,字务观。“务观”就是崇拜秦观的意思——秦少游的大名叫秦观。 ...查看更多

结语

历史的变迁,那曾经千百年飘扬着山珍海味奇香的御膳房,也同钟鸣鼎食的帝王们一起为历史所埋葬,为帝王备膳的无数御厨们及后代也所剩无几了。但是,御厨们创造的高超的烹调技艺,都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