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斧行动

"

  战斧行动(英语:Operation Battleaxe),是北非战场上德英两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隆美尔用机动防御对付英国人呆板的正面进攻,取得了一次小胜,并且打破了英国人救援托布鲁克的幻想。

战斧行动

战斧行动——北非战场上德英两军坦克战

战斧行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战斧行动简介

  战斧行动(英语:Operation Battleaxe),是北非战场上德英两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隆美尔用机动防御对付英国人呆板的正面进攻,取得了一次小胜,并且打破了英国人救援托布鲁克的幻想。

blob.png

  在1941年6月以前,北非英军获得了大批增援,包括兵力和补给物资,这基本上是丘吉尔一个人努力的结果,由精锐的英国皇家海军护航的运输船舰,为了避开地中海的德国潜艇的伏击,不得不绕道南非的好望角,由红海和苏伊士运河驶抵埃及。在埃及边境,英国人集结了第7装甲师、第7装甲旅、第4装甲旅、第4印度师和第22近卫旅,加上托布鲁克的守军,使总兵力超过十个旅,来对抗隆美尔的一轻一重两个装甲师和六个意大利师,从人数上看,双方兵力相差无几。两军的作战坦克为英军的250辆对德军的150辆,英军的主战坦克是IV型的十字军式巡逻坦克(第一次参战,50辆)和II型的马蒂尔达步兵坦克,而德军只有95辆III型和IV号坦克。比坦克数量还要令隆美尔头疼的是燃料问题,他的补给船队在从意大利越过地中海驶向非洲的途中,遭到以马耳他岛为基地的英国空军和海军的攻击,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形下,英国中东军总司令韦维尔决心以自己占有极大优势的兵力发动一个代号为“战斧”进攻战役,要用一次勇猛的攻击来毁灭隆美尔的小小的德国非洲军。

blob.png

  隆美尔的反应是积极的,他比谁都明白自己的处境,因为围困托布鲁克使他缺乏防御用的步兵,也就腾不手来接受一次会战,所以他决定利用手头现有的工具进行机动防御,他找到了一种可以在较远距离击穿英军坦克装甲的武器,那就是88毫米高射炮,这种高射炮的口径已经决定了它是英国坦克的装甲克星,虽然它较高的炮身是个非常显著的目标,但是却可以在敌人坦克炮火的射程以外开火,英国人一直到1942年才确信隆美尔是在用打飞机的东西揍自己的坦克。这种炮在非洲一共有8门,隆美尔将其中一半用于哈尔法亚山岭上(这是英军进攻的必经之路),形成一种坦克陷阱。他用第15装甲师守住卡普措小道,而将第5轻装甲师做为侧翼攻击部队,准备用来迂回敌人的侧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肘弯击”。做为他的对手,英国人还没有领会机动攻击的真谛:这一次,他们十足闹了一次正面进攻,结果打得十分狼狈。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战斧行动中英军为什么会失败 英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话说,二战时期,英军曾经主动打造过很多相对经典的战役,但是,也难免会有使其难堪的败笔,其中就有“战斧行动”。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们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blob.png

  首先,当丘吉尔在伦敦得知非洲的战况正在步入僵局之际,他就立刻下令驻扎在非洲的英国军队马上展开对昔兰尼加的强力攻势,想争取能够夺取英军在非洲战场的主动优势。为此,他还大胆地设想了一个典型的“丘吉尔计划”,其实也就是“战斧行动”,并且为了此次战斗,他还特别奠定了一个基础性的框架。

  随后,为了对非洲的英军进行有效的支援,一支英军开往“好望角”的补给船队便立即改变自己的原路线,从直布罗陀海峡穿越地中海的德军交叉火力网,直奔亚历山大港。当然,对于此时的英军而言,它也许正在天真的认为,这样走至少可以缩短大约40天的航程。然而,他们却殊不知,这条路线其实早已被德国的空军势力所笼罩。

blob.png

  事实上,对于此次战役,丘吉尔的心中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底数。因为就在此时,隆美尔已经刚刚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坦克师的支援,这种情况下,英军的这次行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生死未卜。然而,尽管如此,丘吉尔却依然认为,英军的这次冒险行动还是必要的。尤其是,他还始终顽固地认为,如果此时能够赶紧给韦维尔提供295辆坦克的支援,就有可能挽回英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

  于是,英国运输补给船队在经历了一场极其艰难的航行后,终于到达了亚历山大港,并将剩下的238辆坦克移交给了驻扎于非洲的英国军队。当这些坦克到达到英军的手里之后,丘吉尔首相则马上兴奋地给驻扎非洲的英军司令韦维尔打电话说,“看吧!现在就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崛起之时。”

  然而,本该同样高兴的驻扎非洲英军司令韦维尔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些运输来的坦克实在是太糟糕了。不仅很多履带无法正常使用,而且,很多发动机都没有安装滤尘器。于是,鉴于这种情况,韦维尔就不想按照计划如期发动军事行动。但是,当时光走到了1941年5月15日的时候,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巨大命令压力下,韦维尔还是如期发动了这次“战斧行动”。并在准将高特的指挥下,穿越了埃及与利比亚的边境地区,直奔卡普措和哈尔法亚隘口,然后,计划夺取昔兰尼加。

  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英军还是比较顺利的。他们很快即攻占了哈尔法亚隘口这一咽喉要地。然而,此时的德军名将隆美尔却并不甘示弱,马上就发动了一场反击战,很快就又把这一个重要的哈尔法亚隘口给重新夺回去了。结果,对于英军而言,这次战斗等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让丘吉尔首相再次感到心烦意乱。

  于是,为了试图再次夺取战场主动权,丘吉尔便再次下令,逼迫韦维尔继续实施“战斧行动”,发起对昔兰尼加的攻势。这种情况之下,韦维尔将军于无奈之中,只好在6月15日,再次挥兵展开对德军的进攻。随后,驻守在哈尔法亚隘口的德军就听到了英军轰隆隆地坦克声。而这些守卫隘口的德军同时也被英军视为“七日大兵”,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准确情报,驻守在隘口的德军的后勤物资只能坚持七天。

  然而,令英军所没有想到的是,正在他们信心满满地接近隘口时却突然发现,在隘口的悬崖绝壁上竟然一下子出现了很多德军事先埋伏的大炮。所以,一时间,这些英军的先头部队就被炸得狼狈不堪。再加上,德军名将隆美尔又及时地增派了援军,进而直接导致英军的部队不得不再次选择了撤退。

  最终,这场由英军所发起的“战斧行动”还是以英军的惨败而告终。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战斧行动过程简介 战斧行动最后的结果如何

  1941年6月15日,英国人兵分三路,向托布鲁克外围的德意军队发动进攻,分别攻击巴尔迪亚附近的西迪奥马、卡普措小道和哈尔法亚谷地,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只要在这三个点上任意打开一个缺口,就可以长驱直入,与托布鲁克守军会合,这种会合的好处还在于,一下子就钻到德意军队的后方,可以切断敌人本来就十分脆弱的交通补给线,迫使隆美尔接受一场正面的会战,不过,他们的错误却在于兵力分得太散,而且相互间缺乏照应,使得兵力较少的对手可以集中自己的力量来各个击破——隆美尔可以动用的,只有他的两个装甲师——大部分意大利部队还在围困托布鲁克。

blob.png

  在哈尔法亚谷地,第四印度师和第22近卫旅(各一部)从两侧发起攻击,不久,他们的坦克进攻突然被扼止住了,原因是它们被来历不明的炮火打得动弹不得,掉入了隆美尔的坦克陷阱,经过一天激战,英军损伤惨重,不得不停止攻击。

  在前一天,在卡普措小道发生了激烈的坦克对战之后,16日,双方继续在这里大打出手,但是,英军在这一线却占了上风,他们的两个装甲旅把第15装甲师打得只有招架之功,并且还占领了附近的穆塞,大有迂回哈尔法亚守军后路的危险。关键时刻,隆美尔命令第5轻装甲师攻击这支敌军的侧翼,但在西迪奥马迎头碰上了英军第7装甲师,一场混战之后,第7装甲师却抵敌不住,原因可能是他们的新式的十字军型巡逻坦克不断发生故障,所以败下阵来,结果第5轻装甲师顿时击打到卡普措一线英军的侧翼上——战场形势也突然因此柳暗花明,隆美尔非常清楚集中兵力的原则,他毫不犹豫,马上将第15装甲师主力从卡普措小道撤下来,让这支部队通过第5轻装甲师占领的地区去攻打英军的左翼。可是,不谙机动战术的英国人,还没弄明白自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依然猛烈攻击原来的第15装甲师阵地,不过这里留下的,却是一堆携带反坦克炮的步兵,他们的坚强防守挡住了英军势如疯虎般的攻势。

blob.png

  17日,战斗开始后的第三天,两个德国装甲师的主力部队向还在卡普措一线搅战的敌人侧背猛攻,被迂回的英军勉强还击了一阵,损伤了大批坦克,结果是前线的指挥官自己乱了阵脚,不久,隆美尔命令德国坦克向哈尔法亚谷地攻击前进,这样,他的手肘弯击就差不多完成了,不过却让韦维尔抢先了一步,他至少比前线将领要清醒,立即下令放弃已经占领的地区,迅速撤离,英国人在撤退方面一向很有一套,所以不等隆美尔的包围圈合拢,在慌慌张张地烧毁了各种辎重物资后逃之夭夭。

  战役结果

  3天之内,英国人就又回到了出发阵地,他们有200多辆坦克遗留在战场上,不过真正为敌人击毁或俘虏的只有不到九十辆,其余的都是因为各种故障无法行动的,因为隆美尔占领了战场,他就可以修复自己的受了损伤的坦克,所以德军真正被击毁的坦克,只有25辆。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3天之内,英国人就又回到了出发阵地,他们有200多辆坦克遗留在战场上,不过真正为敌人击毁或俘虏的只有不到九十辆,其余的都是因为各种故障无法行动的,因为隆美尔占领了战场,他就可以修复自己的受了损伤的坦克,所以德军真正被击毁的坦克,只有25辆。

相关新闻阅读